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替代效益提高是农机智能化发展的引擎
刘宪:替代效益提高是农机智能化发展的引擎
6月11日,在以“智能农机·无人农业”为主题的"2020年智能农机装备田间日活动暨农机化新技术培训班"现场,农业机械杂志社旗下农机TV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
他就目前我国国内农机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状态,发展进程、工作方向,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介绍。
农机智能化、无人化还处于启动阶段
刘宪表示,我国农机化经过“黄金1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机械化。而机械化的下一步升级就应该是自动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
我们迎来这个过程,使人非常高兴。并且,国家支持农机自动化的发展,农民也积极参与这个过程。可以说,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农机自动化的条件。
我国的农机自动化已经不是停留在研究、示范阶段,而是进入使用阶段。在很多合作社,农民都在应用。
刘宪提到,比如此次活动,农机自动化已经从实验室走到了田间,演示的很多农机具都是农民正在使用的装备。田间日活动的实际意义也是一种创新参与式、体验式的技术推广模式。
提升替代效益更能推动农机化发展
刘宪说,智能化装备发展进程要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机械化规模相适应。现在搞自动化、智能化之后,必然会有很大投入,如果投入发生不了应有的效益,那么这个投入就不可持续。
在活动现场,也可以看到大量适用于经济作物的机具的推广应用,这些都是当前发展的方向。而且也还需要进行多部门协同发展,更需要涉及到农机农艺相融合的问题。
其实,农机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还涉及很多其他方面。就农业方面,与国家对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完善、改革,包括土地流转、土地托管都有很大关系。还涉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包括第三产业,劳动力价格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替代效益提高,大家也就更愿意使用机器。
协会推动农机智能化开展的工作
刘宪还介绍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为了推动农机智能化发展而开展的工作。
1. 进行广泛调研
中国农机化协会下设的合作组织分会和大学生合作社理事长分会,正在调研智能化投资规模及产出效益。这些工作为国家相关部门的顶层设计提供基础性素材。
2. 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
要发展农机智能化,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公共平台的开发。赵春江院士团队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农机化协会也在推动这项工作的进行,同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
3. 制定团体标准
所有的智能化装备、操作规程都要有标准。中国农机化协会牵头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团体标准,希望通过这些基础性工作来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推广机构健康有序地推进农机智能化的发展。
刘宪强调,任何工作不能一哄而上,需要与各方面进行沟通、协调。就目前而言,有些条件还不够成熟,也还存在一些政策、技术问题。相信在基础平台搭建完善之后,智能农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直播采访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74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