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下滑的“祸之根源”就是这些!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机下滑的“祸之根源”就是这些!,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下滑的“祸之根源”就是这些!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传统农机品类市场销量下滑幅度全部超过两位数,全行业正经历着严重市场下滑所带来的生存考验。另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超过1/5的农机企业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要么破产、要么转行、要么被整合掉……生存环境艰难程度可见一斑。

农机行业走到眼下窘迫的境地,出现了诸如大而不强、中低端产品过剩、低价值竞争、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弊病,用唯物辩证法则分析,任何事物都是有其多面性的,我们必须多角度、辩证地去看问题,在探究行业本身发展症结同时,必须寻找更多层面的“诱因”,以便于治标治本,对症下药。

01  政策层面:农机补贴执行偏差不少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国内农机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升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拉动。

截至2017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央财政投入了近1900亿元补贴资金,期间,3000万农民从中获益,2017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以上(2004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34%),全国农机总动力接近10亿千瓦(2004年农机总动力为6.4亿千瓦),亩均动力约为0.38千瓦。

而事物发展都有着其两面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也是把“双刃剑”,在急速拉动市场的同时,也衍生了不少弊病。

(一)绕不开的“权力寻租”

7月2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农机补贴有点繁》的专题报道,对农机补贴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报补难、申报流程繁琐、资金分配格式化、补贴资金兑付不及时等问题进行了曝光。

从2013年以前的差价购机,补贴款直接兑付企业;到后续的全额购机,补贴款兑付给购机户,原始流程设计的初衷是好的,然而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偏差。

在补贴政策实施的前几年里,可谓“大水漫灌”“一石千浪”,整个农机行业主管部门、鉴定机构、产业链各环节都奔着补贴资金而去,争相抢食这块“大肥肉”,一时间热闹非凡。不出几年,很多部门从“清水衙门”一下子成为了“优差肥缺”,熟悉农机行业的人有几个没听说过“喝一杯白酒补贴一台车”的笑谈?有几个人不了解诸多省市农机部门的腐败窝案和塌方式腐败?有几人不了解某些区域农机流通企业因补贴问题出现的溃败式入狱?

权力寻租,令农机补贴政策实施过程出现了很多弯路。其实,即使不看央视的报道,大家都清楚,各种产业补贴最后真正落实到老百姓手里的额度称之为“少的可怜”,一点不过,以此可见,政策执行预期评估和过程督导、修正应该是常态化工作,而不能搞成“事后诸葛亮”,更不能搞成“一阵风”。

(二)过度干预市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产业政策不可避免地有一定局限性,正常情况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因为会出现“市场失灵”,所以有时也需要政府出手,修复市场,让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如果产业政策反客为主,对产业进行总体规划和过度引导,行业就会脱离市场,就变成了“围着政策转”。

在所谓的农机行业迅速增长的“黄金十年”里,补贴导向和补贴资金多少决定了市场走向,正是因为有补贴,与之相关的各行业企业“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大多数企业从低端产品切入,导致产业规模急剧增长,传统产品迅速进入饱和,而市场刚需产品却进入了要么依赖进口、要么开发不足、要么因为是新型产品进不了补贴目录的怪圈。

(三)催生功利主义。

农机补贴实施之初,农机企业扎堆,蜂拥而上,生怕补贴政策撤销,一味追求补贴效应,走捷径而放弃踏实发展。在产品研发、制造上,多数企业采取了粗暴的“拿来主义”,模仿、抄袭使得国内农机 “长得一个模样”,再加之农机补贴资质鉴定部门、准入部门原则性不强,致使关系营销如野草丛生,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行动落后于口号,粗制滥造层出不穷,农机产业由朝阳产业一步步变成了成了产能过剩产业,中低端产能规模全球第一,但是由于高端产品开发不足导致整体竞争优势低下,成为了沉重的“包袱”。

02  农业层面:种地进入不挣钱的怪圈

 

近年来,伴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种地,进城当了农民工。“粮食价格低,种地不挣钱,还太累,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愿意操种地的营生?”已经年过六旬的老王一脸茫然,在山东一个小山村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他,也不得不跟随者老少爷们去城里打工了,原因只有一个,种地挣钱少!

