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机械化蕴藏着巨大发展商机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三全”机械化蕴藏着巨大发展商机,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三全”机械化蕴藏着巨大发展商机

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何破解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农机化更好更快发展?本文就如何抓住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提高农机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作些探讨,与同行交流。

一、我国推动农业生产“三全”机械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经历19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利好的强有力拉动,我国农机化水平已迅速提高到72%。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农机化由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全过程发展,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延伸,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展。全面机械化条件已经成熟。

1、全程机械化有新突破

围绕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花生、棉花、甘蔗等粮棉油糖九大作物,聚焦耕、种、收、产地烘干、高效植保、秸秆处理等全程机械化6个主要环节,强化“补短板、促集成、提水平”的目标导向,分作物分区域开展全程机械化系列推进活动,总结推广了一批宜机化品种、农艺栽培、机械装备和经营方式集成配套的解决方案,着力打造了一批集成应用农机化先进技术和高效作业服务模式的核心示范基地。

2、农机化由粮食生产向经济作物生产拓进

机械化领域由大宗作物向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拓展,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业、设施农业推进,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进军,由农业生产向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延伸。全国果、菜、茶机械化技术推广如火如荼,水果、蔬菜生产综合机械化率接近30%,茶叶种植加工全过程机械化开始普及。

3、农机经营体制创新步履稳健

农机主管部门通过发展“全程托管”“机农合一”“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专业性综合化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开展万名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轮训,积极发展“互联网+农机”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和经营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动力和活力。目前我国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540多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7.8万个,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42亿亩次,有力促进了小农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4、农机踏上信息化、智能化高速路

26个省份在农机化生产中推广普及手机APP、机具二维码、作业物联网“三合一”试点等,对先进适用和绿色生态导向机具、对节水节肥节药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机具,给予重点扶持;通过作业补助等方式支持绿色农机化技术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综合研判,我国推进全面机械化条件已经成熟。我们该如何着力全面机械化?国发〔2018〕42号文件的思路是,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亿万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从国发〔2018〕42号文件看,全面机械化应是“三全”。即“全程”是指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产前(如植物生产中的育种和种子加工)、产中(如植物生产中的耕整、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和秸秆处理)和产后(如植物生产中的釆后处理和储藏)的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全面”是指作物全面化、领域全面化和区域全面化,即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饲草料作物全面发展;由种植业向畜、禽、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全面发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发展,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发展。

“全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即在继续推进粮食生产高水平机械化的同时,瞄准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要求,机械化要向全产业集群发展,覆盖全产业链,农业种养殖领域、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发展;瞄准当地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整体推进机械化;用产业集群的农业发展思维,用机械化手段拉长产业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全方位积极参与,调整思路,引导农业产业集群机械化全产业链化发展。

二、农业生产“三全”机械化商机巨大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日益加快,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约束因素日益加剧,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地板”和市场价格“天花板”挤压矛盾日益凸显,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破解难题的钥匙,就在于不失时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三全”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此,国发〔2018〕42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基本解决。

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农机具配置结构趋于合理,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时期。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棉油糖主产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县(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薄弱环节机械化全面突破,其中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化率均达到45%,棉花收获机械化率达到60%,花生种植、收获机械化率分别达到65%和55%,油菜种植、收获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0%和65%,甘蔗收获机械化率达到30%,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

为实现这一目标,农机化工作要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

一是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重点是巩固提高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机收、马铃薯机收、大豆机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解决高效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应用难题;

二是突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重点是示范推广棉花机采、油菜机播和机收、花生机播和机收、甘蔗机种和机收等关键环节的农机化技术。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根据我国主要农作物的优势产区、种植模式和全程机械化特点,确立推进各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面机械化为抓获手,分作物、分区域建成一批产业集群模式下实现“三全“机械化的示范区(县),辐射带动县域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打造升级版的“三全”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商机。

一是,我国农机产能已是世界大国,但一是结构单一,品种不全,可靠性低。发达国家可供农机产品达7000种,而我国只有3000种。

二是,我国市场流通的农机产品存在“三多三少”的情况,即外国品牌多、国内品牌少,大型装备少、中小型装备多,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机产品的很多品种还是空白,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三是,缺乏高端农机,不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大型、成套、智能、高效、绿色化生产农机的新需求。差距,就是我国农机产销商的动力,是巨大的发展商机。抓住商机,就能在新常态下超常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

根据目前我国农机合作社、机械化家庭农场、种田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猛发展的现实,结合笔者30多年农机化工作经验看,农业“三全”机械化的“淘金”领域仍有不少。

