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小补”回归,关键在“规范有序”
“小修小补”回归,关键在“规范有序”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一段“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的发言引发舆论关注。有人惊喜地评论“烟火气又要回来了”,也有人指出,“小修小补”并未离开,只是有些租了店面、进了商场,更加规范了而已。
无论哪种观点,都反映出人们对“小修小补”的关心。之所以如此关心,是因为“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便利了居民生活,守护着城市的“烟火气”。这些“小修小补”量多面广,是市场经济活力在居民身边最直观的反映,也承载着社区居民的情感联结,有网友更是将童年时放学路上修鞋配钥匙的小摊,视为记忆中的别样“乡愁”。不过,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城市管理的不断规范,在一些地区,这些“小修小补”却越来越少。一些老旧小区经过升级改造,“小修小补”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内,新建社区周围愈发难觅踪迹。笔者曾经历过,买条新裙子想要收腰,还要驱车数公里才能找到裁缝店,往往还不能当场改完,只得过几天再如此折腾一番才能取回。
其实,“小修小补”往往不需要投入太多成本,只要有门手艺、备好工具,摆个凳子、支张桌子,就能开张。走在路上鞋跟掉了,衣服拉链突然坏了,新买的皮带要打孔……这些琐碎小事不算复杂,但自己又做不好,在网上找同城服务来来回回又觉折腾,如果在家门口不绕圈子就能顺利解决,自然方便许多,也会给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确定性、安全感,构建起熟悉又亲切的便民生活圈。往大了说,“小修小补”等小微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重要支撑。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推动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方面,这些微经济、微就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此次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提到的“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正是看到了这些,其本意也是为了在便民的同时,进一步激活小微市场主体活力。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是“规范有序”,各地在落实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政策导向和实际情况的关系。倡导“小修小补”的回归,是为了便利居民生活,不在多,够用足矣。如一些网友所言,很多地方“小修小补”并未离开,依然有人在经营,各地要结合当地的情况,倘若便民生活圈原本就有相对完善的微经济,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倒也不必为了迎合政策多上、硬上,须知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其次,要处理好便民生活和城市管理之间的关系。便民并不等同于“一放就乱”,规范管理也不意味着“一管就死”。一方面,要给“小修小补”留下活动空间,充分调动社区公共资源,在不影响交通、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既考虑到居民诉求,又兼顾摆摊需求,以便就近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事先做好规范,及时划定经营区域,出台有针对性的管理规范。对此,此前多地已有规范早夜市经营秩序或是规范早餐摊点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有些原则同样适用于“小修小补”的规范管理,不妨借来一用。
最后,还要处理好当下活力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看到,“小修小补”的回归不仅是为了解决当下居民生活需求,每一个小摊位背后,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家庭的生计,是事关长久的事情,也需要久久为功。眼下需要给予本小利薄的“小修小补”更多支持和鼓励措施,引导帮助他们回归。而从长远来看,其规范经营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职能衔接,这就要求各地在实际操作中,把工作多想一层、多做一步,综合多方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范,避免因管理规范上的“打架”折腾老百姓,让“小修小补”能安心守摊、长久经营,真正实现居民有便利、摊主有生计、地方有经济的三赢局面。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9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