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机作业(施药)技术规范
植保机作业(施药)技术规范
只有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才能使喷撒出去的农药尽可能地击中靶标生物(病、虫、草害),不仅可提高施药质量,而且还会显著降低农药施用对环境的污染压力,减轻操作者自身被农药污染的程度。
一、在农业生产中,不规范施药的情况常常见到
1、有的施药人员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赤膊上阵,或虽穿着衣服,可衣服上沾满药液,极易引起人员中毒事故;
2、夏天高温季节,一个人在田间喷洒农药,发生中毒后得不到及时救护;
3、在风速较大已不适合喷洒除草剂的天气情况下还在田间喷雾,由于农药雾滴飘移造成邻近作物药害事故,带来社会问题;
4、有的操作者故意把喷雾机具装配的标准尺寸喷头的喷孔用钉子舂大,只图喷雾速度快,实际降低了施药质量和作业效率;还有很多例子不再列举。这些不规范施药技术,不仅造成农药有效利用率低,还带来了作物药害、环境污染、操作者中毒等负面影响,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
因此,采用规范化的施药技术,提高施药安全性和施药质量在农药科学使用中显得尤为突出。施药安全性主要包括对作物、环境和操作者的安全性,施药质量包括药剂在施药区域内沉积分布状况和所取得的防治效果两方面。影响施药安全性和施药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施药方法、施药器械、喷洒药液的物理性状和施药时的环境条件等。
二、施药前的技术规范
1、确定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程度。施药前首先应进行田间有害生物检查,确定田间及周边作物及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程度。针对农田作物和病虫草害的危害状况,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尽量用农业、物理和生物方法来控制病虫草害,只有当其他技术不能满足田间防治要求的情况下才选择化学药剂。
2、选择农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期,不同病虫草害,选择正确的农药及剂型。确定防治对象、确定对作物的安全性、确定适合收获安全间隔期、确定对家畜、有益昆虫和环境的安全性。买药时应查看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农药名称、企业名称、农药三证及有效成份、含量、重量。
3、看天施药。田间温、湿、雨、露、光照和气流等气象因素复杂多变,对农药的运动、沉积、分布会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影响防治效果,建议在轻风条件下用药。
4、选择机具。根据作物品种、生育期、病虫草种类,确定农药及剂型后应选择适宜的施药机具。施药前应将施药机具装上不含农药的介质(水、柴油)进行试喷、检查各部件是否灵活、雾滴是否均匀,有无“跑、冒、漏”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校正。
5、选择施药方法
①使用胃毒性杀虫剂时要求喷雾药液充分覆盖作物。
②使用触杀性杀虫剂应将喷头对准害虫喷洒或充分覆盖作物,使害虫活动时接触药剂死亡。对于栖歇在作物叶背上的害虫(如蚜虫、红蜘蛛)应采用叶背定向喷雾法。
③使用内吸性杀虫剂应根据药剂内吸传导特点,可以采用株定向喷雾法喷洒药液。
④使用触杀性除草剂时喷雾器喷射部件一定要配置喷头防护罩,喷洒时对准杂草,不得重喷及漏喷。
⑤使用保护性杀菌剂时应在未被病原菌侵染前或侵染初期施药,要求有效雾滴密度高、覆盖好。
6、配制农药
配制农药前,配药人员应戴上防护口罩和塑料手套,穿长袖长裤和鞋袜,准备干净的清水备作冲洗手脸之用,用量器按要求量取药液和药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提高浓度。
三、施药后的技术规范
1、安全标记。施药后应在田间插入“禁止人员进入”的警示标记,避免人员误食喷洒农药后田块的农产品引起的中毒事故。
2、残液处理。喷雾器中未喷完的残液应用专用药瓶存放,安全带回。配药用的空药瓶、空药袋集中收集妥善处理,不准随意丢弃。
3、机具清洗。每次施药后,机具应在田间全面清洗。清洗机具的污水,应在田间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不得带回生活区,不准随地泼洒,防止污染环境。
4、机具保养。每年防治季节过后,应把重点部件用热洗涤剂或弱碱水清洗,再用清水洗干净、晾干后存放。
5、操作人员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工作全部完毕后应及时更换工作服,并用肥皂清洗手、脸等裸露皮肤,用清水漱口。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99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