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昭示——纪念农村改革发展30周年
历史的昭示——纪念农村改革发展30周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以农村改革开放为先导的我国改革开放序幕徐徐拉开,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彰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吉林省也与全国的形势一样,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推向全省。
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我们不断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从积重难返的政治和经济疾患中复苏过来,走上了拨乱反正、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农业农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农业增产增效取得重大成绩,农民持续增收取得重大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步,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取得重大改善,农村正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迈进。
发轫于农村的改革孕育了累累硕果: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各项事业高速发展,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明显提高,社会和谐进步,全省正向着现代化、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农村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温故知新,推动思想解放,促进吉林振兴。
一
农村改革开放,推动了农村和社会的大变革,生产力的大发展。向改革求发展,以发展促改革,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改革发展动力之泉,奏响了全面复兴的辉煌乐章,将这一改革铸就成了“启动历史的变革”。
之所以把农村改革称为启动历史的变革,是因为这是一次迄今为止农村最具实际意义的改革。这次改革从调整土地关系入手,彻底废除了同基层政权机构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建立了基层政权机构和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了农民的土地权利,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千百年来统治者始终未能解决的地权问题,成就了千百年来思想家们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实现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夙愿。这一经济社会最基本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科学调整,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所以把农村改革称为启动历史的变革,是因为这是一次迄今为止农村首次裂变式改革。这次改革以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为标志,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渐进式的、波澜壮阔的系列农村改革。1985年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在农村生根发芽;1986年始于我省的农村基层组织选举制度改革,开创了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先河,成为世界六大民主选举模式之一;1994年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突破了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开创了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2000年我省在全国率先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终结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三农”由奉献型向反哺型方向转变;2005年在全国率先进行的农村综合改革,首次将改革从经济领域引入政治体制领域,推动了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转变,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财政体制,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农村治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改革引发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一系列链锁式改革,在推动农村政治持续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持续繁荣、社会持续进步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开始消融,“三农”问题开始破题,“三农”工作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之所以把农村改革称为启动历史的变革,是因为这是一次迄今为止对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这次改革在许多领域起到了率先突破、示范引导的作用,开启了全省改革发展的大门。突破了“一大二公”极左的思想牢笼,在解放思想上先行一步,并用解放思想带来的巨大成就来印证解放思想的伟力,扫清了人们乌托邦式的极左思想阴霾;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在市场经济发展上先行一步,农产品率先成为了商品,农民率先进入了市场,农村经济率先与市场经济接轨;突破了单一公有制框架,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上先行一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农民不断积累了个人财产,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造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飞速发展;突破了粮食一枝独秀的局面,在结构调整上先行一步,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民就业结构显著变化,农村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突破了国家对农村直接控制的管理模式,在推进民主建设上先行一步,开创了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先河。这些改革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引领改革大潮奔腾向前。
这次改革以解放发展生产力和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铲除体制机制性障碍,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历史变化。
——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村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97.5:0.8:1.7,调整到2007年的52.1:27.4:20.5。产业结构更加充满竞争活力,实现了粮、牧、特、加、劳多业并举的历史新突破。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跨越,完成了从吃返销粮到国家商品粮基地的转变。产量由1978年的182.94亿斤提高到2007年的490.8亿斤,今年有望突破历史最好水平。30年来累计生产粮食10833.5亿斤,是改革前30年的3.2倍;为国家提供商品粮6800多亿斤,占全国商品粮的1/10。奠定了我省在国家粮食安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畜牧业实现了战略性突破,完成了由肉类输入省份向输出省份的转变。2007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22.7倍、28.7倍和20倍。畜牧业产值是1978年的125倍,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也由1978年的12.2%提高到48.18%,已支撑起农业的半壁江山。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完成了产生、发展到壮大为支柱产业的转变。从2002年以来始终保持20%以上的发展速度,到2007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570亿元,已成为吉林省与汽车、石化三足鼎立的支柱产业。
