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德州 “吨半粮”首季“开门红”的增产“密码”
解锁德州 “吨半粮”首季“开门红”的增产“密码”
6月21日,德州“吨半粮”示范区创建工作首季“开门红”记者见面会在临邑县德平镇富民农场举行。德州“吨半粮”核心区创建之所以实现“开门红”,主要得益于采取以下措施:
一、坚持书记抓粮、党政同责。全国现场会议在德州市召开以来,德州市委、市政府突出“早动手、快落实”,严格实行“书记抓粮”、党政同责,层层压实责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市、县、乡、村都设立领导“指挥田”,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核心区、市抓高产片。各县市区把“吨半粮”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真正把“书记抓粮”落到了实处。
二、固本强基、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683.7万亩,占耕地的71%。齐河县、禹城市成功创建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试点县。二是实施地力提升工程,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核心区深耕技术覆盖率、配方肥利用率均达到100%,土壤有机质含量16.71克/千克,高出一般地块0.3个百分点。三是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立“吨半粮”高产多抗品种筛选示范区1200余亩,良种繁育面积30余万亩,核心区优良品种包衣率达100%。四是实施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工程,核心区供种、深耕、播种、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管理模式“六统一”技术覆盖率达到100%。五是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核心区农业机械全部更新换代,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100%。德州市入选全国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六是实施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聚焦粮食高产创建集成科研攻关;联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设立山东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已挂牌成立。山东省农科院小麦玉米“吨半粮”技术研究中心在齐河县成立。围绕以上“六大工程”,每个工程组建一支由院士或行业领军人才领衔的专家团队,形成“一个工程、一个专家技术团队、一个行政服务团队”的工作模式,统筹推进良种、良田、良法、良技、良机、良户、良网深度融合。
三、强化科技支撑、指导服务到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全市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济麦22、良星系列、山农系列高产优质品种占到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并形成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性。各地高度重视科技投入,通过落实促弱转壮“三人四包”措施,综合运用“六大工程”技术模式,招募专家技术团队开展高产竞赛等方式,指导帮助农民群众科学管理,为小麦丰产丰收打牢技术保障。德州市级领导带队到县市区进行“三秋”督导,各县市区设立生产指挥部进行大会战,号召农民应播尽播,多播一亩是一亩,最终实现了小麦播种面积不减少、播种质量不降低。市农业农村局组建13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到各县市区、各镇村和具体地块蹲点指导,并通过报纸、电视、微信等媒体指导群众科学施肥用药、促弱转壮。今年以来,各级专家技术人员下沉一线指导3227人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培训指导农户25.7万余人次,全市累计开展“一喷三防”1750余万亩。
四、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今年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吨半粮”创建下足了功夫。疫情防控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积极为农资和农业机械调运开辟“绿色通道”。农业农村部门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累计争取各类涉农资金30多亿元促进粮食生产,派出专家技术团队巡回开展技术指导、管理培训。水利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抢引抢蓄黄河水,全力保障农田灌溉和群众生活用水需求。供销部门积极引导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提前储备科学调度农资、农机,助力农业生产。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预报预警,开展防雹增雨作业,最大限度减少不利天气影响。财政部门及时拨付各项涉农资金,拿出真金白银兑付奖惩。宣传部门深入挖掘总结“吨半粮”创建做法,开设专刊专栏,策划推出了一批亮点和典型等等,在全社会营造起上下一心齐抓粮的浓厚氛围。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1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