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居全国首位
安徽省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居全国首位
日前,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2020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安徽省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为0.6259,高出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0.1387,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加强组织、规范管理、求实创新,“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23.55万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坚持高位推动抓培训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安徽省持续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列入省委1号文件、省民生工程,各级政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持续强力推进。
二是建立协作机制。各地将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多部门协作的领导小组,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三是压实地方责任。将培训工作列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建立随机抽查和月报告制度,抓好年度绩效评价,压实责任主体,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二、围绕产业发展抓培训
一是围绕各地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订单式培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转型升级。
二是围绕发展休闲旅游、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将电商人才和休闲农业服务人员等列入培训对象,大力发展“旅游+”“电商+”特色农业模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2020年累计培训电商人才3300多人、休闲农业服务人员2000多人。
三是紧扣脱贫攻坚,培养产业扶贫带头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20年培训产业扶贫带头人2300多人。完善农民培训与精准扶贫结合机制,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对象,每人接对帮扶同产业的贫困户1个以上。
三、积极探索创新抓培训
一是培训体系更多元。构建以农广校、涉农院校、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及社会培训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培训体系。
二是培训方式更多样。采用系统培训与跟踪服务、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本地与省内外专家、线上线下培训、本地与异地培训“五结合”的方式,围绕产业周期开展分段式培训。
三是培训更具新意。适时将电商人才、休闲观光农业服务人员、产业扶贫带头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村“两委”干部等列入培训对象,联合省妇联开展高素质女农民培训试点,累计培训妇女418人。
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干培训,累计培训2647人;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开展线上培训试点,线上线下融合培训5500余人次等,不断推动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四、加强基础建设抓培训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师资库,成员由涉农院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市县专家和优秀教师等组成,全省师资库成员达3000多人。加强师资能力提升培训,安排专项资金培训教师600多名。
二是加强名师教材建设。全省共推介3批84名培训名师及精品课程。目前,推荐使用省编教材38种,其中新编教材包括《农耕文化与乡村振兴》《稻渔综合养殖技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
三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加强农业科教资源整合利用,建立“农业科技+农技推广+农民培训”的试验示范实训基地,每个专业至少建立1个实训基地。目前,全省有全国示范基地8个、省级示范基地80个。
四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信息调度、督导监管和线上培训等,实现培训对象、机构、基地、师资、教材等数据信息全部入库,截止2020年12月底,学员参评率达95.7%,满意度超过85%。
五、强化示范带动抓培训
加大宣传交流力度,2020年,安徽省4名学员被评为全国2020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优扶贫先锋”,获得农业农村部专项资助资金。12月29日《安徽日报农村版》专版宣传“十三五”期间培训工作及4名“百优扶贫先锋”事迹。
各地农业农村门户网站开设民生工程栏目,宣讲政策、推广典型;编发百余篇综合报道宣传培训成效、学员事迹以及在抗疫情、战汛情中做出的贡献。积极搭建交流互助平台,组织近1.5万名学员观摩合肥农交会、省秸秆综合利用博览会以及各类论坛、创业创新技能大赛等。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70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