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谁来种粮?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明天,谁来种粮?,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明天,谁来种粮?

引言: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满足和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首要条件,可当土地快速荒芜、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时,民以食为天的格局,也在悄悄地改变,谁来种粮便成为我们不得不担忧的问题。

资料图

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乡村,是满满的诗和远方,是幽幽的乡愁,春来莺歌燕舞,夏来凉风习习,秋有丰收喜悦,冬有雪花飘舞,“石牛峰下桃花开,明眸谁人不看来,春风不解桃红意,放任花落逐燕飞”,那么的诗意,那么的淳朴,安宁而又祥和。

但真实的农村生活,却并没有诗歌那么美好,乡村贫穷落后,赌博成风,盲目地攀比,“上海女孩春节前回农村见的第一顿饭就和江西男友分手”的网贴,引起了各方的热议,让人震惊于农村生活现状,油污的黑漆饭桌、昏暗的灯光、烟熏过后黑黑的灶台。作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我来说,很能感受到农村不断凋零的事实。

一、真实的乡村

1、逐渐稀落的人口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这个村庄,曾经是人口繁盛,老有所养,幼有所乐,虽然物质生活还是很艰苦,但因为实行责任制,大家都满怀希望,认为前途光明,幸福感也就满满。现每次回家,在村子里所感受到的,似乎并没有这种充满希望的朝气,倒是处处显出暮气沉沉,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幸福感并不强烈。

1990年左右,我们村子里的人口,一共是112人左右,老中青搭配合理,尤其是青年一代人,所占比例差不多是半壁江山,所以,那时感觉未来光明无限。

而目前的人口,按照在村子里有田地的来算,排除通过高考等渠道出去而稳定在城市生活下来的人,只有70多人,但长期居住在村子里的,只有十来个人,基本以老幼为主,如果只算成年人,那么在村子里的成年人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也就就是说,基本都是老人,至少是年纪不合适在外打工的人。另外的,绝大部分都到了广东等地打工。

老幼相守的村子,人们谈不上有什么希望所寄,老一辈,既使无可奈何,也是习惯了自己的故土,幼的一辈,不过是暂时寄托在这里罢了,待到十五六岁,也就开始东南飞了。

外出的人,有的寄希望于回家养老,所以一般都利用多年的积蓄,盖了个房子在村子里,还有一部分,尤其是80后的一代,已经连回家养老的念头都没有了,利用几代人的积蓄,在县城,甚至在自己的镇上,买了套小小的住房。乡下,确实已经不是衣锦还乡的去处了。

2、即将荒芜的土地

现在农村犁田插禾收割,没有足够的劳力是难以完成的,请人帮助犁水田,或者插秧,一天要120到150元的人工费,还不大容易请到合适的人,所以,大多数在家务农的都只是种一点口粮田,保证自己家庭能够有足够的粮食就可以了。

原来种双季稻,现在基本只种一季,而且种的都是垄里田,水势好,高岸田及无自然灌溉的农田,基本是荒芜的,全庄的水田,插秧的面积不到十分之一。问及吃饭的问题,都说种一季水稻后,可以管吃一年,不足的时候,就到镇上买点来吃。

显然,人口的减少,吃饭问题已经更容易解决了。种植方式,已经全靠除草剂和农药了,过去都是犁地,锄草,现在都不用了,这样连续多年种植下去,田地退化,土质板结,种上的庄稼更容易发生自然死亡之类的疾病,产量大减。他们也深知这种方式不可持续,但没有劳力,又有什么办法呢?

目前还有老一辈的村民苦苦支撑,往后的发展,基本可以断定,年轻人不会种地了,自然和人争夺田地的较量,将会以自然的胜利而告终。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3、逐渐“老去”的乡村

每逢有事回到老家,村子里难以看到几个人在家,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俗称“386199”部队。甚至有些庄子里,一个屋场只有一至二个人,显得那么地空荡苍凉。村子里六七十多岁的老人,很少坐在家里享福,只要有最后一点力气,都是坚持劳作。留守老人和妇女是种粮的主力。

70后只有极少一部分在家种地,大部分不愿种地,都外出打工赚钱;80后提都不愿提种地,都往东南飞去了;90后根本就不会种地,除了逢年过节还能偶尔回家乡一趟以外,一年到头基本是看不到人的。

50岁以上的老人,撑起了现在的农业,但精力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接二连三地,这一辈人会开始凋零,大多劳动到最后,也就撒手西去,大概对于勤劳的人们来说,不能劳动了,也就自认为走到了头。当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而且想着如何不再回来,我们是否该想想农业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乡村已在慢慢地老去,明天,又该何去何从?

