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县农机托管模式发展现状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安徽省蒙城县农机托管模式发展现状,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安徽省蒙城县农机托管模式发展现状

资料图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进程。

2016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创新推广模式,以农机作业托管为主要措施,不断提升蒙城县农机化水平,为广大农民解决“谁种地怎么种谁来管”等难题。蒙城县的农机作业托管,是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以农机作业为手段、以机代人,有组织地对农户委托的粮食作物的收获和下茬作物的耕种进行全面机械化作业的一种服务模式。

发展至今,蒙城县不断探索完善“蒙城托管模式”,积极推进“农机作业托管”向“农业生产综合农事托管服务”拓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笔者基于近年来发展的基本情况,深入剖析了当下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能够完善农机托管发展中的桎梏。

1  蒙城县农机托管现状与成效

1.1发展现状

1.1.1  2016年-2017年发展情况

蒙城县的农机作业托管,建立在两个坚强有力的基础前提之上。一是大中型机械可以基本保障全县作业需要。蒙城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大中型机械是作业的物质装备基础。为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蒙城县在农机的转型升级上做足了文章。

2016年,除了4107万元的国补资金,亳州市财政专项投入了2.689亿元,县财政安排了1.16亿元,用于弥补国补资金不足和对购置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灭茬机、旋耕施肥播种机等农机具的叠加补贴。2017年省局安排蒙城县国补资金5754万元。尤其是在2017年“三夏”,全县投入托管作业的收割机6915台、大型拖拉机6820台、秸秆还田机4550台、秸秆打捆机456台、玉米播种机2.1万台。

二是农机合作社基本可以保障托管需要。农机合作社是托管作业实施主体和载体、组织支撑。有了农机合作社,托管作业才能实施,“人地机结合、收种禁一体”才能成为可能。

为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2017年亳州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对农机合作社机库棚建设给予90元/平方米的补助,并要求县(区)1:1配套。2017年全县参加托管作业的农机合作社251家。对外来跨区作业的机械和少数未加入合作社的本地机械,加入本地合作社。所有的机械都有活干,又集中有序作业。

1.1.2  2018年发展情况

2018年农机托管工作进一步发展。午季期间全县共有268个行政村、251家农机合作社落实农机作业托管工作,实施农机作业托管189.7万亩,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6915台,大型拖拉机6820台,秸秆还田机4550台,秸秆打捆机456台,大中小型玉米播种机21426台以上;

秋季共有268个行政村、245个农机合作社实施托管工作,实施秋季作物机械化收获、还离田农机作业托管面积192.2万亩、小麦机械化播种托管协议面积197万亩,全县拥有玉米联合收获机3500台,9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6820台,秸秆还田机6550台,秸秆打捆机450台,小麦播种机8200台。实现午秋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机作业托管全覆盖。

1.1.3  2019年发展情况

2019年,蒙城县在继续巩固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机作业托管的基础上,开展农业生产综合农事托管服务,试点向农资供应、机械化植保、粮食烘干、仓储加工等环节农事托管服务延伸,重点推进秸秆打捆离田、机械化植保。

在 “机械化植保”方面,全县共组织49家植保服务组织参与农事托管,有16个乡镇128个行政村实施了实施小麦赤霉病防控机械化植保作业服务,实施面积66.74万亩。投入植保机械521台(架),其中:植保无人机508架;所有植保机械全部加装信息化监测设备,植保作业面积以镇、村确认的信息化监测结果为准,实现了植保作业信息化监测。

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及打捆离田”方面,全县16个乡镇268个行政村全部实施农事托管,参与农事托管农机服务组织228家,签订托管小麦收获面积协议194.71万亩,秋季主要作物播种协议面积191.26万亩,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托管全覆盖。

1.2  取得成效

实施托管后,行政村与合作社有效对接,根据托管作物种类、面积及作业环节合理配置机械,落实“人地机管”四结合,改变了农民由原来的农忙季节到处找机械为现在的季前村社统一配置机械、农机合作社由原来的无序无固定地点的流动作业为现在的订单式规模化的有序作业,同时,托管与秸秆禁烧的有机结合,使秸秆禁烧有了强有力的抓手,大大地缓解了禁烧压力,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明显增长。

