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精打细算”,又要“粒粒计较”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既要“精打细算”,又要“粒粒计较”,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既要“精打细算”,又要“粒粒计较”

深挖潜力强化机收减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今年5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三夏”生产视频调度暨小麦机收工作部署会,会议强调,要继续深挖潜力强化机收减损,巩固提升机收减损成效,努力把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2021年,我国机收粮食损失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相当于挽回了100亿斤粮食,为我国粮食“十七连丰”、端稳“中国饭碗”做出了极大贡献。在青岛平度,农机是“三夏”小麦收获的主力,全市156万亩小麦,99.8%以上依靠机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粮食减损成绩显著。据山东省随机抽查结果,2021年,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低于0.9%,低于2%的作业质量标准。

平度市在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机收减损引导与指导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细化举措、创新形式,引导专业人员技能提升和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6月12日举行了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青岛赛区比赛,吸引了不少农机手带机参赛,第一名南村镇陈广兵创出了机收损失率0.32%的好成绩。

巴掌少于五个粒

作为青岛兵梅家庭农场负责人和远近村庄知名的农机大户,每逢收获季,陈广兵和十余位农机手便不得闲,他开了近十年联合收割机的,特别关注国家政策,他说,这些年,国家特别重视粮食安全,而实现粮食安全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粮食产量,“减损”就是保证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机收减损,基础在于农机,关键在于机手,我们要是收得不好,那就影响产量了。”

良好的收获机械装备质量和性能是减少机收损失的基础。要想麦子收得好,就得有好机具。政府农机补贴政策好,不少合作社更新换代农机,因为新的农机具更智能、效率更高,用起来更加顺手,效率也有提升。“我们农场现在有雷沃、东方红等品牌的农机具,干农业要舍得投入,更何况有政府的补贴,算下来仍是赚钱。”陈广兵说。

农机是根本,但用好农机,要凭个人本事。可以说,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和职业精神是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的关键。

陈广兵获得了第一名,得益于每年参加的各级农机手培训和自己的实践,更为根本的是作为农机手对粮食减损的初心。

“农民相信咱,让咱们去收麦子,咱要是一亩地掉个五六斤,那就不好看了。”这是陈广兵和机手要求的“硬杠杠”—一巴掌地,掉的麦粒不超过五个。达到这个水准,需要长年的累积和实践。陈广兵只要进入麦地,都会先观察麦子的长势情况,根据不同的干湿度和麦田厚度等,“精准”运行农机。“机收的时候,我适当调整好筛台上的开合角度,一般选择在30°至45°之间。前期我观察的麦粒比较干,那么我就开大一点,如果麦粒比较湿,那么就开小一点,这样就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陈广兵说。

机收损失1%以内

机收损失率与作物品种、栽培制度、生产农艺、成熟度和机收作业速度、留茬高度、机手操作水平、地形地貌等因素息息相关。从粮食生产全产业链的角度,平度市着力推进粮食精细收获,强化农机、农艺、品种集成配套,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正加紧制定修订小麦、大豆机收减损技术指导规范,引导农户适时择机收获;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组织开展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强化骨干机手节粮减损操作技能。

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理念,深挖机收减损潜力。加大作业机手技能培训力度。采取举办培训班、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送科技下乡、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培训农机手的驾驶操作和安全生产技能,确保其以良好技术状态投入作业。 

机收减损,要以优质的农机不断提升机收效率、减少损失,这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此,在全国率先开发应用手机App申办农机购置补贴,第一批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办理“三合一”(手机App办理系统+机具二维码系统+物联网监管系统)试点,为全国推进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化服务模式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22年,争取中央财政5700多万元,优先保证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保供所需机具,实行敞开补贴、应补尽补。老百姓早申请、早享受补贴,补贴机具早投入作业,有力支持了春耕春播和“三夏”生产及时有序开展。除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推广部门还通过召开现场会的形式,把农机具带到大家身边展示,向各区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机手介绍机收减损的效果,让大家直观了解好的农机产品。

标签:农机   补贴   损失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0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