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意义是什么)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意义是什么),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意义是什么)

对流层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气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极地平均为8~9千米;夏季高于冬季。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由于受地表影响较大,气象要素(气温、湿度等)的水平分布不均匀。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混合都相当强烈。上下层水气、尘埃、热量发生交换混合。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在对流层内,按气流和天气现象分布的特点又可分为下层、中层和上层。

(1)下层:下层又称扰动层或摩擦层。其范围一般是自地面到2公里高度。随季节和昼夜的不同,下层的范围也有一些变动,一般是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间。在这层里气流受地面的摩擦作用的影响较大,湍流交换作用特别强盛,通常,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增大,风向偏转。这层受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气温亦有明显的日变化。由于本层的水汽、尘粒含量较多,因而,低云、雾、 、浮尘等出现频繁。

(2)中层:中层的底界和摩擦层顶,上层高度约为6公里。它受地面影响比摩擦层小得多,气流状况基本上可表征整个对流层空气运动的趋势。大气中的云和降水大都产生在这一层内。

(3)上层:上层的范围是从6公里高度伸展到对流层的顶部。这一层受地面的影响更小,气温常年都在0℃以下,水汽含量较少,各种云都由冰晶和过冷水滴组成。在中纬度和热带地区,这一层中常出现风速等于或大于30米/秒的强风带,即所谓的急流。

此外,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有一个厚度为数百米到1~2公里的过渡层,称为对流层顶。这一层的主要特征是,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的情况有突然变化。其变化的情形有: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很慢,或者几乎为等温。根据这一变化的起始高度确定对流层顶的位置。对流层顶的气温,在低纬地区平均约为-83℃,在高纬地区约为-53℃。对流层顶对垂直气流有很大的阻挡作用,上升的水汽、尘粒多聚集其下,使得那里的能见度往往较坏。

从地表到8至15公里高度范围内称为对流层。对流层的厚度随地区和季节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赤道附近约为15公里,在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为8~12公里,对一定地区而言暖季大于冷季。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3/4的质量。

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5℃,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顶的气温约-83℃,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顶的气温约-53℃。由于近地层的空气接受地面的热辐射后温度升高与高空冷空气发生垂直方向的对流,构成了对流层空气的强烈对流运动,云、降水等天气现象都在这一层里发生。对流层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层次,大气污染现象也主要发生在这一层里,特别在靠近地面的1~2公里范围内。 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赤道附近为16-18km;在中纬度地区为l0-12km,两极附近为8-9km。夏季较厚,冬季较薄。

这一层的显著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大约每上升100 m,温度降低0.6。C。内于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发射出来的热量的影响而膨胀上升,上面冷空气下降,故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对流,对流层也正是因此而得名;二是密度大,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集中在此层。在对流层中,因受地表的影响不同,又可分为两层。在l-2km以下,受地表的机械、热力作用强烈,通称摩擦层,或边界层,亦称低层大气,排人大气的污染物绝大部分活动在此层。在1-2公里以上,受地表影响变小,称为自由大气层,主要天气过程如雨、雪、雹的形成均出现在此层。对流层和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农具的逐步改进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

1、解放劳动力,举个例子“气死牛”这个犁地机的发明的产生,确实让牛基本上“失业”了,但它也得到了解放,不用顶着烈日,脸朝黄土背朝天为人类为人类劳作了。以人为本,最重要的人劳动力得到解放,这种重活基本上有机器代劳。

2、提高劳动生产率。简单的说有了机器,你要10天干完的活,用机器1天甚至不到1天就干完了。

3、提高产品质量。机器有固定工作模式,而这种固定的模式,也让生产得到精细化,产品质量理应有所提高,这市场竞争力也会提高。

气象对农业生产起得哪些重要意义?

茎杆粗壮、麦穗大,控制旺长、防倒伏,小麦需要这样种、这样管!

