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区:设施蔬菜鼓起农民钱袋子,农机化还要做些啥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南郑区:设施蔬菜鼓起农民钱袋子,农机化还要做些啥,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南郑区:设施蔬菜鼓起农民钱袋子,农机化还要做些啥

     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对农产品的优质化、绿色化、有机化要求越来越高。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抓住这一机遇,以设施蔬菜为切入点,以机械化发展为支撑,做出了“菜农”增收的大文章,成为该区扶贫攻坚中最为靓丽的一笔。

一、扶贫攻坚,设施蔬菜成靓丽答卷

陕西省南郑区从区位上属于西北旱作农业区。但由于特殊的地理、气象条件决定,实际上是典型的南方长江流域生产区,素有西北的“小江南”之美称。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全区土地总面积422.33万亩,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尤以北亚热带气候特征最为明显。全区耕地面积65万亩,其中水田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8%;旱地29.5万亩,占45.2%。年降雨量970—1370mm,雨热同季,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粮油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小麦为主。其中水稻颇具优势,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性好。

近些年来,该区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按照绿色化、规模化、园区化思路,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扶优扶强的思路,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蔬菜种植面积迅猛增加,达8.7万亩,其中发展50亩以上设施蔬菜示范基地10个,面积达6500亩。

该区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以设施蔬菜为突破口,持续加大蔬菜产业的投入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建立蔬菜生产加工合作社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打造绿色销售通道,让蔬菜由“菜园子”直奔农民的“菜篮子”。已先后引进示范推广蔬菜良种5大类25个、2000余亩,示范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200亩,新辐射带动4000户农户利用无公害生产、平衡施肥、电热温床育苗等技术生产蔬菜,提升蔬菜品质。区财政坚持每年拿出100万元配套扶持设施蔬菜大棚建设,对全区14家蔬菜合作社中表现较好的给予2万元的资金扶持,全区已先后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个,认证产品9个,申请注册3个蔬菜商标。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利用大型信息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蔬菜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建立合作社与超市联手的“农超对接”模式,目前,该区有一定规模的蔬菜销售市场达22个,从事蔬菜流通人员1500多人,部分产品远销西安、甘肃、成都等城市。

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19年,该区蔬菜种植面积达8.7万亩,蔬菜总产10.875万吨,仅此一项实现农业总产值10.44亿元。设施蔬菜种植对拉动菜农收入增长的作用凸现。对比表明,露地蔬菜种植产出为1.2万元/亩;而设施蔬菜由于能做到全年均衡供应市场,产出平均可达2.4万元/亩(最高达4.2万元/亩),相当于露地蔬菜产出的两倍!2019年从农民人均收入看,全区平均18833元;而蔬菜种植户人均收入为28000元,比区均农民收入高10833元,高出91.31%。如果是设施蔬菜种植,则产出可比目前露地种植提高一倍。设施蔬菜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的重要标志。

二、机械化成为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但近些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其规模化生产者的劳动力成本明显高企,雇用工价已从前几年的50—60元/天,上涨到80—120元/天;由于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已由前几年35%左右,上涨到近60%。亟待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以替代人工,达到降本增效之目的,保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该县除了借用一些粮油生产通用机械(如耕整地、植保等机具外)蔬菜生产机械化几近空白,仅有约15%左右。是农机化中亟待开垦的“处女地”,巨大的差别和旺盛的需求,成为今后农机化发展的“处女地”。

从需求方看,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亩均投资约为4500元,则南郑区要实现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投资需求为4亿元;若实现蔬菜生产设施集约化、智能化、大型化、成套化(高度机械化,使人工成本降到10%以内的世界先进水平),亩均投资约为7500元左右,投资需求为6.5亿元。就农机化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看,都是“钱”途光明,十分诱人,值得为之不懈奋斗的。但从发展路径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领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而非一蹴而就。