1.2.1经济效益

一是托管后合作社实现了规模化订单作业,作业价格低于周边市场价格5-10元,降低了农民的种地成本;按每季收获、还田、播种三个环节为农民节本增效20元/亩计算,全县午季194万亩小麦直接为农民增收3880万元。

二是托管后在外务工农民可以不用返乡农忙,全县40万外出务工农民,按托管前约20万农民工返乡参加农忙,每人往返交通费、误工费1000元,可节约农民工返乡农忙支出2亿元。

三是托管后季前各类机械合理配置、连片作业、整村推进,收得快、种得早,作业周期缩短3天左右,为广大农机手在本地作业完成后进行跨区作业创造条件,有利机手利用南北收获的时间差增加收入。

1.2.2社会效益

2019蒙城县农业部门针对小麦赤霉病防控统防统治工作提前谋划到位,各乡镇统一采购赤霉病防治药品,抓住小麦扬花期实施赤霉病统防统治,特别是16个乡镇都不同程度的组织实施了机械化植保作业,赤霉病防治更贴心、更精准。

全县小麦赤霉病穗率不足0.01%,显著低于3%的赤霉病统计标准。同时,县农技部门测产平均亩产达531.4公斤,较去年增加27.1公斤,且小麦质量明显好于去年,实现了小麦生产十六连丰。此外各乡镇季前精心谋划农事托管服务工作,提前摸清家底,备足夏收各类农业机械,三夏农机化作业有序进行。

1.2.3生态效益

实施托管后,农民不再直接种地,农机合作社成为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有力抓手,实现了“零火点”目标。主要表现在:一是“禁得住”:2019年全县建立三夏镇级指挥部17个、村级指挥部1207个,包保网格3770个,镇村包保人员5673人;“耕种收”农机作业托管服务全覆盖,“人、地、机、管”四结合落到实处,促进了秸秆禁烧。

二是“用得好”:农事托管服务环节延伸,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开展,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94.71万亩,实施秸秆打捆面积102.02万亩,秸秆打捆离田率52.4%,秸秆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为变废为宝、实现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工业化、基料化提供了原材料,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2  蒙城县农机托管做法与经验

2.1主要做法

2.1.1政府重视,围绕乡村振兴定方案

“蒙城托管模式”就是政府主导、整村推进的订单作业模式。亦即在镇、村两级的组织和领导下,通过村社双向有效对接,选择有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农作物耕种收托管作业合同,开展订单服务的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可实现农忙季节从托管前的农机无序作业到现在的有序作业,从托管前的农民找机械到现在由合作社统一安排配置机械的转变,从而避免了机械的重复浪费现象,使农机作业效率达到最大化。

2.1.2部门联动,深入实地强指导

按照2019年农事托管服务工作序时进度安排,县农业部门牵头协调,从县督查中心、县种植业局选派32位同志组成6个指导组,结合小麦赤霉病防控机械化植保环节工作的开展,全体托管指导组深入各乡镇、村、服务组织、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组织现场会、演示会。

5月6日至5月9日,各指导组又对前期开展的机械化植保作业面积进行了初步核实确认,对机械化植保托管服务的组织落实、实施效果、群众满意度等进行了走访调查,对下一步农事托管“耕种收及打捆离田”环节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5月21日起,农机系统全体人员取消节假日,按照各自分工全面进入临战状态,特别是各托管指导组同时担负农事托管和农机安全生产的督查指导职责,既是指导员又是督查员,全部深入下去,不间断地巡回镇、村、农机合作社开展午季农事托管各项准备工作的督查、指导。

各乡镇把农事托管服务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都制定了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并把农事托管服务工作纳入乡镇综合考核,给予相应分值,奖优罚差。三是县禁烧督查组把农事托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督查内容之一,与秸秆禁烧工作同督查、同通报。

