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首先,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一下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土壤具备的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份、养分、空气、热量等生活条件和调节这些生活条件的能力。这说明:土壤肥力是土壤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矿质含量、腐殖质含量、酸碱度等诸多因素的一个综合概念,而不是指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
在土壤学上,“糯米黄泥”并非黄壤,而属于山地红壤。因富含铁离子,土壤颜色呈红色,土壤PH值呈酸性。这种土壤,腐殖质含量少,土壤呈粘性,极易板结,不透水,不透气。所以,根据它的理化特性,不难看出,就大多数花木而言,“糯米黄泥”并不肥沃,不值得偏爱。可见,绿化种植过程中,“追赶潮流”的做法有很大的盲目性。
当然,这种习惯沿用至今是有其根源的。城市绿化在技术上借鉴和承袭了林业上造林绿化的一些经验。松类植物在造林上运用很普遍。松类植物有个特点,其根系能与土壤中的真菌以共生的形式形成菌根。菌根扩大了根系吸收和传递营养的能力。松类在移栽过程中,通常人工接种菌根菌,即客土,也就是选择老林地土壤移到种植穴中,接种后以迅速形成菌根,提高造林成活率。而客换的土壤就是山地红壤。所以对耐贫瘠的松类植物来说,“糯米黄泥”当然是最佳选择了。也许,这便是人们偏爱“糯米黄泥”的来龙去脉。
其次,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土壤肥力的相对性含义。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物学特性,要求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植物也要求一定的土壤生态条件。所以,一种土壤肥沃或者不肥沃,从理论上讲,只能针对具体植物而言才有意义。所以,把“糯米黄泥”当成“万能土”来处理实际问题确实不可取。
那么,什么样的土壤才是合适的种植用土呢?我认为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壤土较为理想。比如:潮土、冲积土、林地面层土、耕作土(田土、菜土)等。城市绿化场地的土壤条件一般比较复杂,完全适合花木生长的土壤不多见。换土,是绿化种植施工的一个不可省略环节。

土壤的概念

什么是土壤?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土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是真正给土壤定一个确切的概念,是不容易的。历史上在土壤学中存在着不同的土壤概念,这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研究土壤,概括土壤概念的角度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土壤概念。

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前对土壤就有了朴素的认识。公元121年前我国古书《说文解字》中就记载着:“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壤,柔土也,无块曰壤。”。古代土同吐,壤同月襄,月襄——肥肉也,即肥沃的土称之为壤。

地质学家从岩石风化的地质学观点来认识土壤,认为土壤就是破碎了的陈旧岩石。或认为土壤是坚实地壳最表面的风化层。将土壤仅作为岩石的变态来认识。

植物营养学家认为土壤是植物养料的贮存库。认为土壤是能生长植物的那一部分地壳。或认为土壤仅是陆地植物生长的自然介质。

19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学者,土壤发生学派创始人道库卡耶夫(B·B·Докучаеь)把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体,认为土壤是五大成土因素——生物、母质、气候、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这是从土壤发生学观点来认识土壤,在土壤学界得到广泛的认同。

近代美国和西欧对土壤下的定义反映在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如美国学者N.C.Brady认为:“含有风化破碎的矿物和腐解的有机质的不同的混合物构成剖面形式的自然体的集合,它在陆地上呈薄层覆盖,并在含有适量空气和水分时能为植物提机械支撑和营养。”美国《土壤学名词解释》对土壤的定义是:⑴地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质和生物所组成的能生长植物的一个动态自然体。⑵占据部分地球表面的一些自然体的集合,它能支撑植物并具有由一定地形、气候和生物,通过不同时间对母质所起的综合作用而发生的性状。或以看出他们很注意把土壤与其它自然因素联系起来,强调土壤能够长植物,进行植物生产这一根本特性。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8年公布的土壤定义为: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森林土壤:是在森林植被条件下发育的土壤,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基础,相对于其它土壤有其特殊性。关于森林土壤将在后面用一章专门讲述。

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体部分包括矿物质土粒和土壤有机质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土壤矿物质约占固体部分的95%以上,有机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一般不到5%。有机质常包被在矿物质土粒外面。固体部分含有植物需要的各种养分并构成支持植物的骨架。土壤液体和气体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土壤液体是土壤水分,因溶解着多种养分物质,实际上是稀薄的土壤溶液。气体是土壤空气。土壤三相物质的体积比因环境条件的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土壤固体占50%;液体和气体占50%,气体和液体不稳定,其比例为气体占15%~35%。

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土壤肥力。关于肥力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时代对土壤肥力有不同的解释:

20世纪30年代,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认为:“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部过程中,同时而且不间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养分及水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其它自然体所没有的。但现在看来威廉斯理论已不够全面和完整,其原因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水分和养分,还包括温度、通气状况等。

沈阳《农业土壤学》:土壤肥力是诸因素综合性状的具体表现。

南京土壤所: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侯光炯先生:土壤肥力就是土壤的体质和生命。

我国目前较公认的土壤肥力的概念为: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1.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具有的肥力, 如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自然肥力的高低决定于成土过程中诸成土因素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生物的作用。我国广大林区主要是充分利用土壤的自然肥力,来达到林木速生和丰产。

2.人为肥力是由耕作、施肥、灌溉、改土等人为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人为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耕作土壤、果园土壤等已开发的土壤既有自然肥力又有人为肥力,两者的关系是自然肥力为基础,人为肥力为主导。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高低。

3.经济肥力,由于受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土壤肥力往往只有部分表现出来,这部分肥力称为“有效肥力”,又称“经济肥力”,即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肥力,亦称自然肥力与人为肥力的总和。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经济肥力的土壤,主要是苗圃地、母树林地、种籽园地、经济林木园地和必须进行改良才能营造森林的土壤。尤其是苗圃地、种子园地和经济林木园地的土壤,其面积虽然有限,但在国民经济中以及在扩大人工林面积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4.潜在肥力,另一部分肥力则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称“潜在肥力”,指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不能被植物利用,但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效肥力的那部分肥力。

第四节 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与林业生产的关系

一、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无论是全球生态圈或较小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土壤都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它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分界面,生物与非生物体进行物质与能量移动和转化的重要介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多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土壤进行的。这些影响有的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例如,沙漠通过综合治理变为绿洲;寸草不生的盐碱滩涂通过排水洗盐,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等改造为良田。但有些活动如毁林开荒、陡坡开垦耕地、过度放牧等,使水土流失、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可见人类的生产措施不能仅着眼于短期内的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长期效果。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土壤的开发利用,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而应有利于维护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根据土壤与其它自然因素的特点,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既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收益,又要防止生态系统失调和得天独厚环境的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土壤生产植物产量(生物产量)的高低是由土壤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除土壤外,大气、温度、降水、日照、污染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另外,即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植物对土壤提供的条件吸收利用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同一肥力的土壤可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有效肥力水平。对于生态上适宜某种土壤的植物表现出有效肥力高,对于不适宜的植物,则表现出有效肥力低。例如能使侧柏生长良好的石灰性土壤,如栽种松树则会发生生长不良的现象。这就是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再如,在一些水湿的甚至是积水的泥炭沼泽土上,赤杨生长良好,而其他树种则不能良好地生长。所以只有把树种的生态要求和土壤的生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土壤的肥力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就是生产实践中强调的“适地适树”。

在我国造林工作中,有时因树种选择不当,造成林木生长不良或死亡,其原因不是由于土壤中不存在或为林木吸收利用的物质或能量,而是土壤中不具有该树种所必需的物质或能量。因此在造林工作中进行树种选择时,土壤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标签:土壤   肥力   植物   土壤肥力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4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