我们种植小麦都有这几怕:

一、怕种子播稀了,小麦出苗后稀稀拉拉,真的是有钱买种而无钱买苗,也就是说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种子,而再有钱也是买不到苗子的。所以播种的时候都是足量或超量下种。

二、怕出苗后苗小苗弱还发黄,恐怕麦苗弱了抗不了寒、受不了冻,总认为苗子长的好就一定能高产,所以种麦时往往能早种就早种,能多施肥就多施肥,能多浇水就多浇水,看到上冻前麦苗高高的、厚厚的、绿油油的,心里才感到踏实。

三、怕小麦生长到中后期,尤其到了开花结穗快要成熟了的时候,一场风刮来,麦地里一片前倒后伏、一片狼藉,你说不仅仅造成减产,有时甚至是绝产而白忙活一阵,就是不绝产也是让你没法机收,只好一镰一刀动手割了。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害怕,害怕的事往往就真的发生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来、分析去,看看人家、比比自己,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真的是错了。

原来下种多用肥多、种的早种的好真的不一定收成好,对于小麦来说真的是适得其反,苗厚了、过旺了反而不是好事,冬前旺长了、春季会更旺,冬前旺长不但不抗旱反而更容易受冻。春季旺长了反而更容易被风刮倒,不但不能高产,反而会空耗养分造成后期养分缺乏而生长无劲、长穗无力最终造成了减产。

犯错不可怕,怕的是次次犯同样的错。我们不懂技术不要紧,要紧的是得去学习。不懂就要问、不会就要学,不能死要面子不懂装懂,不会装会而吃亏的只能是自己,科学技术你不信不行、不服不行。

去年的这个时候,种麦前农技专家来到我们村专门讲解如何种小麦,听了后也是半信半疑,说一亩地播十多斤种子就行,我们原来都是二十多斤呢。按照专家说的试种了一年,结果真的不错,不仅省了种子、省了肥料,而且小麦长的不稀不厚、麦杆粗壮发棵多、抗冻害不倒伏,而且每亩增产三成多。

今年又到了种植小麦的时候了,现在把控制小麦旺长防冻害、防倒的种植技术分享给农民朋友们,在种麦时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种麦时一定要把好时机,一定不要种的太早,也不能过晚。

正常年份我们山东、河南、河北等小麦主要产区一般在10月1日前后播种。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气温较高,一般10月1日到10月15日播种是最适宜的。

如果你上心留意的话,从气温的角度来把握播种期是比较准的,播种比较早的冬性品种小麦在日平均气温18℃到16℃的范围内播种最好,播种比较晚的,要选种半冬性的品种,一般在日平均气温16℃到14℃的范围内播种比较好。

选购小麦种时要问好农技专家或农资店专家是用冬性的、还是半冬性的,一定要选在当地适应性比较强、产量表现比较好的优良品种。

第二,施肥要合理搭配,施肥不是越多越好。

庄稼长的好不好,全靠肥料来主导。这说明了肥料的重要性,主导的是有机肥、无机肥要合理搭配,氮肥、磷肥和钾肥要搭配合理,各种肥料要按照各生长阶段的需要来按需供给,不是“一炮轰”一次吃个饱,要求底肥、追肥分段施。

根据专家试验和测算,种小麦时使用的底肥养分量是每亩施用农家肥三千公斤左右,必须是沤透沤熟发酵好了的农家肥,生猪粪是不能直接使用的。

每亩使用的化肥是按纯养分推荐使用量的,用量是纯氮是6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7公斤左右,氧化钾6公斤左右,购买肥料时需要按照这个养分的用量去计算所用的肥料量。这些都是底肥用量,只占了每亩小麦从播种到成熟整个生长时期所用化肥总量的七成。另外的三成是后期追肥使用的,一般在起身期和拔节时期进行追肥。如果底肥施多了就会发生旺长现象。

第三呢,就是要把握好播种量并做好小麦田的管理。

一般要使用精播机进行播种,在最适宜的播种期,并且墒情较好的情况下播种,用种量一定不要大了,专家建议每亩播麦种15斤左右,这样出苗后每亩麦田的基本苗就能达到15万左右,是比较好的苗情。