2.1.3财政奖补,惠民政策促实效

根据《2019年蒙城县农事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对复核合格的托管面积,县政府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在原来的每季10元/亩的财政奖补基础上,增加植保环节托管奖补5元/亩。并明确了托管奖补资金由乡镇统筹使用,主要用于新型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开展托管作业服务和农机作业质量信息化监测设备购置补助等。

2.2典型经验

2.2.1乡镇党委、政府重视是推进农事托管服务工作的前提

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过问,切切实实把农事托管服务工作作为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与小农户相适应的主要抓手。例如三义镇,依托代敏、政君两个较大规模的农事服务中心,早准备、早谋划、重落实,合理调配机械,外引内联,提前把农事托管所需机械全部网格化配置,轻松实现收得快、种得早、禁得住目标。

工作中,乡镇明确一名同志专门负责农事托管工作,不再安排其他工作,专心做好农事托管;全镇16个村每村配备一名农事托管员,专门负责上接下连;乡镇真投入兑现奖惩,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收割、秸秆离田、播种任务的分别给予5000元的奖励;同时,在本地作业结束后由农事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农机手进行跨区作业,增加了农机手收入、增加了农事服务中心的凝聚力。

2.2.2多措并举强化宣传是推进农事托管服务工作的基础

县板桥集镇专门录制了《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农事托管音频MP3,利用村村通广播、秸秆禁烧宣传车循环播放,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朋友对农事托管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镇政府成立4个督查组,加大对各村农事托管和秸秆禁烧季前、季中各项工作督查检查力度;细化奖惩措施,对工作落实不力、未按序时进度推进的村及包组干部等将给予相应处罚。坛城镇在利用村村通广播进行广泛宣传的同时,还专门印制了《农事托管告知书》,发放到托管农户手中,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知晓度;

漆园、小涧、马集等乡镇精心组织由各村书记、具办人、农机手及农户代表等参加的农事托管专题培训会,并邀请县农机局领导、专家授课,就农事托管宣传发动、村社对接、合同签订、机械组织、农机安全、托管实施等进行详细讲解;漆园街道还分别在黄寨村召开了植保作业现场观摩会、在前王村召开了收割、搂草、打捆、离田一条龙作业现场观摩会,进一步强化宣传效果、提高工作实效性。

2.2.3整合资源合理调配机械是推进农事托管服务工作的保障

农事托管就是把农机手组织起来,从无序到有序,从托管前的农民到处找机械,到托管后的季前由村两委和农机合作社合理安排机械,从而达到“收得快、种得早、防得准、禁得住、用得好”的过程。楚村镇今年午季22家农机合作社参与全镇26个行政村农事托管工作。

22个村进行打捆离田作业,14个秸秆堆放点,针对打捆作业机械少的问题,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从辽宁,内蒙古等地引进打捆作业机械近200台,统一调配,投入到农事托管作业当中,较好落实农事托管工作任务。立仓镇立足本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植保机械装备,并引进专业植保服务组织,明确信息化检测手段,采取无人机飞防方式参与实施。

2.2.4因地制宜多服务环节协调构建农事托管新业态

县立仓镇在夏季旱稻种植效益的引导下,种植面积、规模不断扩大,从小麦收获后的秸秆处理、旋耕整地、旱稻播种、上水管理、植保服务业已形成基本成熟的服务方式;薛庙等村稻虾产业发展模式,农户土地流转规模大、托管服务要求不同,乡镇、村与当地新型服务主体,根据新业态生产实际,农事托管服务从水产养殖服务、水稻生产的大田育秧、机械化栽插、机械化植保、水稻机械化收获服务环节入手,新产业农事托管业态模式基本建立。

3  蒙城县农机托管问题与难点

3.1乡镇政府重视程度不均衡

部分乡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真正的开会布置、具体过问、压实责任,做到组织推进有力,措施落实到位;但客观存在部分乡镇片面理解托管政策,重奖补轻落实,对农机作业托管的意义、今后发展的方向,可能出现的新业态等政策效应重视不够,只是简单的开会布置、下文应付,分管领导直接交给具办人以后就不再过问,工作抓的不实,宣传发动、组织落实等还不够不到位。