1、大型、高速、低耗、多功能和复合、联合作业的农业机械

大功率、大型复式联合作业机可实现免耕深松、灭茬、施肥、精密播种、超低量施药的联合作业功能,大大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农业装备支持。作业幅宽8米以上高效现代化、智能化联合收割机,大型玉米带棒青饲料收割机等应加紧攻关,尽快国产化。

2、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的农业机械

如应用电子技术,向智能控制过渡。采用中央处理、总线技术,对农业机械进行智能化控制。应用田间自动导航系统、机器视觉系统等精准农业研究成果,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大大改善操作者的舒适性与安全性。通过优化设计驾驶室、驾驶座、方向动力控制、空调装置等减轻机手的劳动强度,提高操作的舒适性,实现农机系统内按钮操作。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先进加工工艺,在拖拉机产品上,应用计算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系统(RS),高精度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等与拖拉机产品的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第1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GPS的智能变量播种、施肥、旋耕机研制成功。国内第1台GPS收获机已经在福田重工诞生。无人植保机成为农机作业领域新军,采棉机国产化有了新突破。这些创新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引领着农机化发展。应在可靠性、使用经济性上实现突破,建立国人对国产智能农机的信心。

3、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业机械

破解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约束,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的治理,促进资源永续利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全面推进节本降耗、提质增效。由过去单纯提高产量的增产技术向更加注重提高效益的增效技术转变,由主要克服资源约束向克服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转变,由单项技术需求向全程技术需求转变。

三、齐心协力,共同实现“三全”机械化目标

1、密切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指导农机推广应用、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国产农机,提高国产农机品牌在农机市场中的地位。目前,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成为农机市场一支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他们左右着农机市场,引领农机需求新潮流,成为农机推广的风向标。我们应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展开调查研究,及时把脉农机化发展新动向、新趋势、新需求,引导农机研发,从满足新需求中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强化机补政策实施,引导农机结构优化发展

国家机补资金要重点向产粮大县、新型经营主体、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具倾斜。积极推进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扩大省级机补自主权,支持区域性特色农机化发展;鼓励老旧农机报废更新,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探索北斗卫星精准定位、自动导航、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农机装备升级换代。鼓励和引导农机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等加大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力度,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引导农机企业按农业产业集群的思路,提高成套装备全产业链集群化装备的供给能力、提供优势特色农业“三全”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机具研发能力。面向开发性农业新领域“三全“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搭建农业、农机制造、科研等多部门合作的科技创新平台,合力攻关,尽快“填空白、补短板、强供给”,解决一些生产领域“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问题,突破全程、全面、全产业链机械化所需关键环节机具的瓶颈制约。

3、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创建农机化服务于产业集群的示范园(区)

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业态发展,切实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组织化程度。管控社会资本投向农机作业服务,推进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继续开展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重点培育一批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由服务型向生产型转变,由专业化向综合型发展,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壮大;鼓励农机服务体系瞄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成长为区域性产业集群农机化服务的龙头,引领当地产业集群式发展潮流;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和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大力培养一批农机职业经理人、作业能手和农机维修能手。探索形成区域化的“三全“机械化生产模式,通过试验示范,探索总结”三全“机械化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操作规程及服务方式。探索形成一系列分作物、分区域的机械化”三全“生产模式,建成一批”三全“机械化万亩示范片。通过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周边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机械化水平。

4、重视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规模化的农机作业服务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建设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机作业动态信息监测与服务平台,及时采集和发布农机作业供需信息,培育和规范农机作业等服务市场。大力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兴建农机具库棚,不断加强机耕道路和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推动解决农机“住房难、行路难、下田难、看病难”等问题。

5、调整工作思路,发挥农机化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引领、驱动作用

我国虽然已步入后农机化发展阶段,但占农业种植面积59%的丘陵、浅山区农机化水平极低,只相当于平(原)川的40%左右,一些落后地区甚至不足10%,很多地方和农业生产领域农机化还是一片“处女地”。而这些地方和领域农业开发与发展的潜力巨大,是我国今后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希望之地,对我国农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农机化而言,其情况更为复杂,推进难度会更大,发展机制更难完备。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农机推广必须克难奋进,有所作为。要根据当地地域、生产、优势等情况,确定突破口,实现新突破;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选择农机化发展的重点,逐步推进,积聚发展正能量,促进当地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要围绕当地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开展农机推广应用;要建设和健全完善的符合当地市场条件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当地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促进农机化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为一号文件提出的实现“两大目标“作出农机人应有的贡献。

标签:农机   机械化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4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