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行业八位“大咖”金句频出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机行业八位“大咖”金句频出,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行业八位“大咖”金句频出

  【中国农机网 专家观点】近日,来自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论道在新时期、新机遇下的农机化事业发展,探讨农机行业在“乡村振兴”大潮中的走势。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张兴旺主持了此次座谈。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对农机化的重点工作、当前行业发展形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关注热点、厘清问题、展望未来,把众人的智慧转化成为对农机行业服务的力量。
?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
?
  多部门协作实现“化”与“机”衔接
?
  自2015年起,农机装备制造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主要表现为农机主营销售收入增幅下滑、行业投资收窄、主要产品产销大幅下跌。虽然小众产品销量有所增长,但毕竟无法支撑起整个农机产业,尤其是大型拖拉机产销下滑严重,其中50—80马力下滑最为严重,小麦收获机下降50%。另外,行业中还存在内部结构散乱、先进技术缺失、机艺不融合等问题。
?
  虽然行业形势严峻,但我们对未来依旧抱有很大信心,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国家政策支持,提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进一步明确目标,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未来做了合理规划。今后,政策引导只会更加强化,而非削弱。二是内在需求。虽然农机化水平已经超过60%,但我国仍然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很多丘陵山区、园艺作物等还需多种新机型、新技术,所以对农机的需求空间依然巨大。
?
  作为农机工业协会,希望一方面在工作内容中既要包括“机”也要包括“化”,只要对农机化事业有利,就不要拘泥于部门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加大与其他部门协调一致,联合行动,正如国四发动机要在2020年全面实施,这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紧密联系,才能确保国三升级国四平稳过度。
?
  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会长毛洪:
?
  创建农机数据库杜绝盲目购机
?
  纵观整个农机市场,未来将出现短期低速,中期高度震荡,长期向好的局面,同时,在3—5年内将保持低速平稳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机流通企业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竞争更加激烈,流通主体规模普遍偏小、效益不佳等。据统计,2017年全国参与购机补贴的经销商中,年销售额在1千万元以上的只有1751家,仅占全部农机经销商数量的1/10;多数农机流通企业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特别是随着大型、高端农机数量的增加,普遍存在维修设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各地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迟、补贴资金兑付周期长,造成农机流通企业垫资多、压力大。
?
  为保障农机流通市场顺畅进行,应加强重点农机产品数据统计和区域预警,对区域保有量呈饱和状态的农机具,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定期公开发布或者实时可查相关保有量数据和最佳保有量数据,避免农户不了解本区域情况而盲目购机。同时,严格监管、规范二手农机市场,避免农机经销商回收后拆卸零部件充当新品出售,杜绝农机质量无保障、售后无服务的现象。
?
  中国农机化协会会长刘宪:
?
  充分利用智库类机构建立沟通联络机制
?
  农机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但由于从事、涉及农机化工作的主体较多,历史上存在多头管理、力量较为分散的情况。如,行业数据统计和发布存在口径多,统计方法不一,结论各异的情况,不利于在大数据基础上全面、准确地反映系统运行真实情况,不利于科学预测和决策。
?
  为此,应着眼于发挥系统整体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和指导,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对行业力量进行协调整合,促使各方合理分工。目前,农机行业很多智库类机构,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富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在农机化司的指导和农机鉴定总站的支持下,2018年,协会发起创办了“先农智库”平台,正在积极开展工作,在行业分析、团体标准建设、推进甘蔗机械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目前,随着形势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办法也反映出了一些与现实需求之间不够协调的问题。为此,2018年协会先农智库启动了“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历程回顾和展望”,项目拟通过梳理政策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成功经验,分析现行政策需要完善的方面和发展方向,力争对下一步改进提出可行性建议。同时,希望行业主管部门与智库类机构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合作机制,定期发布需求,定期沟通研究进展及阶段性成果,定期反馈成果采纳情况。
?
  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博:
?
  亟待发展自主可控的农业装备产业
?
  目前,我国已经发展到以电控技术为基础实现自动化应用、并朝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与先进制造方向发展。
?
  在农机装备方面,应不断融合各类高新技术,提升机器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深入拓展设施、养殖、农产品加工领域,弥补薄弱环节的装备短板,向高效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农机化方面,要以标准化为核心,以智能化为支撑,装备耕种管收四个环节,在具备感知功能的基础上搭建智能化平台。
?
