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政策促进农机化持续发展须抢抓机遇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扶持政策促进农机化持续发展须抢抓机遇,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扶持政策促进农机化持续发展须抢抓机遇   编者按 :最近,国资委机械离退休干部局老干部理论研讨组通过对党和政府部门有关文件、农机化行业中介组织的研究报告、以及相关报道的学习研究,结合社会调查,就我国农机化发展作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报现摘登如下。

  ■国资委机械离退休干部局老干部理论研讨组

  政策扶持推进农机化发展

  建国以来,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近年来,更是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党中央连续五年发出中央一号文件的情况下,国家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大幅增加对“三农”建设的投入,并对农业和农机化实行了补贴措施,仅2004~2007年,中央财政就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9.7亿元,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36亿多元,拉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达185亿元。2008年国家再次加大对农机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将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全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0亿元,比上年翻一番;补贴机具种类由上年的七大类24种增加到九大类33种。通过一系列惠农强农扶持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不仅促进了农机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大大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还使农机化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

  一是农机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农机制造大国,能提供农林牧副渔机械3000多种,品种和产量基本能满足我国农业的需求。2007年农机工业总产值首次达到1500亿元,跃居世界第三位。现有规模以上农机企业1800多家,形成了一批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山东时风、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及五征集团四家公司还进入到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农机工业呈现出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生产集中度逐渐提高、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名牌培育取得明显进展、外资投入积极高涨等五大特点。

  据农业部预测,从现在起到2025年,是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农机工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领域不断拓宽。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化需求与农机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从另一角度看,这为农机工业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将使我国农机生产在2008年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二是作业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57%、33%和27%,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标志着我国农机化发展水平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2008年,为了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国家安排了加速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和玉米作业机械化的重大工程。农业部提出要在全国24个省(区、市)建立100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县,力促水稻作业机械化的新举措;还提出建设10个国家级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以带动全国玉米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扎实推进。2007年,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总数达3650万个,其中农机专业户400万个,农机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农机销售、作业及维修市场日益兴旺。特别是农机跨区作业作为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呈现出规模大、速度快、平稳有序的特点。2008年三夏期间,全国18个小麦生产省共投入联合收割机42万台,比上年增加2万台,全国小麦机收水平已达82.3%。与此同时,预计玉米机械化收获也将从局部市场向更大市场推广。

  结合国情开创农机化新路

  综观美国、日本、欧洲等已经实现农机化国家的农机化发展模式,分别采取了大规模机械化路线、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路线及小规模精细机械化路线。但其共同点有三个:一是走高度的资金和技术密集的路子,机具技术含量高、价值大;二是农机一般只是作为替代人畜力作业的手段;三是农户的投入能力较强,购买农机主要是农户自有自用,为自家农业生产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从国情出发,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出了中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子。在坚持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前提下,以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主导,走“政府扶持、市场引导、合作经营、社会化服务”为原则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好亿万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矛盾;有利于适应目前农民收入低,自我积累能力弱的国情。

  经过初步研究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式农机化道路有以下特征:

  一是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二是以人为本,实行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积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发展农机化的经济实力。

  三是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利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互利双赢,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四是大力发展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组织农机跨地区作业。

  五是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扎实推进县镇农机具销售、农机鉴定、农机维修、农机科技推广等四大服务体系的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六是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加速农机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升级,促进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七是强化和完善政府对农机化的扶持政策。长期坚持国家对农机化发展补贴制度,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扩大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

  抢抓机遇为农机化发展“加温”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这对我国农机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加大对农机化在政策和财力上的扶持力度,各地方强化农机化的规划、组织和管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研究认为,要抓住机遇,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加温”,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机化进程,有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一是加大对农机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机工业的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培育名牌和产业升级,使产品更加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首先贯彻自主创新方针,促进农机产品升级换代。有关部门的长远规划提出,产品结构将向大型、高效、多功能及智能化发展。由中小型田间作业机械为主向大中型为重点调整,由单项作业机械为主向联合复式作业机械调整,由单纯田间作业机械为主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所需机械调整,由粮食生产机械为主向农、林、牧、副、渔所需机械调整,由粗加工机械为主向精深加工和成套装备调整,由资源消耗型为主向注重资源高效利用与节约的资源保护型调整,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注重高技术应用的技术和劳动并重调整,由当前低档次产品为主向高档、高效、高科技含量产品转变。积极发展大功率农业机械、多功能农业装备、经济作物作业机械,努力解决经济作物耕种收“短腿”问题,扩大农机产品门类,如:畜、禽、水产业机械的发展,促进农机化全面协调发展。

  其次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组织结构优化。目前农机规模以下企业达6000多家,经营规模小,产品质量很难稳定,综合竞争力弱。实施名牌战略,将推动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规模经济水平,向集团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提供物美价廉、适用先进的农机产品。目前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评出了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推动了农机产业集群和“专、精、特”中小企业的发展。

  再次提高农机产品质量,应引起生产厂的高度重视。2007年用户向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的农机产品质量问题中,对联合收割机的投诉量占57%。2008年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对湖南、广西、四川、重庆四个省市37家企业的耕整机等农机产品进行质量抽查,农机质量合格率在97%以上,说明农机产品质量总体上看在不断提高,但部分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也不可忽视。当前突出的问题是产品的可靠性、适应性比较差,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企业应树立质量为本的理念,严格产品开发程序和生产管理,不将不成熟产品投向市场。同时为解决部分农机产品故障高发、农机手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企业还应加强农机产品售后服务工作,开展全过程的贴心服务。如在主要粮食作物跨区机收作业时派出服务队,及时为用户排除故障。

  此外,针对农机企业普遍存在的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建议国家加大对农机工业优惠税收政策的力度,支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由于农机工业提供的产品带有更多的公益性,因此,我国长期实行农机工业低利润率的政策,2006年农机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仅4.27%。企业积累少,加上最近一个时期原材料、能源涨价,给农机工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困难。目前,国内大型农机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资金的投入只占销售收入比重1%左右,与国外2%~5%的水平相差甚远。一些中小企业将面临亏损的困境,谈不上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因而需要国家优惠税收政策的支持,以缓解农机企业生存的压力,鼓励企业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建议国家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办法,加大监管力度。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等单位赴山东、浙江等四省所进行的调研表明,实行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购机积极性,拉动了农机市场。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行政管理与市场运作不分,本来无权制定农机补贴目录的有些市县也在制定目录,并参与商务活动,谋取经济利益;有的农机检测机构对补贴产品目录的资质认证不严,对贴牌或仅出样机者也发给推广许可证;农机鉴定多部门,互不认可,造成多收费;农机补贴资金拨付周期长,给农机供货单位增加了资金周转的困难等。为此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办法,确保补贴实惠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二是装备工业要把服务“三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装备的需求。既要考虑农业作业机械化的需求,又要考虑农业基础建设对装备的需求,还要考虑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对装备的需求,全方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农机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扶植建设农机专业户和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推进农机作业跨地区社会化服务。建立农技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机人员和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经营服务能力。

  四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增添农业生产经营活力。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此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租赁、转包等多种形式促进地流转,扩大家庭经营规模;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形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适应农业机械化的要求。

标签:农机   发展   服务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0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