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视域下我国中药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机械化视域下我国中药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发展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支柱,中药材即原药材,是生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我国是世界中药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中药材产业是我国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具有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对中药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药材种植已被各界关注,而现代中药的兴起无疑给我国中药材种植业机械化带来新的发展,目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大力支持中药材种植机械化的政策,鼓励药农种极种植中药材。
一、我国中药材产业现状
从中药材生产看,近10年国内中药材生产领域无论是基地建设还是种植面积,都保持高速增长,其中云、贵、渝 、桂、甘是热点省份。截至2020年底,中药材注册合作社达26.7万家,种植基地约为1.23万个。其中,超过70%的合作社、种植基地注册于2015年之后,和中药材产业扶贫时间点吻合。政策扶持带来中药材种植面积的高速增长。385种常用中药材历史产能统计结果显示,全球中药材产能达到541.49万吨。我国是中药材主产地,占全球产能的87.22%。2020年我国中药材生产达到472.29万吨(含大枣和花椒),连续3年回落,较2019年下降5.92%,但仍高于市场需求,产大于销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对385种常用中药材产能分省份统计可以看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四川、河北、陕西、山西、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广西、河南等产能位于前列;去掉大枣这个产需量过百万吨的超大品种,则甘肃、四川、宁夏回族自治区位居前三位,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后来居上。
在产能上,有些省份单品种就可以挑大梁,甚至占据半壁江山。比如青海枸杞产能超过10万吨,宁夏回族自治区产能占据第三也是因为枸杞,广西的肉桂、八角这两个品种也占据该区产能的半壁江山。
通过对生产基地和合作社品种筛选可以发现,2017-2019年,全国种植的热点品种为铁皮石斛、金银花、天麻和枸杞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产能的增长要与需求量增长相匹配。如金银花目前在国内有3000多个生产基地,但需求量仍然很大,其行情还是保持增长,但铁皮石斛、黄精、白及、重楼、牡丹等品种的产能与其需求量却严重失衡。
2020年, 铁皮石斛、白及、牡丹和栀子等品种种植热度快速下降;但百合、山药、石斛、金银花、菊花、重楼、柴胡、黄精和半夏等品种生产仍需要大幅度调减,否则可能药贱伤农。
从中药材产业化看,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特色产业。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320种常用植物药材蕴藏量达到850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这些丰富的中药资源为我国中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基础的资源保障。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鼓励中药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是中药产业产销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据2012年发布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2015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达5590亿元,年均增长为12%。
2、中药产业在促进医药行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工业产值增长率来看,近十年间,中药产业的产值增长率为811.2%,而医药行业总体的产值增长率为716.5%,中药产业产值增长率高出医药产业约95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中药产业在整个医药行业发展中处于快速发展的地位,能够有效促进医药行业的顺利发展。此外,从中药产业销售产值所占的比重来看,中药产业销售产值占医药行业销售总产值的比重高达25 . 05 %。这表明:中药产业己经发展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医药行业整体的发展。
3、中药产业盈利能力逐渐增强。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医药行业的产值利税率与成本费用利润率。除了极少数年份之外,不管是产值利税率还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中药产业都明显高于医药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另外,从中药产业本身的盈利能力来看,中药产业的利润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一点从成本费用利润率很容易看出。
二、当前中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中药产业发展水平低下。近20年来,我国中药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年销售额已突破5600亿元人民币。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天然药物仅占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的3%-5%,中药出口额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10%,与我国天然药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另一方面,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尴尬地位,身份难以合法化。由于地位尴尬,使得中医药虽然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有市场,但普遍难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品的主流市场,大部分只能在华人圈子里使用。
2、中药产业基础薄弱,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基础薄弱,尚不能对有效药方的作用机制完全解释清楚,对其有效成份或有效部位也处于探索阶段。同时,中药产业的生产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较低,一般不超过其销售收入的1%左右,而发达国家相应的研发费用比重是2.5%-4%。由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对中药药理药效的研究乏力,无法加大开发中药新品种的力度,从而制约了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根据美国制药协会统计,2000年,美国开发成功一个新药投入8.02亿美元。研发成本的投入占总销售额的15%以上,而我国远远低于这一水平,不足5%。另外,美国需要十多年时间才能研发出一种新药,而我国一些企业或者研究机构花费5、6年时间都认为过于漫长。风险方面,美国要筛选一万个化合物,成功率是万分之二,也就是说,一万个提出申请的化合物只有1至2个被美国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为药物。
3、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由于不保护药品的多家生产,对企业投资新药的吸引力不大,从而造成中药企业专利市场转化率低,中药企业申请专利较少的现状。制药企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而这些小企业用于新药物的开发研究投入微乎其微,技术附加值极高的新制剂的开发也处于落后状态。因此,为了生存需要,“进行有限的仿制”便成为许多企业选择的捷径。目前,我国新药的审批条件是,只要符合安全、有效的标准就有可能获得批准,有没有优势和特点并不在审批考虑的范围内,这使每年都会有大量新药上市,其中仿、改制品种占有很高比例,新药不“新”。几十甚至百家企业竞相申报仿制药物或制剂,最终造成大家互相倾轧,争先降价。
4、标准化和机械化,瓶颈的待打破
中医药的魅力是世人共知的,但与西医药相比,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短板”主要有:
一是标准化问题。西医药标准制定权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大量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标准,使后来者成了“打工仔”。我们要吸取这一教训,加大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占领中医药标准制定的制高点,保护中医药科研、中医药开发,牢牢掌握中医药的世界话语权。从现在起,就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要象对待5G产业那样,厚积薄发,磅礴而出,占领”制高点“,取得我们的中医药知识红利。
二是中医药产业的机械化问题。中医药的传统手工业劳动虽然“字正腔圆“,但也有效率低下,质量控制难,标准化程度低,成本畸高,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痼疾。对此,我们应从生产工艺标准化、炮制工艺标准化、中成药生产工艺标准化入手,先把标准定下来,然后“按图索骥”,研发相应的机械化,逐步完善提高,形成我国独特的中医药机械化体系,自立于世界之林。
三、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是发展之本
我国中药产业走现代化、国际化之路,必须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1、大力推进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中药产业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医药行业整体的发展。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要“采取扶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因此,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新医改中有关中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促进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2、加大中药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我国中药产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科技水平。中药产业是我国传统的特色产业,要实现其现代化发展,必须融入现代科技创新成果,以提升中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然而,目前我国中药产业的科技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其现代化发展需要,严重制约了其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中药产业的科技投入,以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水平。
3、加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是鼓励中药创新、提高中药产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手段。首先,应努力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引导作用;
其次,为中药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合理合法的技术壁垒,有效保护研发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权益;中药企业自身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做好专利、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保护,积极申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努力提高中药产品的信誉和认知度。
4、构建中医药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我国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的西医药化,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有些邯郸学步之感。我们削足适履的结果,阻碍了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成了西医药的“跟庇虫”。对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我们应借鉴西医生化解析的优点,用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指导中医药实践,走出中医药特色之路。中医药理论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医药生化触解析研究,应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三大支柱。其中中医药生化触解析研究应该是中医药产业化的基础,只有精准搞清楚中医药成份、作用机制,才能最终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被世界接受,并造福人类。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0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