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械化全流程种植红薯及土豆的机械推荐吗?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有机械化全流程种植红薯及土豆的机械推荐吗?,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有机械化全流程种植红薯及土豆的机械推荐吗?

截止目前,你说的这种全流程机械估计还没有,这是因为一,从来不曾见过这样的机械。二,各种媒体上也没有见过有这方面的报道。

你这种想法在土豆种植上这样的机械会有所突破,因为土豆是块茎种植,可以机械化种植,覆膜。红薯由于是扦插,估计难度会大一些。

西红柿刚开花用什么肥料养根?

西红柿刚开花用什么肥料养根?

西红柿原始名叫番茄,是中国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水果型蔬菜了。相传西红柿发源于南美洲,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引进中国的。

西红柿可炒着吃,可凉拌吃,可炖汤吃,也可烤着吃,直接摘下来生吃,是我们农村人经常干的事,但多少要等到西红柿有一点点泛红……

西红柿从育苗到挂果成熟,需要三个月时间。自然生长的西红柿从每年的农历四月可以育苗植种,换一句话说,自然气温达到20度以上,就适合西红柿育植了。利用大棚种植西红柿,将气温维持在20~35度之间,一年四季皆可种植西红柿。

西红柿不但需要气温高,还需要光照,充足的阳光,让西红柿果实得到很好的辐照,颜色鲜红可人,果实芳香爽口,但是超过40度的高温,对西红柿果实也有伤害。

西红柿属于挂果型蔬,果实品质的好与孬,离不开养分,而养分首先要通过根系,主杆,才能供给果实。根是植物的根本,没有根,很多植物就无法成活,根系生长不良,植株就营养吸收不良,直接影响植株的长势。所以,养好西红柿的根系对于膨果非常关键。

题主问西红柿刚开花用什么肥料养根,我们就针对此点来分析问题。

首先,西红柿从育苗到开花,差不多需要50天时间,刚开始底肥足不足,这50天中还施了什么肥都不重要,关键是看开花时的植株长势,植株粗壮有力,就少施肥,如果植株一般,甚至细弱,那就要多施肥,尽快施肥。

到了开花期,植株无论长的壮,还是弱,都要施肥,只不过施肥量大小的问题。因为开花后紧接着就是挂果,再不给西红柿植株充足的营养,直接影响果实的品质。施什么肥?当然要对路,上面说了,所有的养分是通过根系来吸收的,只有粗壮发达的根系,才能有力保证其它养分跟得上,开花期养根绝对是重中之重,正确首选。

那么养根需要什么肥料呢?推荐以下几款肥料及使用方法。

1)、选用18-9-30的氮磷钾水溶肥,结合生根剂冲施,每亩15公斤左右浇灌。这种结合剂可以促进根系的快速生长和营养吸收,但是切忌过量施肥,以免造成烧根,反而影响西红柿植株和果实的正常生长。

2)、采用矿源黄腐酸钾、哈茨木霉菌,含氨基酸水溶肥调和使用,每亩10公斤左右浇灌。一周浇灌一次,连续三周。到了三周可明显看到植株发壮且翠绿,若达不到此效果,继续追加。

3)、用“影响者”灌根1次,10kg/亩苗;“vision20-20-20+TE”1~2次,每次2-5kg/亩,7-10天/次灌根,连续2-3次;还可用“vision17-9-34+TE”进行追肥,每次6-8kg/亩。这种配量较轻,同样要看植株长势,长势没有显著变化,增加追肥次数。

4)、可选用生物菌肥、海藻酸,甲壳、等肥料,配合营养型冲施肥,如康泰、芳润、经典等,这几种肥料混合后,每500克兑水5公斤,每株以200克量的水溶剂浇根。既能补充营养,又能促进根系生长。

5)、如果有成熟的人粪尿,稀释型,每株灌根500~808克,每三天施一次,或一周2~3次,直至挂果。注意一点,如果室外种植,连续阴雨天,苗地过湿,不建议使用此法,一是根系土壤不能很好浸透,及时吸收;二是湿度过大,容易产生菌病。

提供以上五种用肥及施肥方法,足够西红柿开花期养根使用了,配量都不是很重,因为养根肥料,重了一是会烧根,二是造成根浸在充足的肥料中,反而不想伸根抓根,引发根须短,团,易倒伏,且根浅易受病菌侵害。所以,养根只能循序渐进,平缓长时间养根,给根系吸收养分有个适应及尽量完全吸收,养根的特点是需要对根系进行缓补和温补。

西红柿到了挂果期还有针对挂果的专用肥料,二次开花,二次挂果等各时段有各时段用肥。

西红柿开花期用肥料养根,只不过是其中一个重要节点,要想西红柿最终获得丰收,还有其它多种环节,诸如病毒,虫害,折枝,蘸花,等需要做好,这里就不再详叙了,在以后的相关问答中,再作分解。

此题就此作答,希望能带给题主及需要的条友们帮助,知识共享共乐。请大家赐评!

(关注净土TC,农村种植,养植,打野等知识与话题,均可与您探讨)

标签:西红柿   肥料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10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