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院士到场,专家云集,共商如何推进农机转型升级
4位院士到场,专家云集,共商如何推进农机转型升级
2019年1月19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的领导,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专家及客座研究员,典型省份农机管理推广人员,农机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以及相关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出席了大会。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教授陈学庚,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赵春江4位院士到场,为大会带来了高层次的精彩报告。
上:张兴旺;左:秦世成;右:傅泽田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傅泽田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秦世成、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张兴旺分别致辞。
2018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三农”发展。12月29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正式颁布实施。为更好地宣传、领会和贯彻文件精神,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本次会议,主题是“农机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大会学术报告由两部分组成,主题分别是“农机化转型升级”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会议现场
农机化转型升级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就《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与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意见》充分肯定了农机化的历史性成就,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引领农业生产方式的新时期。同时,赋予农机化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并明确了推进农机化的战略路径和举措。
左:李安宁;右:罗锡文
罗锡文院士作了《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薄弱环节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报告,他从明确方向、创新驱动和政策支持3方面阐述了加快推进薄弱环节农业生产机械化。
他指出,我国农作物生产中突出的薄弱环节主要是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如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的种植、再生稻的收获、玉米的籽粒直收、油菜的种植与收获、甘蔗的收获、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的种植和收获、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杂粮的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农田残膜回收等。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设施装备中也存在许多“短板”,如健康养殖环境的智能调控、精准饲喂及粪肥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等。
陈学庚院士作了《科技创新 提升我国农业机械信息化水平》的报告,他介绍了国外农机装备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态,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攻关目标。扎实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加强我国农业装备公共检测平台建设;加强信息获取、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瓶颈的攻坚克难。
左:陈学庚;右:叶兴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就“新时代农机化的新使命”作了专题报告,他介绍了乡村发展愿景1.0版、2.0版、2.0改装版的特点,从农业增长平台转换、日本农业萎缩之鉴、农业增长平台转换的内在逻辑、现代化后半程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多维度衡量农业发展质量、双支柱农业竞争力框架、双支柱农业机械化框架等方面分析了农机化的新使命。
左:李伟国;右:李琳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李伟国以《农村社会事业与农业机械化》为题,分析了农机化事业与农村社会事业的关系及发展问题。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处长李琳代替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介绍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情况和发展趋势。
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介绍了农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他指出,我国农机装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近十几年,农机装备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是指导农机装备面向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文件。
他提出,未来农机装备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有5个重要的着力:一是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二是推动农机装备全产业链发展;三是优化完善农机装备产业结构布局;四是加强农机装备质量可靠性建设;五是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
左:罗俊杰;右:赵春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赵春江博士作了《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实践》的报告,他介绍了智能农机的概念与现状,智能农机的技术实践,并对智能农机的发展做了展望与思考。他提出,未来我国农机装备的发展要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农机现代化融合”,提高农机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作了《创新驱动农业机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报告,他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都取得的历史性成绩,总结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是质量不高、效益不好。面向未来,他认为,“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是农业机械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同时,他介绍了驱动农业机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途径。
左:贾敬敦;右:陈志
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主席、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作了《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的报告,他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机工业运行状况,分析了农机装备发展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并指出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行业结构散乱、创新能力薄弱、产品质量欠佳、品种种类缺失、制造水平不高和企业管理粗放。同时提出了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合理的产业结构、科学的创新体系、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及加强农机装备质量可靠性建设。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大气移动源处处长韦洪莲作了《加强监督管理,积极推进农机排放水平升级》的报告,他从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标准修订依据及必要性,标准修订的主要工作,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可行性及效益分析5个方面分析了推进农机排放水平升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刘镜辉就“数字时代下的未来农业”作了专题报告。他介绍了精准作业的特点:大规模机械集成、高可靠作业性能、高自动化人机交互、高精度作业效果,然后以迪尔公司JDLink数据平台为例,介绍了约翰迪尔自动化到全自动化的发展路径。
左:韦洪莲;中:刘镜辉;右:白人朴
会议最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白人朴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通过本次学术年会,大家展望了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前景,认清了发展趋势、新时代的使命,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坚定了奋进的决心和信心,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思路和举措,指出了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白教授说,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进入新时代,农机化的使命更艰巨。《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全程化、全面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征程上,把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向农业机械化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开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局面。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1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