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加工企业之殇:补贴也是死,不补贴也是死
玉米加工企业之殇:补贴也是死,不补贴也是死
资料图
一、八年的临时收储制度终于掉头!
2008年国家实施玉米临储政策,到2015年开始,这项政策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客观的说,这项政策的确起到了很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也面临着不得不退出的尴尬境地,这是因为:
1、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远超市场需求。
由于玉米的产量高(高达2000斤每亩),适合机械化作业(不费事),并且价格相对稳定(风险小),直接导致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增加,本来很多不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区也开始改种玉米(荒坡、荒地、盐碱地以及稻田、菜地)。种植面积增加了,自然总量就提高了。但是市场的需求却没有变化。这直接导致了东北玉米爆仓。
2、破坏生态环境严重,玉米很多都被浪费掉。
没有水,玉米的产量就要大幅度的减少,玉米大规模扩种的直接结果就是水资源的匮乏与水资源存量的减少,地下水下降严重。由于国内和国外玉米价格倒挂,是国内的高价玉米很难卖得出去。三年陈化后一吨就赔一千多。
二、保护了农民,却牺牲了农牧企业!
从临储政策出台的本意来看,是为了保护农民。客观来讲,种玉米的农民近十年来也从中受了益。任何一个问题都有两面性、不好的一面就是对于当地的玉米深加工和转化企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大型的农牧企业没有诞生在粮食主产区,原因需要反思!
粮食主产区产出大型农牧企业具有天生的优势。然而,国内大型的农牧企业往往都在南方。福建有圣农,广东有温氏,东北有啥?
东北玉米深加工和转化企业坐在大粮仓上,却用了最贵的玉米(2400元一吨),怎么跟人家竞争(1600元一吨)?
各种行业补贴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我没有拿到补贴的企业怎么和拿了补贴的企业竞争?企业要想拿就成天就得围着领导转,办各种手续,耗费巨大精力。
不要补贴死,要补贴你也要死,这补贴哪天不给你,你又要完。
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农业补贴最普惠的价值就是不补贴,啥也别补,这样就公平了
其实只要补贴政策逐步退出,东北玉米企业就立刻把劣势变为优势,毕竟有两亿吨玉米就在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将会长期保持低价,这对东北玉米加工企业是个机会!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8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