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建设的思考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建设的思考,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建设的思考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 张玉香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加强农业执政能力建设的六个方面内容,分析了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和农产品市场化建设的重点。

  一、加快提高六种本领

  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是指运用各种手段、方式与制度,在领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农业部门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驾驭农村市场经济能力,重在提高六种本领。

  1.认识规律,把握并运用规律。提高驾驭农村市场经济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要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遵循规律,运用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当前要着重深化对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农业市场经济基本运行规律的认识,同时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深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途径的认识,深化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强化农业的认识等,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制定和实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措施,做到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2.辨识方向,科学判断与决策。近年来,关于对农业进入新阶段的判断,关于对粮食安全形势的正确估计,以及由此制定的农业“三增”目标和扶持农业的各项新政策,都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形势基础上的战略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发展进程中必然会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因此,必须不断增强判断形势的敏锐性和前瞻性,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经济环境、现实问题及国际背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善于在各种纷繁的矛盾和问题中,抓住本质的、内在的东西,科学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也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乘势而上。

  3.完善调控,促进发展。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发展经济,而调控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这要求我们在发挥和加大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和改善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制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战略,建立科学高效的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实对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使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二要围绕市场化改革,从品种、品质、产业、区域等不同侧面深化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和农村税费等各项改革,提高农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要大力推进科技兴农,以现代科技进步为动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四要科学管理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必须在具体实践中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几种关系:总揽全局与分类指导的关系,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农业行政行为与市场引导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从而实现农业自身的协调发展。

  4.推进法制,依法行政。一要通过健全法制,对经济发展各个环节落实依法行政和依法监政,将所有管理逐步纳入法律框架范围,做到行政主体执法和守法的统一。二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物流方式,创造信用制度环境,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为依法行政提供基础。三要通过制定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明确各市场主体职能定位,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降低交易成本,保证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当前尤其要严厉打击农产品销售中的欺行霸市、压级压价和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等不法行为。

  5.健全体系,强化服务。要着眼于服务“三农”,努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农业公共行政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行政质量。这是弥补市场缺陷,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应在逐步改善农民进城务工条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同时,积极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国家不断完善农村各项政策的过程中,强化与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以及农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职责,提高公共设施的供给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6.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大胆进行实践突破,用发展的实践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通过增强创新意识,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不懈地开拓进取,促进驾驭农村市场经济能力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式发展,不断构筑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二、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和农产品市场化进程

  (一)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的充分和畅通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已确定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农业也必须采取同样措施,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用充分的信息资源服务农业,用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抢占制高点,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市场化农业最基本的手段,充分掌握信息资源并有效加以利用,能够引导农民生产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能够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施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调控;能够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有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通过国内与国外的互联互通,推动农业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化配置中得到提升。可以说,抓住了信息化就抓住了市场农业的神经。

  当前,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重在抓实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和服务创新三个着力点:一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体系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要建立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网络优势互补的信息服务网络,推进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一方面,要通过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提高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县乡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及经营大户延伸,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主体信息发布窗口。二要结合“金农工程”的启动,加快构建农产品市场预警、农业科技市场信息和农村市场监管三个应用系统,同时推进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着力开发和整合国际国内信息资源,加快制定信息标准,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管理和协作机制,开辟稳定的信息交流通道,实现涉农数据的兼容和共享。三要加快探索和推广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农业标准化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标准化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具有科技推广和科学管理的双重性,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必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和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标准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改变和规范农产品经营,用现代生产组织方式来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农业标准化又是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发展的腾飞之翼,抓住了标准化,就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当前,推进农业标准化要从标准制定、组织实施和体系建设三条战线同步展开:一要健全全国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尽快实现与国际对接。二要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力度。目前,农垦系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生产大户是农业标准的实施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标准化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紧紧围绕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出口农产品,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改变无标生产和经营的状况。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三要加强农业标准化组织体系建设。强化对农民的标准化技术培训,提高标准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充实农业标准化管理力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业标准化研究和服务队伍。

  (三)农产品市场化是建设现代农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载体和基本条件

  农产品市场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关系到能否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去认识、指导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能否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各环节的有效衔接,能否处理好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影响着农民进入市场、农产品实现价值、农产品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平衡的程度,是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基础性工程。市场化不断对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又必然在提高驾驭能力的过程中取得进展。事实上,抓住农产品市场化不放松,就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当前推进农产品市场化,要突出强化流通政策、市场体系和中介组织三项重点工作:一要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深化以粮棉为代表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与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等大政方针相匹配的农产品流通政策体系。要注重统筹流通领域行政行为与市场引导的关系,使其优势互补。二要加快健全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以现代期货市场、电子商务为先导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和流通方式。加快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其价格发现、信息传递和商品集散三大功能;消除农产品大流通、大循环的各种障碍,推进绿色通道建设,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制定农业名牌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农业品牌化,以品牌占领和拓宽市场;促进国内与国际市场对接,特别是研究和利用好大国效应,运用国际惯例和现代手段,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三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用好政府和市场以外的“第三只手”,提高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使经营主体更好地适应市场、进入市场、利用市场,在我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沟壑中铺路架桥。

  (信息来源: 2006年01月24日 摘自:2005.9(47—49)《农村经济问题》)

标签:农业   信息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4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