  农机化发展经历了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中科学技术贡献率非常明显,效果显著。但随着农机装备产业增速持续下滑,供需矛盾凸显,如薄弱环节的技术瓶颈制约了全程机械化发展,全面机械化同样存在很多空白,区域间机械化发展差异较大等。在农机市场下滑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机科研在不断弱化,值得我们深思。
?
  近十五年来,我国农机领域研发了近千种新型装备,但仍然有3000多种装备处于空白。当前,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科技研发进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发展自主可控的农业装备产业,保障现代农业产业安全至关重要。一味地进口农机产品,最终会威胁到国家整个农业体系的安全。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
?
  挖掘信息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巨大潜力
?
  如今,我国农机化发展中,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是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科学技术和农业的结合,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准度,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是提高农机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
?
  农业信息化工作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通过物联网、遥感等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式进行改造提升。要大力推广农业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精准农业与智能装备等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育农业信息化新业态、新模式。
?
  对比美国和欧洲近年来在智能农业装备、智能传感系统、智能机器人以及农业大数据等智慧农业领域取得的进展可知,智慧农业将是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我国智慧农业的研究和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在农业、遥感、互联网、大数据和机械等多个领域从事智慧农业研究的科技人员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挖掘我国智慧农业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军:
?
  以科技之智增设施农业之能
?
  虽然我国设施农业的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温室设施面积不断增加,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不断创新,单体面积趋于大型化,更加适合机械化作业。设施农业各项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适用于温室大棚的专用小型农机具、智能化生产管理控制设备、新型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关键装备取得突破并投入应用。
?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服务体系落后,农机装备、自动化、信息化等水平还很低,主要问题包括:第一,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且各作业环节也不均衡;第二,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园艺的作业标准不一致;第三,我国温室大棚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
?
  目前,国外设施园艺温室普遍趋于大型化和结构轻简化,设施环境调控自动化与园艺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和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和精细化。一些发达国家在选育优良设施作物专用品种的同时,特别重视新品种配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园艺产品生产正由注重产量向功能型和营养型转变,无土栽培成为了现代温室作物生产的主要形式,环境友好型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成为设施园艺栽培管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
  设施农业发展必须兼顾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要敏锐地抓重点,把握市场趋势,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的产能输出,并进行同向拓展,努力形成设施园艺和智能化装备制造业的共促共赢,以科技之智增产业之能。
?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韩鲁佳:
?
  建立多元化精准培训体系
?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必须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一直以来,农业机械装备的创新和农业人才的培养,是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的立院之本,致力于在现代化转型中找到新的振兴路径,输送各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对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等人才的培养,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推进农村人才培养,以调结构、转方式为手段,以提质增效、稳粮增收可持续为目标,坚持抓人才促生产、抓高端带全局,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理清农村人才对培训的需求,精确培训对象,分层次、分批次、分领域、分方向开展培训。同时,制定农村人才评价标准,因材施教进行课程设定,开展农村人才评价与认定工作,以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创新探索新型服务方式,构建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化的农村人才培育体系。
?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敏丽:
?
  基本面未变专项投入加大
?
  目前,我国全程机械化同步推进农机1.0至农机4.0并行发展。2016—2018年,中央财政资金“农机智能装备”重大科研专项累计投入约9.8亿元人民币。
?
  总体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宏观环境继续向好,社会各界特别是高层领导也更加关注农机化事业。九大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水稻机械化水平稳步推进,机械种植比例继续提高;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继续提升,籽粒收获备受关注;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向好,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马铃薯机械化水平继续提高,发展空间大;棉花机械化生产稳步提升,机收水平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增长较快,作业水平稳步提高;花生播种、收获两个薄弱环节机械化加快发展;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恢复增长;甘蔗机械化生产有所突破。农机市场继续保持活力。
?
  要科学分析、客观看待我国农机装备发展的成绩与不足,准确把握我国农机装备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尚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从全球来看,农机装备发展呈现出大型化集团化、智能化精准化、综合化高效化等新的发展趋势。从国内来看,支撑我国农机装备发展的基本因素没有改变,机遇大于挑战,农机装备发展需求潜力巨大。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标签:农机   农业   发展   我国   装备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58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