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原”向“高峰”攀登 从“基地”向“高地”迈进
从“高原”向“高峰”攀登 从“基地”向“高地”迈进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谁能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围绕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维持与修复、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青海省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加速产业的优化升级,让科技创新从高原向高峰攀登、产业从基地向高地迈进。?
引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科技范儿”?
仲春三月,正是河湟谷地春耕备耕的季节。?
海东市乐都区峰堆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由于该乡耕地面积的80%为山地,所以马铃薯种植成为了全乡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
说起峰堆乡种植的马铃薯“青薯9号”,不得不提起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青海省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王舰。因其抗病、抗旱、高产的特性,“青薯9号”与其它品种相比平均增产25%以上,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科学赋能,高科技支撑高质量;创新聚力,总抓手筑牢总基调。2023年是青海省马铃薯高山试验基地成立的第12年,王舰带领下的团队,解决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关键、重大技术问题,实现马铃薯产业的工程化,促进马铃薯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实施和马铃薯现代化机械化生产及加工利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青海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牦牛、藏羊、青稞、油菜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显著加快,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科技引领,着力打造智慧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青海省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今年“两会”,王舰带来加大对青海省饲草产业支持的提案,建议根据青海省饲草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高原特色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整体需求,加大饲草基地扶持力度,优化饲草种植结构,提升收获和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推进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他说:“草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推动落实饲草产业发展项目,可以有效化解制约青海省牦牛藏羊产业和饲草料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及市场化运作问题,构建‘农牧结合、草畜联动、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的发展理念和机制。”?
推力:“卡脖子”在哪里科技创新攻坚就在哪里?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也是激发和调动创新发展的动力活力的体现所在。?
过去的2022年,青海省加强科技治理、夯实创新根基、释放创造活力,实施《青海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加快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扎实开展“科技政策落实年”活动。?
“揭榜挂帅”“帅才科学家负责制”“赛马制”“包干制”试点的推行,不仅有效释放科研人员活力,还出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意见,234户科创企业获得金融贷款42亿元,制定8项科技举措服务经济大盘稳定。?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兼草原研究所所长董全民,多年来带领科研团队围绕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管理、草地生态畜牧业以及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进行持续研究。?
在他看来,探索出适应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放牧管理制度和方式不仅需要试验的论证,也需要科技创新的助推,才能为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今年两会,董全民带来“国家级人才及创新基地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建议。?
董全民说:“青藏高原比其他任何地区都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为其奉献智慧与力量的科技工作者。国家级人才及创新基地向西部地区倾斜,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升西部地区原创性科学成果产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服务绿色可持续发展、聚集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团队,重构优化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形成高效完善、创新能力强的研发体系十分重要。”?
在科技创新中升级、提高、突破……收获的是不竭动力,结出的是科技硕果。2023年,青海省将制定实施《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方案》,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同时选派1000名科技特派员在全省39个县建设102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有效解决农牧区科技资源匮乏和基层科技管理薄弱问题。?
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青海方案”?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部署,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举旗定向”的作用。?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全国领先,全国首个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建成;“绿电7月在青海”继续保持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
中国清洁发电体系看青海,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的提出,青海省精心谋划“电源、电网、负荷、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将促进供需两侧精准匹配,还致力有效解决清洁能源消纳及电网波动性等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综合效率,实现清洁能源产业逐步壮大。?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党支部书记毕生龙忙碌着“学习”,笔记本上记录着“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字样。?
询问得知,在离毕生龙家乡不远的共和县,被誉为“中国热盆”的泛共和盆地是中国境内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且具有埋藏浅、温度高、品质好、易开发的特点。地表下5000米以上的区域蕴藏热能折合845亿吨标准煤,10000米以上的区域蕴藏热能折合16700亿吨标准煤。?
“我们王屯村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光伏+生态+畜牧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异曲同工,海南州坚持做大做强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先行区打造,可以更好更快地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毕生龙信心满满地说。?
据悉,2021年海南州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建成了供热面积22万平方米的地热清洁供暖工程,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热,达到供热成本下降、供热质量提升的效果,装机300千瓦的干热岩试验性项目成功发电并网。?
科技创新是能源革命的生命线,如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乎已然全面起势的生态“高地”打造,产业“四地”建设。海南州政府副州长钱国庆表示,海南州不仅建成全国首个百兆瓦级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还要在推动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中占比分量加大,打造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样板中提供“海南方案”?
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创新引领。?
如今,青海省正加快制定《科技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行动方案》,攻克基于多晶硅生产的循环产业链接技术、太阳能热发电多元熔盐开发及工程化验证、新型高效电池的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与储能集成应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项项攻坚克难的成绩必定成为彰显青海科技创新的名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8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