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理论热点之九:处理好五个关系,建设高效农机化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机化理论热点之九:处理好五个关系,建设高效农机化,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化理论热点之九:处理好五个关系,建设高效农机化

机补17年推动了农机化高速发展,但高速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突出,严重阻碍着农机化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认识和正确处几个关系,使农机化高效发展:

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我国已成功转型为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要实现效率优先,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决定性作用,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由国家通过政策和规范来实现社会公平。机补也不例外,我国实行机补,其政策设计初衷是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劳动效率和农业资源(土地)生产效率,通过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稳定与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支撑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目前我国农业以家庭经营为主,由于在实行家庭经营初期,片面强调公平原则,造成了农户承包地的细碎化和经营规模的超小型化。现在社会形成共识,没有农业的规模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其后的8个1号文件,则从多方面给力,使规模农业发展更接地气。其政策设计亮点有三:

一是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二是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

三是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发展活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同样要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我国实行机补时,由于片面强调公平,而损失了效率。为了使有限的机补资金让更多农户享受,一是确定每个农户一年只准申购一台农机;

二是确定补贴最高限额。这种做法的结果一是促成了户户购机思潮漫延,大大降低了农机投入的效率,形成新的投入浪费;

三是客观上支持和保护了落后农机产能,造成了农机的小微化、低效率、高能耗、低端化,限制了农机的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节能环保和高效化发展。  四是阻滞了农业经营规模化,不利于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时,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公平则主要从机补全农区覆盖上来实现,而不能靠牺牲效率来实现。目前,我国虽然实行机补,但农机发展的投入主体依然是农民。如果农机投入难以获得较高的效益,将大大挫伤农民发展农机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机化发展。

2、质量与速度的关系

农机化发展初期,保持较高的速度成为第一要务。但进入“后农机化新阶段”,随着供需矛盾初步缓解,如何处理质量与速度的关系问题,则上升为主要矛盾。经过机补17年的快速拉动,我国农机化整体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农机化水平超过71%,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但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突出。一是农机化方面,东、中、西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北方旱作区、南方水作区与中部机械化差距较大,情况更为复杂;二是农机农艺融合较差,机具与农艺不协调,制约着现有机械能力的发挥;农机总动力已达11亿多kW,但动力与机具不协调,动力机“疯狂”增加,作业机具增加缓慢,配套比仅有1:1.68(较合理的配套比应在1:5左右),机械化程度未能达到相应水平(农机利用率低);三是继续依靠总量快速扩张的路子表现出明显的不可持续性。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调整发展政策。由于我国农机化发展是机补拉动型,因此就要从机补政策上着手调整,使发展的质量与速度相兼顾,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

一是在机补对象的选择上,应该是机械化家庭农场、各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大户、规模化农业经营组织、社会化农机服务组织等。

二是在机具种类的选择上,应引导农机的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高效节能和复式作业机具发展,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发展。

三是摒弃户户购机的小农意识,宁可牺牲数量,也要确保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力量的成长壮大。

3、宏观调控与微观发展的关系

我们以农机跨地区作业来说明之。农机跨地区作业,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一个伟大创举。它即满足了市场需求,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农业成本,又大大提高了营机者的经济效益。以跨地区机收为例,联收机延长了使用时间,每年使用期由10天左右延长到60~90天(稻麦两用机则长达150天左右),投资回收期由12~15年缩短到1~3年,年投资收益率由不足10%提高到30%~50%,使一份农机投入发挥了数倍的经营使用效益。其实现条件:一是存在不同地域种植结构的同一性和各地域之间生产上的时间差;二是全国统一、开放的农机服务大市场,农业劳务市场化、商品化,使农机服务具备了按照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三是不均衡发展的产物。相关机械在不同地域间的饱和与短缺共存,客观上有供需衔接的需求;四是高效的组织与引导。

但近年来,各地反映农机跨地区作业越来越难作。其实质就是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在逐渐消失。这就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要保持农机发展的这种高效率,就要让不均衡发展存在。从全国范围内看,通过跨地区作业能满足需求的机械,就要保持其总量平衡,而不再追求数量上的增加。

二是要满足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就要在更新换代上给力。对其报废更新给予报废和更新“双补贴”。

三是要推动跨地区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就要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微观发展的关系。对哪些一次性投资较大的机械,如稻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及配套的规范化育秧设施、烘干机械、农田工程建设等机械,从总量上要有规划,从宏观上调控其发展。

四是从机补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及时调整,以保证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4、全面机械化与选择性机械化的关系

目前,我国农机化发展在地域上表现出不同阶段性和不平衡性。黑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津三省(市、区)农机化水平达90%以上,其中黑龙江省已达95%,已进入全面机械化阶段;而还有9省(区)机械化水平在60%以下,最低的贵州省不到40%,还处在选择性机械化发展阶段。因此从全国看,是全面机械化和选择性机械化并存的发展状态。机补政策上要有所区别,对于前者,要把提质增效放在首位,促其实现全面机械化;对于后者,要以促进总量增加,提高效益为第一要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宏观上说,就是要统筹兼顾,促其协调发展。

5、农机服务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基地化、农产品加工现代化,使产、加、销,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增收,从而稳定和发展农业产业。而农机化正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力量,只有农机化的迅速发展,才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撑。

农机服务产业化,就是要通过有效的行政指导措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供的有利条件,通过组织要素植入,推动农机经营规模化,使户营农机等农机经营者实现公司化经营;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个体经营者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的最优化组合与重组;通过这一优化组合,使农机存量资产经营效益大大提高,以存量吸引增量,加速农机化发展。

可见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强大而完备的农机服务产业,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而农业产业化发展又以农机化发展为条件。目前国家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根本意旨也在于此。如果没有农机化发展作为支撑,农业产业化的步子将受到制约。因此,今后农机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二是要重点突破,全面发展;三是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四是市场引导,政府扶持。

标签:农机   发展   农业   效率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0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