——多元化的市场经营主体已经形成,农业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市场主体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涌现出大量种养殖大户、大批经济人队伍、大量以销售为纽带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大量的购销企业。农民从农产品的销售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购买,已由从前单纯依靠国家统购统销转向依靠各类市场经济主体。购销主体的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产品供求关系。农民按照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组织生产、加工和购销,与企业同等地位参与平均利润分配,这种供求关系已由过去的指令性计划变为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农村生产方式发生根本转变。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得以破除,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农业全员生产率由1978年的754元/人提高到目前的11903元/人。而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巨大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农民重新走上了新的联合与合作,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起,产业化经营顺势而生,并已经延伸和拓展到农业和农村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4510个,带动农户19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0%。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27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71%。承包经营、合作经营和产业化经营交相呼应,提高了农民的市场地位,增强了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竞争力越来越强。农业生产物质投入和技术装备有了显著提高,生产手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业机械、生物化学等措施普及应用的速度正在加快,手工劳动、畜力耕作等传统农业手段正在被快速替代,农民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284.1万千瓦提高到1570.7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41.2%。
——农业科技创新迈出重大步伐,农业增长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的提高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转变。2000年以来,吉林省农业科研有2项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有7项在国际处于先进行列,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项目有112项。我省杂交大豆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豆杂交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超级稻育种技术研制的成功,使我省水稻单产提高了20%左右,并使我省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跨入国际领先行列。我们加大了农作物和畜禽品种的选育推广工作,品种已经实现5次更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畜禽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规模化植物转基因技术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良种的推广和普及使我省粮食和畜产品质量、产量、竞争力大幅度跃升,促成了“第二次”农业革命。2004年开始,率先在全国提出并连续四年重点推广了生物防治玉米螟、农区统一灭鼠和测土配方施肥三项重大增产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亿亩,累计增产粮食40多亿斤。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农村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生根本变化。促进城市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全面落实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74%、98.48%。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实现了乡乡建有文化站的目标,40%的村建有文化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全覆盖,参合农民达到82%以上。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符合条件的80万特困群众已全部纳入社保范围。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52%。新改建农村水泥(沥青)路66705公里,是改革开放前高级、次高级路面的133倍,农村公路正由“村村通”转向“屯屯通”。新建和改造农村变电站424座和66千伏线路4202公里;农村清洁能源用户达到7万户。全省800个行政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点,注册“一站通”的农户达到2655户,居全国第三位。固定电话达到24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3.4%;移动电话达到721.7万户,平均每2个农村人口就有1部移动电话。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5年的11.4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0.42平方米。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快速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深入实施,城乡二元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全省深入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广大农民群众开始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公共财政逐步向农村倾斜。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和“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2002年以来,我省各级财政向农村投入172.1亿元。其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技术推广、市场体系建设等公共服务支出29.26亿元。农村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城市资源开始向农村覆盖。调整了教育布局,整合了教育资源。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由政府兴办,义务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师资质量也有明显提升。乡镇事业站所统一纳入财政拨款,村组干部工资公共财政保障,基层行政运转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城市的工商业主纷纷踊跃到农村投资创业。目前全省已有5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离粮、离土、离乡,其中60%进入大中城市和国外,不少城市企业老板到农村搞开发、上项目、建基地。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和文化文明不断向农村流动和辐射。特别是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正在逐步冲破,城乡融合、工农联结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改革为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发展为农民实现殷实富裕的美好理想插上了翅膀。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90元,是1978年的23倍。其中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占67.5%、17%、8.7%、6.8%。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9年的67.5%下降到2007年的40%,2006年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到41.6%。农民从改革中看到了希望,从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在先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上探索的过程,凝聚了改革谋划者、组织者、实践者的汗水和智慧,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
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先行,不断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的历程。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起源于思想的创新,闪烁着思想解放的光辉。从“两个凡是”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三级所有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产业化经营、合作经营,从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到农产品市场化经营,从单一的集体经济所有制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国家直接对基层组织控制到民主选举,从“皇粮国税”到取消农业税、对农业农民直接补贴,这一系列发展变化,无不以思想启蒙、思想解放、思想创新为先导,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基石。