3.2乡镇缺乏统筹合一的农事服务管理运行平台

蒙城县农机作业托管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整村推进的订单作业模式。亦即在镇、村两级的组织和领导下,通过村社双向有效对接,选择有条件的农机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农作物耕种收托管作业合同,开展订单服务的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实现农忙季节从托管前的农机无序作业到现在的有序作业,从托管前的农民找机械到现在由合作社统一安排配置机械的转变,从而避免了机械的重复浪费现象,使农机作业效率达到最大化。

但对于乡镇来说,由于缺乏统筹合一的的农事服务管理运行平台,一方面行政村作为托管实施的一方主体,由于村组干部对托管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的不同,没有从本村生产实际把农事托管政策的导向、目标彻底领悟,责任落实、工作组织、宣传发动等跟不上应有的工作节奏,而仅仅是被动执行;

另一方面,作为托管实施的另一方主体——农机合作社,由于其运营管理、服务能力、组织调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不均衡,托管实施各干各的,从而导致全镇托管的整体质量、农户满意度不高。

3.3农机合作社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自蒙城县试点、推行托管工作至今,参与托管的农机合作社由2017年午季的285家,到2019年午季的228家,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在托管服务、订单作业中得到发展壮大,也有一部分合作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步被淡出。

但从目前来看,有的乡镇有实质性运行能力的合作社仍然较少,没有实际组织管理服务运行能力,更谈不上对本村农机大户、农机手的组织管理培训。农机合作社生产能力、组织能力的不均衡,致使部分托管质量不高、机具调配不力、合同履约不到位。

4  蒙城县农机托管发展建议

4.1统筹规划,大力发展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

借鉴本县三义镇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立足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或整合当地规模较大、服务规范、诚信经营的社会化服务主体,全县按照区域划分建设若干辐射一定范围的农事服务中心,争取每个乡镇都能建成一个农事托管服务统筹运营调度平台。

由农事服务中心与行政村进行对接,承接并统筹运营一定区域的种肥供应、耕种收农机作业、病虫害植保防治、秸秆收储综合利用、农业技术专业培训等农事服务农事托管服务工作,引导新型服务产业发展壮大。

4.2政策倾斜,大力提升农机合作社运营和服务能力

一是常态化开展合作社及农机手的业务培训,积极为合作社能力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培训既要有必需的实际操作技术,也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

二是在购机补贴政策上予以倾斜,在机具配置、更新等方面,支持鼓励农机合作社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三是乡镇政府加强对参与托管服务的合作社的管理,切实把服务能力强、信誉好的合作社吸纳到托管服务中去。

四是保持稳定,给予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社会化服务产业应有的政策预期。县级农事托管服务实施政策在2至3年保持相对稳定,让乡镇、行政村、合作社有长期稳定的政策预期,从而在体制机制方面有规划的建设发展。

4.3规模经营,在一定范围内统一农作物品种

一方面,鼓励土地流转、兴办家庭农场,如规模经营在200亩左右,作物品种杂乱、生育期不一的现象也将有所好转,以便更好地推进机械化植保。另一方面,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4.4强化服务,提前做好农户、机手的农事托管宣传

一是行政村提前谋划农事托管服务工作,提前做好村社对接,提前摸清家底、掌握机具需求;二是利用春节期间农民集中在家时机,村组干部及早做好托管政策宣传及相关服务环节,让农户知道“谁给他干”;三是合作社要机手季前外出跨区作业前,召开合作社机手会议,征求意见、落实机具并安排托管工作,让机手知道“他给谁干”、“他干什么”,并提前返回参与托管作业。

4.5健全机制,做好监管和考核

一是坚持督查通报制度,推进农事托管服务工作与秸秆禁烧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二是农事托管服务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由有条件的村进行申报,实行信息化监测,县级严格考核,适当提高奖补标准。三是建立优秀合作社评选表彰制度,农对在事托管服务中服务能力强、履约到位、信誉好的合作社进行表彰奖励。

(来源:《农业机械》2019.9

作者:何舟)

标签:托管   农机   作业   服务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8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