眼下,农村空心化的现状正在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力正在逃离土里刨食的农田耕作,年轻人更甚,种地这一个平平常常的劳作技能,正在变得“不平常”,现在农村很多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种子应该种在哪里,应该什么时间打药,怎样施肥……

“累死累活的弄它干啥?一亩地一年种一季麦、一季棒,末了就剩千把块,两千块都不到,买个手机都费劲儿,还是打工痛快。”不到30的小张是地地道道的河南农村人,在他眼里,父辈们辛勤劳作的土地农活更加不值,他一直在城里打工,并想着在县城里买个二手房,和媳妇、孩子不再回农村老家住。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粮价市场接轨机制的推进,粮食价格变得飘忽不定,忽高忽低,而与此同时,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上升,整体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农民收益大幅下降。

农民种粮挣不到钱,种地积极性自然不高,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农机手的收入。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今年麦收期间,48%机手收益减少,42%持平,仅有10%的机手增加,整体收益水平下降明显。由此可见,投入产出矛盾造成了国内农机用户消费信心不足,农机投资的热情因为各方收益下降而大受影响。

有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看一下美国的农业情况。

美国农业人口不到300万,却是世界粮食生产出口第一大国,其一个国家的粮食出口,就占到了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一半。据相关报道,美国的家庭大农场都在1000-10000英亩之间,且依然处于动态兼并中,1万英亩以上的农场非常普遍(1万英亩相当于中国的6万亩),而中国农民种植的土地,只有区区几亩几十亩,流转后也就百多亩地,只有内蒙古和东北等地,才见到千亩以上的家庭农场。

另外美国农民种地是有补贴的,他们收入的40%来自政府补贴,也就是说只要种地,这40%就是纯利润的,没有人敢克扣。经营1万英亩大农场的美国农民,每年扣除农资、劳动力和税费,还可有200多万美元的净利润,这200万美元分摊到6万亩耕地上,亩仅33美元,即约合219元/亩,这样的土地效益在中国,农民是根本不会去干的。在中国,每户几百元不到的补贴,连贫穷的中国农民都看不上眼,他们在城里打工一天就能挣到。而美国农民为什么能撑下来,就是因为除了这些纯利润,还能有政府的补贴。也就是说,中国的小农们还不仅仅是在跟资本经济竞争,别人背后还有强大的政府在支持。这样一比较,我的生产力不落后才奇怪呢?

由此可见,中国粮食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土地分散,规模化作业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就是种地补贴方式和额度仍需进一步考量。也可以说,单纯靠粮食价格杠杆作种植结构调整,是治标不治本的。农民种地不挣钱,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大课题,容不得忽视,粮食产量年年大丰收,那只是表象,光鲜的外表背后有着巨大的难题待解。

03  调控层面:农产品进口、耕地红线等杠杆效能局部失衡

据统计,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17亿吨,位居世界第一,而与此同时,中国也已经成全球粮食市场最大买家。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达1.15亿吨,创下历史新高。在这1.15亿吨进口粮食中,主要有9600万吨的大豆,300万吨的玉米,300万吨的小麦和800万吨的稻谷等。

我国粮食进口,有着最基本的两大作用,一是结构补充,满足需求;二是平抑粮价,调控市场。从目前国内粮食产品竞争力来看,整体价格居高不下,这与国内种植结构密切相关。

谈到农业,离不开土地这一话题。

有专家分析,英国有个“羊吃人圈地”运动,中国有个“房吃人圈地”运动。中国房地产的发展的代价之一,是消失了3亿亩耕地,我们现在的20亿亩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的不足1/10,但我们要养活占世界1/5的人口。

除了被房子“吃掉”了大量耕地,我们激进的工业化进程,也使得耕地受到破坏,2014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中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中国土壤超标率为16.1%,以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等重金属为代表的无机污染物超标最为严重,其中镉的超标率达7.0%,成为耕地中最常见的污染物。

也就是说,在有关部门仍在大谈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时候,耕地质量的红线却早已失守。

耕地面积是粮食产量的基础保证,耕地质量更是关系到粮食品质安全,不仅仅是工业污染,在长期的农业耕作过程中,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结和粮食质量下降、危害增加,也已经成为了农业的一大弊病,国内农业由化肥化向机械化过渡也是迫在眉睫。

农机市场调整趋缓,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既有前期市场过度透支的原因,也有政策执行偏差、产业消费主体价值取向变化的原因,更有产业本身所形成的短板和不足等原因。

从客观角度讲,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话虽如此,对农机企业来讲,经历这个过程就是在“渡劫”,关系到生死存亡,但是不管如何,只有顺应大势,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做好产品、实现整体升级、做足创新突破、找准利润支撑点……才能够活下来,才能够有机会实现更新的发展!产业振兴,所有的农机企业任重而道远。

标签:农机   补贴   粮食   市场   农民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0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