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代表提建议|建立农业信息系统,为农民种植提供决策依据
我给代表提建议|建立农业信息系统,为农民种植提供决策依据
昨天,“两会”在北京闭幕。小编将收集到的最后一篇“我给两会代表提建议”的稿子发布,让更多的业内人士看到大众的想法。
一、 问题的提出
近日,粮价改革被提上日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北京表示,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其中,玉米价改先行。
此次改革重点在于粮食价格和补贴相分离,由市场机制调节粮食价格。也就是说,在不久的未来,粮食定价将由市场决定,国家对粮价的干预将被弱化。这意味着,将来农民要想达到收益最大化,必须依据市场情况制定种植规划。
然而,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业产品市场信息以及种植信息在我国却极不完善,造成农民信息来源单一不全面,不能对市场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形成了种啥赔啥的局面。
二、材料整理与问题分析
信息不对称造成农民决策失误
在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资金较少,农民很难及时获得准确、全面的需求信息和科学的分析指导,只是凭借经验和不完整的信息碎片,决定生产的品种和数量。
这造成了农民往往在听到某个种植项目比较赚钱之后,一拥而上,导致市场过剩,价格一落千丈,远比不上原来“听说”的价格。
曾经疯狂的大蒜便是最典型的例子。2010年由于山东大蒜主产区遭遇倒春寒,致使单产降低,供应不足,从而引发了大蒜价格一路疯涨,甚至一度贵过了优质五花肉的价格。受到高价影响,不少农民扎堆儿种植大蒜,相关统计显示,2011年大蒜主产区种植面积较2010年增长20%~30%。由于供应数量突增,导致某些地区2011年大蒜价格下跌了50%左右。
除了2010年和2011年的大涨大跌,直至目前,大蒜价格仍不稳定,每年蒜价波动范围颇大。
2011年大蒜供过于求造成成批大蒜滞销
大蒜价格的大涨大跌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种啥赔啥的现象在我国十分普遍,农民收益得不到保证。
国产粮食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2015年12月,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上表示,2016年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到2020年调减5000万亩。政策性的干预调减,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玉米高库存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玉米现阶段存在供过于求的局面。
除了玉米之外,我国其他粮食作物同样面临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存在“结构性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情况。比如,大豆存在结构性短缺;小麦强筋麦和弱筋麦国内没有能力生产,而中筋麦又过剩;水稻面临籼稻多、粳稻少这样的结构性问题。这导致了在现有的国产供给中,有1000亿斤的粮食是无效供给。
大豆短缺致使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攀升
因此,将市场需求与农民种植规划相结合,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而两者的结合就需要农业信息作为桥梁,由信息来反映市场需求,农民通过信息制定种植计划。
三、建议
第一,建立农业信息系统。创建全国农业信息数据库,包含农业种植情况、生态环境数据、农业技术和农资流通数据、农产品价格及流通数据、土地流转数据等。并形成严格的定期发布机制,令农民种植规划有据可依。
第二,统一农业信息并共享。目前农业数据分布零散且存在矛盾。农业部门可率先开放数据平台,引导并协调相关部门开放数据。并由农业部门牵头,整理现有数据,消除矛盾,初步构建农业信息共享平台。
第三,规范信息采集流程。制定统一的信息调查程序,并制定法律法规,保证全国农业统计在调查方法、调查项目、调查时间、调查口径等方面的一致性、可比性、唯一性和权威性。
第四,加大农业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财政可分拨至农村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形成完善的信息网络,并进行技术推广和在线应用,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享。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7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