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大行动,实施两大工程,江苏省加快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
推进一大行动,实施两大工程,江苏省加快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
2017年4月13日,在第九届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全程机械化高层论坛”上,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科技质量处处长于林惠博士、研究员介绍了江苏省“十三五”农机化重点工作:推进“一大行动”,实施“两大工程”,以加快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
江苏是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也是农机制造和农机使用大省。全省耕地面积460万hm2(6900万亩),人均拥有耕地不足0.06hm2(0.9亩)。水稻播种面积226.7万hm2(3400万亩),小麦播种面积220万hm2(3300万亩),油菜播种面积44万hm2(660万亩),玉米播种面积41.3万hm2(620万亩),棉花播种面积24万hm2(36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26.7万hm2(1900万亩),瓜果类播种面积14万hm2(210万亩)。
2016年,江苏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46.6亿kg,位居全国第5位,水稻单产居全国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万元,同比增长8.3%,增幅连续7年超市民,实现“十三连快”;农机总动力达到4906万kW,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其中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超过85%;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8250个。
2015年,农业部将江苏省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明确江苏省力争到2020年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十三五”期间,是江苏农机化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期,江苏省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突出提档升级,围绕全程全面,服务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通过组织实施“一项行动、两大工程”——3驾马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
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行动
2016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工作。
主要内容是以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粮食作物为对象,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和秸秆处理6个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推广普及水稻机插秧、小麦精量播种、高效精准植保、粮食产地烘干等农机化技术,加强农机科技创新,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3大作物生产的耕整地等6个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5%、80%、90%、95%、70%和80%以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为了切实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步伐,江苏省采取了行政推动、补贴促动、项目带动、示范引导和机艺融合等综合举措,示范创建工作初见成效。
强化行政推动。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纳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加以部署推进。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明确要求市、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
同时,又将“启动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省推进工程,建设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0个以上”列为《省政府2016年度10大主要任务100项重点工作》进行督察,促使地方各级政府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列入农业现代化建设考核内容,不断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强化补贴促动。2016年,江苏省新增高性能植保机械2199台,同比增长110%;新增谷物烘干机6445台,增幅连续两年超过50%,烘干能力比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强化项目带动。启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项目,省财政“十三五”期间安排专项资金4.44亿元,支持66个县(市、区)开展示范县建设。2016年,省财政安排第一批8600万元用于支持15个首批示范县建设;2017年,省财政安排12300万元用于支持19个第二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
薄弱环节装备及作业水平迅速提升。15个示范县3大粮食作物面积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6%,2016年重点农机装备的增速在全省领先。据统计,15个示范县共新增插秧机2813台、高效植保机械1614台、育秧流水线249台(套)、粮食烘干机1582台,分别占江苏省同类机型新增总量的30%、37%、41%、30%,薄弱环节农机装备短板得以快速补齐。
示范县平均机插秧水平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高效植保能力全部超过50%。示范县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为主,秸秆处理机械化平均水平超过80%,整体作业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尤其是产地烘干能力平均较2015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以上,在应对2016年连续阴雨天气的夏秋抗灾抢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保障了粮食的丰产丰收。
加强示范引导。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了“补短板”系列活动,先后召开水稻机插秧、高效植保机械化、机务管理和“三秋”机械化生产系列现场观摩会,重点展示演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个环节的新技术新装备,各地共举办相关活动超过500场次,营造了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进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各示范县在推进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形成了多种推进模式。如张家港市督查考评机制、泗阳县家庭农场集群的“托管式”服务、灌南县“扶贫+农机化”等。整体示范创建氛围逐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共建51个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122个示范村组和303个示范片。
加强机艺融合。成立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领衔的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决策咨询、技术指导和培训交流等工作。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就作物周年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技术串联、组装和集成等进行培训,引导各地逐步形成完整配套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工程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遭受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已日益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由于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长期不合理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等,造成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
江苏省积极推进绿色生产农机化技术普及应用,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机械化高效施肥技术。推广变量施肥、化肥深施和机插秧侧深施肥一体化等机械化高效施肥技术,提高肥效利用率,降低肥料使用量。
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机械化利用技术。科学制定技术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稻、麦和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秸秆机械化利用装备。到2020年,全程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率力争达到60%。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统筹使用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适宜地区将深松机列为敞开补贴的重点机型,扩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区域。到2020年,江苏省力争适宜地区深松整地轮流实施一遍。
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以推广高地隙自走式喷杆植保机械等高效、低耗、精准施药、施肥机械为重点,稳步开展无人植保机械的引进试验,提高施药水平,提升植保机械化发展质量。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积极加强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机械化技术示范应用。
完善并加大农机报废更新。改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制度,加大配套资金投入,扩大报废更新范围,注重节能、环保、安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减排。
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换人”工程
江苏省蔬菜播种面积居全国第3位,总产量4300万t;林果苗木茶面积分别为25.6万hm2(384万亩)、12万hm2(180万亩)和3.27万hm2(49万亩),产值分别达到120亿、110亿和20.43亿元;水产养殖总面积77万hm2(1155万亩),总产量475万t,产值突破1000亿元。高效设施生产机械保有量165.5万台(套),机械化平均水平49%,但与主要粮食作物相比还处在较低水平。
江苏省按照全程全面机械的总体发展思路,在高效设施农业领域实施“机器换人”工程。目标是到2020年,江苏省新增各类设施农业装备45万台(套)以上,高效设施农业各产业、各环节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基本形成,高效设施农业精细化水平超过60%。
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为重点的园艺生产机械化技术。在全省建立10个以上高效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建立省、市、县级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基地)各100个,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0%、80%。
示范推广林果、花卉、苗木、茶叶以及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到2020年在全省建立20个以上机械化示范园区,园区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大力推广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技术装备。到2020年,在全省建立20个以上水稻养殖机械化示范园区,园区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大力推广农副产品贮藏保鲜、清洗、分级、烘干等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8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