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与时俱进地推进农村改革。农村的基本矛盾始终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排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因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是改革的根本目的。回顾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极大地调动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保持了农村社会长期稳定。而每一次改革,也都是基于对当时农业农村所面临形势的科学判断,从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最终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农村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在保证社会主义体制不变基础上,必须按照生产力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的深化和推进农村改革,使农村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
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粮食主产区的特殊地位和使命,坚持狠抓粮食生产不动摇。民以食为天,粮食始终是我们发展的基础。从粮食短缺到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从粮食剩余到过腹、加工转化增值,都印证了粮食的基础作用,也折射了我们狠抓粮食生产不动摇所带来的辉煌业绩。30年农业发展的历程,从某一角度来说,就是我们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狠抓粮食生产的过程。粮食短缺时代,我们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有效地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社会的安定。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以来,我们仍然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肩负起并较好地完成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在出现1991年至2003年等三次卖粮难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狠抓粮食不放松,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推动并实现了过腹转化、加工转化的战略转折。畜牧业成为了农业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走出一条“依托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道路。实践证明,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任务,也是促进我省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还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一以贯之,常抓下去。
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跳出农业谋划农业,开创农业农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已彻底摆脱对农业积累的依赖,其高速增长的积累强有力地满足了自身和城市高速发展的需要,造成了工农间、城乡间差距日益扩大,而农业的弱质性又决定了农业无法依靠自身来缩小这一差距,必须在“三农”外部寻找破解办法,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办法,尽快缩小工农间、城乡间差距。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龙头企业成为连接工农的桥梁和纽带,既促进了农村资源流向工业,又推动了工业积累、技术、人才流向农业,初步形成了工业支持农业的可喜局面。劳务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民非农化进程,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发展城镇的办法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形成了城市支持农村的崭新局面。落实了“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调整了财政投资结构,建立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减轻了农民负担,放活了农村经济。因此,必须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城乡间、工农间协调发展。
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把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作为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30年来,我省农村改革多是由农民首创并总结推广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新型互助合作、农业产业化、农民“海选”、村级事务民主管理等等,都是农民的实践创造,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创造,并及时加以总结和提高,使之上升为政策及法规,这是农村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作为推进农村改革的首要选择和动力源泉。
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农民群众是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农民群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效。因此,在改革中保护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利益,既是党的宗旨要求,也是贯穿改革的一条主线。在经济上保护各项利益,在政治上保障农民合法权利,是我们30年来改革开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推进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实施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进行新农村建设等,都极大地保护和发展了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大力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推行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利。实践证明,只有在经济上满足农民的物质需求,在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才能确保农村改革取得预期效果,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向前发展。这是农村改革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农业工作放在首位,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胡锦涛同志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农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无论任何国家、任何统治集团、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农业作为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30年来,我们经历了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两种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什么时候农业得到重视、得到发展,国民经济就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反之,什么时候弱化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发展滞缓,国民经济也就失去发展的动力,甚至引发停滞和衰退问题的出现。我省从1997年到2001年国民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主要原因就是农业进入新时期以后,基础地位受到削弱,发展停滞甚至下滑羁绊了国民经济发展,1989年到1991年也经历了类似过程。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任何时候都把“三农”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工作重中之重,是一项长期方针,也是我省振兴的战略选择。
三
改革始于农村,先行的农村在发展上却落后于城市,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粮食与能源的联系日趋紧密,农村改革发展的独立性日趋减弱,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日趋突出,物价上涨对农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造成的压力日趋增大。这些新形势需要我们科学把握,超前谋划,趋利避害,趁势而上。