二、明天的粮食“谁来种”

中国海关公布了2016年中国粮食进口数据。2016年中国进口大豆8391万吨,再创历史纪录。当然,创纪录进口的不止大豆,还有大米,2016年中国进口稻米353.39万吨,也拿到一个“第一”。

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201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止步于十二连增,达到61624万吨,比上年下降0.8%,仍是历史第二高产年。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中国粮食形势已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不能依赖于他人,没有谁能养活中国,中国必需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于天字第一号的粮食问题,习近平同志不仅从战略高度深刻阐明,而且给出清晰明确的路线图,以保障我国13亿多人口的生存之基,保证我们的饭碗永远端在自己手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多项举措保障了新型经营者权益,农民增收有了新路径和制度保障,农民进城落户无须退出土地承包权。因此,在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根本上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1、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农业农村工作解决“谁来种粮”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当前面临着劳动力紧缺,成本上升,效益低下和土地抛荒日益加剧和粮食生产安全形势严峻等突出矛盾;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装备、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先进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和载体,它的诞生和发展必将助推农业发展升级;合作组织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等特点有效破解了当前“三农”工作难题。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既为政府分了粮食生产的忧,又为农民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难;是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迫切需要。

2、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解决劳动力短缺、推进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首先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各种先进农机装备的有效载体,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合作社生产效率高,服务区域宽,组织化程度高,群众参与度高;已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且具有旺盛生命力。

以衡南县为例,当前,全县共有农机合作组织306家,拥有4800多台大中型先进农机具(如各种先进全喂入和半喂入收割机、804、704、554、504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各种调速插秧机、大型油菜收割机、油菜直播机等),所以合作组织的大力发展,必将带动农机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其次,农机合作组织是技术、人才、土地、资金和政策的融合体,又是各种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试验地,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有利于促使基地、技术、人才、资金、政策与机械使用有机结合;推动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例如:近几年衡南县已发展306家“1+2”模式的农机合作组织,就是由一个能人加上农机农技两项技术,开展承租稻田、有偿作业和代管服务;目前全县已有22个乡镇已创办了这种模式的合作组织,对全县农机化水平贡献率达34%。

再次,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社会新型经济主体。实行合作经营、技术共享、市场动作,可以将农机经营者有效组织起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强有机户与无机户联系,有效解决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亿万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切实提高农业机械经营效益。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必将带动先进实用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促进农机生产经营、流通、作业、维修市场的繁荣,实现农机化事业跨越发展。

3、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粮食生产主力军作用的现实选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党的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出台,已经表明我国农村社会已进入农机化快速发展阶段;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说明,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办,建立了一大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片;不但促进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实现了增收于民、增粮于技、丰粮于策;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土地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减轻了种粮农民的劳动强度,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目前衡南县农机合作组织作业服务面积达41万亩,流转土地24万亩,每年带动“单改双”面积4万亩;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60元。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受到广大农民欢迎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三、明天的粮食“怎么种”

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速,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日益严重,要切实解决好粮食“怎么种”,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指挥棒”,要想让农民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必须要让农民种地有利可图,种粮赚钱,不然农业后继无人问题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第二、因地制宜地引导土地适度流转。所谓适度,就是要避免一厢情愿地进行土地流转,价格过高的土地流转,只能使流转土地改变种粮的用途,实际是减少了粮田的面积,所以应提倡同村之间,邻里亲戚之间以适当的价格流转土地,让流转土地的继续种粮有利可图。只有这样,土地用途才能保证用于粮食生产,而且经流转的土地规模加大后,规模效益必然增加,年轻人能够接受。

第三、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导提倡土地集中成方连片进行流转。土地流转后成方连片,一是有利于种植机械化;二是能够节省土地,实际上扩大了可耕地面积;三是利于提高农机工作效率;四是有利统防统治;五是有利于进行长远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第四、强化培训。加强对土地流转一定面积的经营者的农技、农艺、农机培训,让他们成为新品种、新农艺、新农机的示范、带动、引领者,同时可采取由农业院校定向培养,国家进行补贴的方式,对家庭农场成员更深层次的专业培养。

第五、加大扶持力度。各有关涉农部门,金融银行部门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服务支持力度,让他们没有资金的后顾之忧。

第六、完善补贴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农业补贴制度,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新增补贴应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

第七、要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组建、扶持和服务模式。一是要多元化投入。形成政府创造发展氛围,出台扶持政策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能人和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二是要多形式组建。在已有“政策搭台型、站所领办型、公司创办型、村委牵头型和大户带动型”的1+2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的组织形式。以示范镇、村、组或新机具、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基地联片区域为单位,建立合作组织。

三是要多种类服务。(1)承租经营。引导农民将承包田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签订承包合同,收取租金。(2)全程托管。农户将承包田委托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业,实行“五统一”服务,农户按服务价格向农机组织支付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费。(3)有偿特约作业。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向服务组织选择所需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按服务价格支付服务费。(4)提供机具出租。根据农户需求,合作组织向农户提供所需的机械,由农户自行作业,并支付所需的相关费用。

四是多部门推动。农业、农机、经管、水利、国土、财政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农业、农机部门应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的选择指导、技术培训和加强服务上,为合作组织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经管部门要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和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指导服务,促进合作组织规模不断壮大。

国土、水利、开发、财政要加大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机械通行能力,创造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外部基础条件,相关部门要帮助合作组织加强“民主管理、规范管理、合作管理”,促进合作组织健康有序运行。

标签:组织   农机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9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