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在于农业机械化实现的程度。农业机械化是降低农村劳动生产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实现农村集约化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内在动力;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业机械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十五时期,长沙市全面落实中央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耕种技术,引导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继续实施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全力以赴搞好农机化生产,加大了农业机械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使全市农机化发展登上新的台阶,农业机械化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
  
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全市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同步增长的特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的实现了新的突破。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使得全市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农业机械拥有量稳步增加。2005年,长沙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经达到了330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37.5%,年均增长6.25%。农业机械总值20亿元。拖拉机23180台、农用运输车11505、柴油机36万台、水田耕整机10.63万台,联合收割机从无到有,且发展较快,2005年全市拥有联合收割机3410台,每年增加近1000台。
  
2、农机作业量迅速增长。农业机械有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促使农机在农业生产的应用更为普及。2005年,全市共完成机械化耕作579.88万亩,占全市当年粮食播种面积的97.45%;机械化收割面积267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0%;机电排灌面积达184.35万亩,农副产品加工量281.21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达到13.09亿吨公里。
  
二、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一)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由于十五时期,国家对购置大中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2000年以来,在长沙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一直稳定在212万吨左右。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人力畜力难以替代的。如在长沙市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技术比人畜力生产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小型中耕机其生产效率是人畜力作业的3-4倍,每亩降低成本62元;据有关部门测算:采用机械化插秧和收割,可以使水稻生产增长10%,降低成本100/亩以上。根据市土肥站测定:机械深施化肥比人畜力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60% 。推广农业机械耕种技术,能节约成本,不误农时,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农民外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全市从事农机服务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3896户,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32亿元,有效促进了长沙市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十五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变了几千年以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繁重苦力的状况,实现更具人文关怀的农业文明生产。据调查统计:农业机械在耕田、插秧、植保、收获、运输等高劳动强度的生产环节中替代了70%的人工劳动。
  
(四)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繁重的耕作中解放出来,他们纷纷进城打工,另谋职业,促进了城乡互动和农村从业人员的结构变化。十五末年,农村一、二、三产业劳动力结构由2000年的62.18∶19.64∶18.18调整为2005年的51.42∶29.23∶19.35,第一产业下降10.76个百分点。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70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28.75%
  
(五)促进了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农民的过程。农机化的发展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及相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农业劳动者队伍中的先行者。2005年全市乡村农机人员达 10.8万人。其中农用运输车司机和农机修理人员总数分别达到14854人和3697人。
  
(六)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十五期间,随着长沙市农机化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水稻秸秆综合利用已成为农机部门的亮点工作之一。通过机械化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秸秆机收割打捆回收等工程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特别是增加了稻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扭转了一段时期以来只施化肥造成稻田有机质下降的状况。全市机械化秸梗还田技术正在农村大力推广,有利于农业耕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在防汛抗旱中的重大作用减少了农村灾害的损失,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一些靠农业机械发家致富的农民和务工经商的农民纷纷建起漂亮的楼房,改变了农村整体风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加速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发展进程,有力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和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
  
一是农民购机热情高涨,需求旺盛。近几年来,农民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购机热情高,农机市场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需求旺盛。2005年,全市用于农业机械购置财政总投入1263.1万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投入333.1万元和870万元;农户个人投入13471万元,农户投入资金占全市农机总投入的84.09%以上。涌现出一批农机化服务组织,全市农业机械合作组织达2307个。
  
二是政策导向作用明显。长沙市认真落实购置农机具补贴,有重点地引导农民购置适合长沙市农村发展需要、易操作、经济实用的农业机械。与以往相比,农民购买农机呈现出三多的特点:即购买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的多;插秧机、收割机的多;高质量、高性能机械的多。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先进、适用和关键、急需农机技术及机具的普及应用,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受到农民欢迎。
  
四、影响长沙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机管理与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不相适用。一是长沙市是省会城市,担负着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任,应有专门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这一行业的发展。但与全国省会城市比长沙市是没有设立农机管理局的城市,与全省市州比,也是唯一没有独立设立农机管理局的地区。二是2005年长沙市农机总动力占全省10.4%,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其农机总动力在全省占比还会不断攀升,新的农机形势迫切要求政府专职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三是农机发展迅速与农机培训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全市拥有各种农机具55万多台,除农用汽车、拖拉机培训到位外,其他农用机械的使用以及安全知识基本未对农民进行培训,导致长沙市农机作业效率低下。四是农机发展带有盲目性。由于市一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力量薄弱,在依法管理上缺乏力度,在农机购置信息、发展动态等方面跟不上农民的需要。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省有关精神,迅速恢复成立独立的市农机管理局,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2、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与农田田园化滞后的矛盾突出。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长沙市农村田园化进展还不快,实现了农田田园化的耕地比重还很低,存在着丘与丘之间高低不平、同一块耕地深浅不一的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农机作业效率和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建议以政府投资为主体,集体、农户共同负担的机制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步伐。
  
3、油价上涨不利于农业机械发展。2005年,市农调队开展了一次成品油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长沙市农民人均减收15元。今年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两次调价,成品油价格已经上涨了16%以上,成品油价格上涨必将对长沙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民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应制定相应的惠农政策.
  
4、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推力,而加速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则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作为省会城市的长沙,人均耕地拥有量低,同时还存在着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有限的严重矛盾,只有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业效益,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望城县、宁乡县是长沙市优质稻主产区,而水稻全程机械化程度还很低,如水稻机插秧技术基本没有使用,而经济发达地区如江苏省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我们建议学习外地经验,逐步提高长沙市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标签:农业机械   农机   农村   农民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8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