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储粮: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科技储粮: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科技储粮: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温度常年舒爽、湿度水平适宜,在江西省南良荆山粮库,《中国科学报》看到,粮食的“生存条件”格外好:聚氨酯隔热覆层、表层控温机、湿度调控系统、充氮系统等设备,随时待命或不间断监控着粮仓运行状态,新收获的当季早稻也已完成入仓覆膜密封储存。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众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格外关注。

《中国科学报》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上了解到,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稻谷、小麦库存都能够满足1年以上需求。兴粮兴储新技术的落地、升级,发挥出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和技术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

粮仓升级有智慧

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下属荆山粮库,库容达到10万吨以上,基本实现了浅层地能低温、空调控温、氮气充调、谷物冷却等技术的融合使用。因为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拥有27栋高大平房仓的现代化粮仓,管理风格呈半军事化,人员精干、纪律严明、职责明确。

4号敖仓仓容6400吨,经升级改造成为荆山粮库的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应用示范仓。这里已经储有4米深的当季早稻,纵向测温仪、充氮线路在粮食进仓时就同期铺设在内。监测仪表显示,仓内温度和湿度经由智能调控,分别控制在18℃和40%左右。为了防止鞋底可能携有的小钉子或其他尖锐物品刺破密封地膜,工作人员须戴上防护鞋套才能入内勘察。

4号敖仓保管员桂城介绍,低温能够降低粮堆的呼吸强度、减少粮食发热,抑制细菌、酶的活性,延缓品质陈化和劣变,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而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绿色储粮工艺。这种技术通过将地下浅表层100米18℃左右的自然低温冷源采集、加工、输送至敖仓内的粮堆,创造性地解决了低温储粮过程中能耗过高的问题,比空调、谷冷机等制冷设备节省60%~70%耗电量。

同时,粮库制氮机组的制氮纯度达到99.5%。氮气经由预埋管道输送至各个仓房粮堆内,能够防治储粮害虫。

“新建成的智慧粮库气调控制系统,可以在PC端实现气调一键操作、智能作业,还集成了氮气浓度自动检测、仓房气密性检测、设备故障自动提示报警等功能,提升了业务效率,保障了储粮安全。”粮库主任刘建荣表示,南方地区水稻一般储存一段时间之后就必须要出库轮换。而通过低温储粮系列技术的应用,水稻品质可以保存得更好,储存时间大大延长。

近年来,该粮库以打造江西省信息化示范库为契机,大力实施仓库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信息化智慧粮库及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了6.4万吨仓库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一站式服务中心、制氮机房建设,实现了信息化智慧粮库“6+2”智慧管理模式。

科技储粮结新果

荆山粮库信息化的升级,只是大国粮仓科技储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粮安工程”、科技兴粮的大力实施,我国储粮技术、粮食科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横向通风系统中支风道固定于仓壁,腾空仓地坪,有利于实现进出粮机械化作业,使粮仓进出粮效率提高2~3倍、储粮水分损耗更少,并能够实现1~2元/吨的费用节约。”在日前举行的2020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现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粮科院)粮食储运研究所所长张忠杰告诉《中国科学报》。

张忠杰介绍,粮科院以绿色储粮、节能增效、质量安全和品质保鲜为目标,持续加强包括高大平房仓横向通风、负压分体式横向谷冷、多介质环流防治储粮害虫和温湿水多参数监测系统等在内的粮食储藏“四合一”技术的集成创新升级。

又如粮情云图动态分析软件系统,通过导入粮情数据信息,快速生成直观的粮情动态云图,可实现对空仓、半仓、新入粮、发热、结露、霉变、突变等储粮模态进行实时快速扫描和自动辨识,为发现库存粮食异动、局部发热、霉变等现象提供预警报告信息,预报预警准确率达80%以上。

针对粮食库存检查耗时耗力耗资和日常保管效率低的问题,“该系统还可结合天气预报信息和粮情数据信息,预测未来21天储粮状态及变化趋势”。张忠杰介绍,在2019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质量大清查工作中,该软件平均准确率高于87%,平均扫描速度达到4.37组/秒。

不止于此,围绕“科技创新促发展,兴粮兴储保民生”的主题,2020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线上、线下,展示了便携式储粮生物危害监测预警仪、粮食污染监测调查技术,玉米主食专用粉及玉米重组米等粮油加工、粮食储运、粮油检测、粮油营养以及饲料加工类共144项科技成果。这些成果,为服务“粮安工程”“优质粮食工程”等提供有力支撑。

粮食安全有保障

近年来,通过科技兴粮实施意见的落地,我国粮食科技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粮食加工、物流中转、终端配送等造成一定影响。

同时,受个别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等因素影响,引发国内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和担忧。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在活动周上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介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安全警戒线水平,稻谷、小麦库存都能够满足1年以上需求。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构成主要分三大类: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企业商品库存。“从储备品种看,以口粮为主,小麦、稻谷等口粮占七成左右,有的省份根据当地特色和消费习惯建立了少量杂粮储备,36个大中城市和市场易波动地区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大米、面粉等成品粮储备,可满足当地15天左右市场供应。”王宏表示。

为加强库存监管,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也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目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信息化管理平台已经与25个省份实现数据对接。

同时,《中国科学报》从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执法督查工作新闻通气会获悉,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连续3年每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每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多万亩,改造和新建粮食质检机构487个。一系列数据彰显着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定力和信心。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当前,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领域的落地应用,必将进一步提升储粮、管粮的科技水平,为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的发展提供前行动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标签:粮食   储备   安全   库存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9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