三、加速南郑区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调研,摸清现状,切实提高设施蔬菜生产装备技术供给能力。首先,蔬菜生产机械化,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械化,情况复杂,要求更高,难点多多。对此要深入调研,露地和设施蔬菜生产种类和面积、生产经营主体和形式、机械化现状和需求等情况进行认真调研,点面结合,摸清底数。其次,要认真分析,找准问题。蔬菜生产分布广泛,区域差异明显,要对蔬菜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尤其要系统研究分析本地区蔬菜生产农艺和机械化融合中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蔬菜生产机械化问题的突破口。第三,理清思路,科学规划。提升蔬菜标准园建设水平,推进蔬菜生产向更高层次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为机械化生产创造更好条件。

现阶段我区区域性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与我国蔬菜生产装备技术的供给能力不足密切相关。需要政府和全社会予以关注,加大投入。具体来说,从研发重点来看,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要一起抓,作业装备与设施结构要一起抓,钢架大棚与日光温室要一起抓;从支持投入渠道来看,加大科研投入与倾斜购机补贴要一起抓;从技术应用重点来看,蔬菜生产的机械化要与省力化、信息化技术一起抓。当前我国蔬菜生产装备技术研发,应该把重点放在包括专用化底盘、精细化整地、精量化播种、高速化移栽、轻简化收获等几个方面,力争能在三五年内求得突破。为我区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提供装备支撑。

2、突破瓶颈制约,促进蔬菜机械化快速发展

      一是抓好农机农艺融合。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囊括了育苗、耕整地、撒施肥、移栽、灌溉、中耕、追肥、植保、收获、田园清洁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作业环节之间相互衔接,标准要统一,从移栽制定株行距,到拖拉机轮距、轮宽都要统一,既要达到蔬菜生产的农艺要求,又必须满足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做到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根据实验示范看,采用中小型机械种植蔬菜,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生产率达3—4亩/h,是人工移栽作业效率的10倍;若采用大型、智能化蔬菜机械和蔬菜机器人作业,则生产率可达5—10亩/h,是人工作业的8—60倍。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的同时,劳务成本可以降低80%以上。

二是逐步提高机械作业的智能化水平。众所周知,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土地精细平整技术之一。它利用激光束平面取代常规机械平地中人眼目视作为控制基准,通过控制液压系统操纵平地铲运机具工作,完成土地平整作业。据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裕丰农机合作社使用表明,激光平整后的土地纵横坡度近似为零,大幅度提高水肥分布均匀度,提高灌溉质量,促进水肥高效利用,降低水资源消耗。同时高水平的土地平整,也有利于蔬菜机械化移栽、收获作业以及田间管理。

三是自动驾驶系统。由北斗接收天线、显示器、控制器、液压阀、角度传感器和北斗基站组成。农田拖拉机自动驾驶技术的使用在保证土地农作物之间的行距、间距的同时,能长时间地精确作业而不受时间的限制,农忙时期可以昼夜作业,避免了因夜间光线不足而无法作业的问题。在降低人工驾驶技术需求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减少重复作业,节约时间,降低作业成本,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应通过进一步研究与融合,使之应用于蔬菜生产。

3、加大投入,提高引导力。

一是要加大对蔬菜机械化的投资扶持力度。设立专用资金,扶持农户用于蔬菜产业发展,扶持蔬菜生产农机化专业服务组织,提升蔬菜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是要加强政府引导,根据区域实际建立特色型蔬菜农业基地,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加快土地流转,向蔬菜生产大户集中,促进蔬菜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设施化。

三是要制定相关政策,继续对设施农业(蔬菜)基础设施如塑料大棚建设给予财政补贴。为种植户提供小额信贷或无息贷款,解决农户资金薄弱的问题,由政府部门出台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补贴。

四是要抓好推介、宣传,积极向外界发布销售信息,引进外来客商,解决农民的产品销售问题。同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打造强势设施农产品品牌。

五是要抓好科技培训,以现代化人才支持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就设施蔬菜而言,目前亟待解决的人才瓶颈主要有三方面:即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性人才、市场流通型人才和合作社领军性人才。应通过培训,植入技术、市场、合作发展型人力资源,促进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六是研究新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克服农户单一经营抗风险能力差、技术水平低的不良因素,大力推行股份制农业、生产经营协会等形式,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销售。

标签:蔬菜   生产   设施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7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