如果播种的时机、小麦种子的用量没有把握好,或者冬前气温较高,这些因素使小麦苗出现了旺长情况,那么就需要在越冬之前、春季小麦返青之后就要采取及时镇压的方法控制旺长,同时呢使用35毫升左右的“壮丰安”矮壮素,加水40公斤充分混合,然后用喷雾器喷洒到麦苗上。

在小麦起身的时候或者拔节的时期进行追肥和浇水,用来培植壮苗,提高麦苗的抵抗力和抗倒伏的能力。

对于春季出现旺长的麦田,除了镇压和喷洒矮壮素进行控制外,还要实行蹲苗,就是不要过早追肥和浇水,可以往后推,推迟到小麦拔节后三天到五天再进行追肥浇水。

春天还很容易发生“倒春寒”,这对小麦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一定要注意留意天气预报,要在“倒春寒”来之前先浇水防止冻害发生。如果发生了“倒春寒”冻害就要抓紧时间追肥和浇水,同时使用叶面喷施尿素等肥料,用来减轻“倒春寒”引起的冻害。

另外还要做好病虫害的发生,根据麦田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用以提高小麦的抵抗力实现健壮生长、确保小麦丰收。

总起来说,要达到小麦苗杆壮不旺长、不受冻不倒伏的目的,就要从选种上、用肥上、播种期、播种量以及田间管理上下功夫,早作准备早受益,一旦旺长、受冻、倒伏了,也要及早采取控制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了解农业生产特点的意义?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以地域性为例,地域性是指农业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为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不同的动植物在生产发育过程中,对于热量、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建议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有哪些

1、地域性

(1)简介

地域性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域的生产结构、品种和数量都不同。

(2)形成原因

①因为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不同生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需要不同的热量、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

②而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以及不同的国家政策就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

(3)生产要求

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生产。

2、季节性和周期性

(1)简介

一切生产活动都按照季节顺序进行,并具有一定的变化周期。

(2)形成原因

①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规律,并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因素会随着季节变化,有一定的周期。

②一切农业生产都和季节有关,所以要按照季节顺序来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序。

(3)生产要求

要求因时制宜、抢季节、不违农时。

农业生产关系改革的意义?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总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农业生产中排水的意义?

有效保护农作物不被水泡坏浸坏,能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

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的意义?

1、有效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由于我们国家可用于耕地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如何大幅度地提高所有耕地的生产水平,不断增加土地承载能力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立体模式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尤为明显。

2、切实解决好各级政府农业和农村部门之间的用地与争地矛盾

伴随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与各种非农业用地之间、种植业内部的粮食与畜牧之间争地矛盾也日益明显,立体模式可最大限度地改善和解决这类突出矛盾。

3、促进农业商品化,增加农民收入

立体农业是投入高、产出大、效益明显的产业,其效益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种类丰富,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

4、开辟了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

我国人多地少,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在现阶段农村市场经济还欠发达的情况下,大力提倡立体集约经营管理(搞庭院种植、养殖业、加工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行之有效的途径。

清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农业社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清明节气,表示着气温回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自古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低温对农业生产的好处?

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是寒冷的天气可以冻死病虫害,农业病虫害比较少。天气寒冷,蒸发比较微弱,土壤中水分比较充足。但是寒冷的天气也会造成农作物遭受冻。

低温冻害是指农作物生长期间,气温比要求的温度偏低,引起农作物发育期延迟,或使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受到损害,造成农业减产或失收。

农作物下限生长温度:15℃以下温度作物停止正常生长,10℃以下持续3天以上气温,瓜类作物基部老叶受冷冻灾害,出现霜斑,生长点受到抑制;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平原:适宜种植业,对农业生产影响和限制较小,生产的规模也较大.丘陵:有一定的坡度,可以根据需要并适当地改造为梯田,但易引起水土流失,适合种植果树,茶叶,可进行适当的放牧业.山地:地形起伏,对农业限制较大,一般只能发展畜牧业和林业高原:塬面开阔,发展畜牧业,也可以适当发展种植业盆地:水热条件好的发展水果种植业,若盆地内部地形较平坦,如我国的四川盆地里的成都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标签:农业生产   小麦   对流层   农业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5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