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林: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切入点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杜青林: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切入点,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杜青林: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切入点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农业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在每个省份确立一个新农村建设联系县,每个联系县确立一个示范村和两个联系村,还在一些垦区确立示范场和联系场,帮助这些地方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指导各地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探索主导产业强村富民的有效途径,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些初步体会。主要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全部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用科学发展观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思想,同时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把握住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通过组织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措施,我们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特别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参与建设过程,共享建设成果;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农村产业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特别是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生产力,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这是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必须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转化能力;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尽快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要把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其他各项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部门全面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认真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坚决反对乱占耕地、大拆大建、随意占用农民宅基地的行为,使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推进。今后还要根据新的形势需要,进一步落实好土地承包政策,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坚决遏制违规侵占耕地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要把解决好农民的实际问题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业部门发挥与基层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推进村容整治和环境改善;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力度,推广“三电合一”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扩大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和规模,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这些工作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使农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希望。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始终注意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以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坚持不懈为农民办实事,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把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农村的稳定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各级农业部门着力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努力化解土地纠纷;加强对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农民负担反弹;稳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努力消除农村不安定因素;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今后,要抓紧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及时处理农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继续保持和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以良好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服务基层、造福农民的具体实践。只有以良好的作风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真正让亿万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近一年来,农业部门切实转变作风,认真执行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五要五不”的要求,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反映群众的意愿,满足群众的需求。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帮助编制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形成“省部共建、主抓靠县、行动在村、实惠到户”新的工作格局。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送科技、信息、放心农资下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真心实意为农民群众服好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和可靠保障。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迫而长期的艰巨任务,各项工作还刚刚开始。我们要在已有认识和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明确主攻方向,下移工作重心,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推进主导产业强村、科技人才兴村、龙头企业帮村、生态建村、支部带村,不断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坚持主导产业强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是发展经济、强村富民的根本途径。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深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引导“一村一品”向优势产业带聚集,特别是要抓住主要环节,多途径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和农民的就业领域,改善农村就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成为“龙型经济”。加快品牌培育,加强品牌的宣传、保护和推广,鼓励对有条件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和原产地标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推进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网络、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农民经纪人队伍和“绿色通道”建设。
  
坚持科技人才兴村,切实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无论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还是推动农村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离不开人才。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开展重大高新技术研发,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农业科技入户机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增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依托“百万中专生计划”,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把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培养成农村致富带头人,把脑子活、信息灵的外出务工农民培养成劳务输出领头人,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引导各种致富能人进村投资,借智生财、借资兴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鼓励各类人才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坚持龙头企业帮村,鼓励引导工商企业投入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工商企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要善于发挥龙头企业与农村之间存在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利益关系,鼓励它们以各种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支持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引导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和建设农村各项事业。要切实做好宣传引导和协调服务,吸引有条件、有热情的各类工商企业下乡进村,面向“三农”,进军田园,通过产业带动、村企联动、投资推动、科技驱动、服务拉动、外向牵动等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制定鼓励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农村和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生态建村,大力开展农村能源和环境建设。开展以生态家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和环境建设,是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农业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要继续以户用沼气建设为切入点,引导农民改厕、改圈、改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总结、推广和提升现有农业生态模式,通过项目带动、市场引导和政策激励,促进种养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效益的提高。要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农村清洁能源,推广秸秆养畜、秸秆生产沼气、秸秆发电等综合利用技术,大力推广“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加快实施乡村清洁示范工程,促进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探索建立以村为基本单位、户为基本服务对象的乡村物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实现安全、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坚持支部带村,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引领力。建设新农村,村是工作的基础,农民是行动主体。能否增强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业部门要通过提供服务、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和促进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水平。要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集体财物管理机制,完善“一事一议”制度,让农民真正参与管理村集体各项事务,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真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章程(试行)》,扎实组织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当前,要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的各项工作,尽快形成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协调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努力为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搭建良好平台,特别是要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标签:农村建设   农民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1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