在努力把握、驾驭新形势的前提下,也需我们正视当前的矛盾和问题,以期统一认识、从长计议,寻求化解之道。当前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增强,土地流失、水资源短缺、污染不断加重和农村青壮劳动力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粮食供需平衡压力日益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推动生产成本快速增加,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产品价格多数低于10年前水平,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农业副业化趋势显现。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缓、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机械化进展缓慢,抵御风险能力十分有限。农民收入阶段性徘徊和结构性制约相互交织,收入单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农民影响较大,长效增收机制仍未形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仍在继续。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专业技能培训落后,创业就业能力不强,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金融体系服务滞后,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农村资本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农村社会事业进展缓慢,公共产品不足、服务能力不强,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因势利导,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就能寻求到化解之策,谋求到解决之计,开拓出排除之路。
面对未来,农村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农村发展的新起点作为改革的新起点。抚今追昔,改革开放“成效和功绩不可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我们实现宏伟蓝图的重要措施、主要手段和根本路径,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农村改革开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发展,事物在变化,观念在更新。新陈代谢法则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对发展规律把握过程中,需要不断认识、不断发现、不断回归、不断推陈出新。改革开放必须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什么时候停止了改革开放,什么时候就停止发展甚至倒退;什么地方停止了改革开放,什么地方就会停止前进就会落后。当前,农业农村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发展基础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许多新形势需要我们去把握,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认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苦心孤诣地谋划改革,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以新的改革促进新的发展,谋求新的腾飞。
推进农村改革重在体制机制创新。人类社会始终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把30年农村改革历程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它仍带有局限性和阶段性特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需要我们对“三农”问题进行再认识,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本质上说,这一改革过程就是新的一轮在体制机制上破旧立新的过程,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过程。要着眼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城乡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机制。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完善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应对粮食安全新挑战,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强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力度,实施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努力构建适应国际竞争的农业保护新体制。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快构建以政策性银行为龙头、商业银行为骨干、农村信贷组织为补充、信用机构作担保的农村投融资体制。顺应形势发展变化要求,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强化农民在土地上的益物权,保障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平等权,深化农村征地制度改革。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投入机制。顺应农村劳动力转移新趋势,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制,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这些改革与工业、城市关联度高,标志着改革由此进入深水区,既绕不开又躲不过,必须矢志不渝,负重前行,克难攻坚,通过探索推进综合性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体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
推进农村改革贵在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灵魂。以解放思想作为改革的先导,既是实践经验,也是我们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要树立敢为人先意识,发扬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事就要大胆的、理直气壮地去做。要树立抢抓机遇意识,增强分析形势、驾驭形势的能力,充分抓住新时期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乘势快上,顺势而为,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树立科学发展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完美结合。要树立锐意创新意识,不能把已有的认识和做法绝对化、神圣化,着力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用崭新的观念推动崭新的改革,建立崭新的体制机制。要树立绩效意识,解放思想不是空谈,要围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落实到事业发展上来,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不能坐而论道,流于空谈。要通过思想的解放为深化改革提供思想准备,提供理论保障。
推进农村改革关键在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农村改革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也不能把自己以往的经验和做法当作桎梏。要把他人的经验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要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切向实践学习,一切“拿事实来说话”。要把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统一起来,把实践标准和农民利益标准统一起来。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实践是我们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理论源泉,农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衡量农村改革成败的标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就需要我们在改革的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查找不足、修正错误,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进;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就需要我们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地从农民群众的实践中吸收丰富的养料,自觉地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确保改革能够真正体现最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把他们的认识统一到改革的精神上来,把他们的行动统一到改革的步骤上来,把他们的积极性作为我们推进改革的动力之源;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就需要我们既要防止操之过急,又要防止消极怠慢,通过试点的实践,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推动面上的改革扎实稳步展开。
春风又吹,篷帆已启!我们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要秉承改革创新精神,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奋发向上,一往直前,为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振兴吉林,孜孜以求、努力奋斗!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7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