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已敲响:旋耕整地的危害及改革建议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警钟已敲响:旋耕整地的危害及改革建议,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警钟已敲响:旋耕整地的危害及改革建议

旋耕作为一种高效整地模式,被越来越广泛应用,而且市场上供应的旋耕整地机械,几乎是清一色的旋耕机组合。笔者作为长期从事基层农机推广工作者,对此忧心忡忡。现整理成文,与关注农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人们交流。

1、旋耕整地优点

1)旋耕机是用旋转刀片对土壤进行切割、粉碎作业,从而达到整地要求,为后续作业提供条件的耕耘机械。其原理是旋转刀片对土壤进行切割抛洒,与土壤和挡土罩进行撞击,随后落在地面,达到土壤细碎化要求。旋耕后土块细小,非常有利于后续作业。

2)适应性广泛。不论是水田还是旱地,是粘重土壤还是轻质砂壤,只要地块土壤含水量适合都可旋耕作业。水田的旋耕作业尤其优势凸显。

3)省事,旋耕的同时,也能起到耙平的效果,因此省去了耙地的步骤,相对犁耕来说,省事一些。

4)省时,同样的一亩地,旋耕一亩地只需要10~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整地的时间,尤其是针对当地耕期较短的区域,旋耕之后进行播种,不会耽误播种期。相对于犁耕、耙地、后续作业而言,省去了一道作业工序,可减少成本30~80元/亩。

      2、旋耕整地缺点

1)耕层浅。旋耕作业的深度一般在15cmc以下。在实际旋耕作业过程中,一些机手为了加快速度,耕层深度只有5—10cm,或者因机手操作不熟练,达不到应有的深度,导致整地质量不佳,影响作物生长。长期旋耕的地块,活土层会逐步减薄。形成坚硬的犁底层,使土地生产力逐步下降,最终成为无法耕种的“不毛之地”,是不可持续的耕作方式。

2)播种深浅不一,用种量增加。旋耕的地块,由于土层比较疏松,在播种过程中,容易出现播种过深或者播种深度不一的情况,正常播种深度3~5cm。如果土层过虚,有可能达到8~10cm,影响出苗或者直接不出苗,出现缺苗断垄,还会导致分蘖过晚。

3)秸秆还田地块进行旋耕时缠绕严重,使作业效率大大下降。且在后续播种作业时,由于田间秸秆过多,旋耕后秸秆夹在土层中,容易出现堵塞、种子“架空”等情况。播种一段距离,就需要清理一下播种机。同时,堵塞下种口,还会导致种子下不去,进而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再加上耕层浅,根系扎不深,扎不牢固。作物生长的中后期,遇到大风大雨天气,容易发生倒伏,降低产量和品质。

3、长期旋耕作业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破坏

笔者曾对旋耕与传统犁耕作业进行了长达20年的观察。旋耕5年以上的田地,会发生以下变化:

1)土壤有益生物几乎绝迹。长期犁耕会形成熟化的腐殖质含量高的肥沃耕作层。在0~25cm土壤层中,蚯蚓15~45条/㎡之多。而旋耕5年,蚯蚓数量降低到8~15条/㎡;旋耕10年,蚯蚓数量降低到4~8条/㎡;旋耕15年以上,蚯蚓绝迹。其它微生物也是同样结果。这一恶果主要是旋耕机对土壤的长期、高强度粉碎,对有益生物造成“铰杀效应”造成的。中华5000年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经验,在旋耕“刽子手”面前一败涂地?!

2)土壤容重提高,孔隙度下降,切断了地表与地下的光、热、养份循环运动路径。旋耕10年以上,土壤容重比犁耕高25%以上;熟化土壤中的孔隙度由35%左右降到0。通常我们把土壤容重低(腐殖质含量高)、孔隙度高的土地称为“海绵田”,是因为土地的这种状态会产出高产、优质、绿色产品。而旋耕整地作业使土地逆向变化。土壤几乎“重回“洪荒状态,成为没有任何生产力的废地。

3)土地严重板结,最终将无法耕种而成为“不毛之地”。一次次的旋耕,对土壤一次次的击打和轧压,使其越来越“实在”,几乎“容不下”别的有益生物;经过数千年耕地养护形成的优质田地,可能因为当代人的“图方便”“图省事”而断送!这决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现实正在发生的自酿恶果。“留得方寸地,给予子孙耕“。先人们的嘱咐言忧在耳,现实的错误正在给我们敲响警钟!?

4、我们当如何应对

旋耕整地优劣互现,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应尽快拿出“旋耕替代”方案,研制生产配套机械,加强政策导向,早日使“禁旋”成为现实。

1)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最近看到一篇资料,其实早在上世纪40~60年代,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就“下架”了旋耕整地机械,禁用旋耕整地方法,大量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作业。我国也从本世初开始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收效甚好。保护性耕作从旱作区向稻麦(油)轮作区、南方水田区推广,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旋耕整地带来的恶性循环得到初步逆转。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机械化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最重要手段之一,如机械化秸秆还田减少秸秆焚烧导致的大气污染;秸秆覆盖减耕节约农业用水;保护性耕作治理沙尘暴等等。

目前,保护性耕作包含的机械化技术主要有四项,即:秸秆覆盖技术;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杂草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深松技术。成功的实践证明,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使土地永续利用的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改革农作农艺,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土地

      对于保护性耕作无法满足农艺要求的地区,要坚决淘汰旋耕整地这一“杀鸡取卵”式的耕作方式,代之以犁耕、缺口耙、圆盘耙、动力耙等整地机械及技术。采取深松+苗带耕整铁茬播种机械,或硬茬直播机械,达到节约成本,保护土壤有益生物之目的。

      3)农机生产企业要对现有旋耕机械进行优化改进设计,以降低直至取消对土地旋耕作业的破坏性作为研发方向。保留其作业高效的一面,而对其破坏性作必要的改进直至规避。对已有的旋耕施肥播种等复式作业机械,应用新技术去掉旋耕功能,加载切草防缠绕装置,使其达到旋播机农艺要求,保护好我们宝贵土地资源。实践证明,用驱动耙等产品代替旋耕机产品,是不错的选择。

      4)国家要象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那样。重视旋耕机的替代产品研发,使“禁旋耕”落到实处,尽快收到实效。近些年在稻麦(油)轮作区,逐步盛行耕整轮替代旋耕机整田技术。农机推广应用工作者从手扶拖拉机耕地作业用的防滑铁轮受到启发,研制生产耕整轮。作业时,麦(油)秸秆无需铡切,直接均匀抛洒田间,引水泡田24h,用耕整轮作业。秸秆被碾轧到犁底层,经两次作业,其整田效果优于旋耕,整田成本比旋耕低30%以上。作业效率高,深受农民喜爱。

      5、机补应重视发挥“去旋耕”导向引领作用。将保护性耕作机械、犁耕、缺口耙、圆盘耙、动力耙等整地机械、深松机械、硬茬播种机械等“替代旋耕机”产品作为机补重点,作到应补尽补。农艺、种子、农技等相关推广应用机构,要主动作为,对改掉旋耕整地陋习,探索推广相应的配套技术,促进“禁旋耕”落到实处,尽快收到实效。

标签:耕作   整地   土壤   保护   作业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0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