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农机企业如何活下去?奉上8条破局宝典!
困境中的农机企业如何活下去?奉上8条破局宝典!
2019年的农机市场,上半年不平静也不惬意,相反企业都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煎熬。从国家统计局和行业协会每个月发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行业已是“哀鸿遍野”。
淘汰赛的号角已吹响,没有人一定是胜利者,企业管理者如何带领员工走出困境,赢得未来?笔者给迷茫中的农机企业提供8大建议。
1. 不可抗大周期,做好长期奋斗准备
一是国内农机行业繁荣期有多长,衰退期和调整期就有多久。从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实施算起,2015年达到高峰,之后就进入了下行通道,从时间上算繁荣期刚好是10年。不好的消息是衰退期和调整期应该也是10年,稍让人欣慰的是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3年半,但接下来的6年才是最难熬的。
二是国内农机企业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困难,适应周期能力普遍偏弱。国内农机企业,除了几家计划经济时期建成投产的之外,很多企业成立时间都不长,几乎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困难,更别说一个完整的行业周期,所以抵抗行业周期的能力基本谈不上。这就是为什么行业有风吹草动,大家都会感觉很不适的原因。
国内农机行业将有一个6年左右的衰退期和调整期,这是行业的大周期,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但国内很多企业并没有度过行业周期的能力和经验,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将非常难熬,企业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
2. 扩张转为收缩,活着是第一要义
过去的十几年,国内农机市场整体上是一个机会型市场,企业要做的是通过产能和规模扩张,抢抓市场红利,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产能,企业比拼的是制造能力,奉行的都是粗放型规模化战略。
规模化战略适于市场快速增长期,发展速度快,但事实上企业存在很多经营与管理上的问题和短板,一旦需求出现饱和,速度开始下降,规模化效应无法发挥的时候,经营成本问题就会非常突出,企业出现亏损,没有规模优势,企业之前的商业模式会失效。
企业要转变观念,从规模化、粗放型、扩张期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化、收缩型发展模式,通过挖掘内部成本空间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增加利润空间,而不是继续扩大制造能力和销售规模。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生存逻辑是“活着第一,发展第二”。
3. 擅长的业务搞创新,不要病急乱投医
在企业经营中,创新是个风险最大的行为,企业需要创新,但绝大多数创新并不会给企业带来预想的成功和利润,相反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
笔者的观点是创新虽然有风险,但企业不要惧怕创新,也不要盲目创新,在当下风险最小的创新是基于现有的业务,尤其是在企业优势业务基础上的创新。
一是小步快跑创新。敏捷开发和产品的快速迭代,如每年对主销产品进行升级,并推出准新产品,从而保持较高的价格和利润空间。
二是同心多元化创新。如山东巨明用玉米联合收获机底盘技术开发的花生联合收获机、鲜食玉米收获机、打瓜收获机,星光农机用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底盘开发的秸秆打捆机、花生收获机等,就是利用现有技术开发的衍生产品。
三是混搭创新。如湖南龙舟“履带收获机+旋耕机”创造出自走式施耕机,珠海羽人“植保无人飞机+精量播种机”创造出精量直播无人飞机。
所以,风险最小的创新,一是产品创新,二是基于现有业务的创新。
4. 保持学徒心态,向跨国公司学习
近几年,在联合收获机、插秧机、甘蔗收获机等个别产品上,国产品牌取得了点状突破或个别产品上的突破,于是行业内出现了国产品牌战胜了外资品牌等言论。
笔者认为,目前全球农机产业格局,实力最强的仍是美国和欧洲、日本,国产农机产业赶超的路还很漫长,国产农机仍处于少年期,很少有企业能走国门,具有全球化竞争能力。
国内企业应继续当好学徒,向跨国巨头学习,不但要学习其先进技术,更要学习其管理经验、全球化布局战略和穿越行业周期的经验。
5. 与补贴政策共振,抓住政策方向
农机行业受政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经形成了长效机制,后期政策会延续,但补贴形式、方向、对象、频率、强度会不断调整。
笔者认为,近几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边际效益虽然递减,但补贴政策对农机行业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企业要与补贴政策合拍,抓住政策机遇,实现发展。
6. 由竞争导向转向需求导向
过去的十几年,国内农机企业奉行的是竞争导向战略,国产一线品牌对标的是跨国农机巨头,或一线品牌互相视对方为主要竞争对手;二线、三线品牌对标国产一线品牌。
在一个落后的市场,把先进者作为标杆是明智的做法。但国内农机行业已经向成熟市场转变,传统农机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更何况以前的标杆企业,现在的经营也陷入了困境。因此,每个企业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定位。
在这个阶段,笔者认为,企业要实现突破或脱困,就要从重视竞争对手转向重视用户。当前国内农作物种植结构、市场需求特征、农机用户的心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需要真正走近用户,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定发展战略。
7. 保持低成本竞争优势
低成本竞争是市场竞争的终极武器,任何一个成熟的行业,最终比拼的一定是成本控制能力。从根本上说差异化和专业化并不是长久战略,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会学习和模仿,差异化和专业化最终也会走向总成本领先,企业与企业之间终极的竞争是总成本领先。任何在传统行业或已经做大做强的企业,必然最终要应用这个战略。
在新的形势下,对低成本的要求是既要低成本,还要有卓越的质量。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又低,这种产品更具竞争力。
8. 有迎接挑战赢得竞争的信心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称,农机这种传统的装备制造行业,空间大,进入门槛低,格局分散,但做大做强的门槛却很高。要想孕育出国际化龙头企业,需要很长时间。从欧洲和美国、日本等成熟国家农机行业的发展历程看,行业发展放缓恰恰是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崛起的机遇。
企业要有信心和勇气走出当前的困境。国内农机行业过去10余年的高速发展,多半归功于需求大趋势和农机补贴政策;现在的时期,对于有担当的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正是整合资源、提高市场份额,甚至通过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的好机会。
企业要抓住并利用好这次行业整合、洗牌的机遇。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8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