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锡文:剖析农机技术受制于人短板,纵论农机科技创新战略性安排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罗锡文:剖析农机技术受制于人短板,纵论农机科技创新战略性安排,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罗锡文:剖析农机技术受制于人短板,纵论农机科技创新战略性安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罗锡文教授做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罗锡文教授,9月1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现代农业装备发展与技术进步高端论坛"上,在以"对我国农机科技创新的思考"主题的演讲报告中,系统剖析了我国农机化发展水平上与世界农机强国的差距和薄弱瓶颈;同时,提出了未来我国农机科技创新要行业戮力同心,对农机技术装备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创新“作出战略性安排”。

我国与农机化水平先进的国家差距30~40年
罗锡文院士首先引用数据,分析实例,从4个方面指出我国农机行业发展特别是农机技术创新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从实现时间序列上看,最早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美国是在60多年,最晚的韩国也在20多年前;而我国到2016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还仅为65.2%。
二是从农机装备制造水平方面比较,差距也十分明显。拖拉机和收割机是两种代表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的典型机型。在拖拉机上 ,美国在1970年就采用的动力换挡技术,我国是2014年,相差44年;美国1961年开始采用闭心式液压系统,我国是2010年,落后39年;美国在1980年就生产250马力拖拉机,我国是2015年(240马力),落后35年。
在收割机上 ,美国1976年开始生产纵轴流谷物联合收割机,我国是2011年,落后35年;美国1979年就有了割幅6米、发动机230马力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我国是2013年(割幅5.3米,220马力),落后34年。
三是从农机装备产品的可靠性来看,差距也较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拖拉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350小时;我国某大型拖拉机企业,在2017年这项指标达到330小时,落后了30~40年。
四是从农机作业效率看,2016年我国田间作业动力拥有量亩均动力0.41kW,美国亩均动力为0.06~0.07kw,我国是美国的5.8-6.8倍;发达国家农机动力机械与作业机具配比为1:3~1:6,而我国平均只有1:1.6,这说明我国农机作业效率和综合利用率不高。

农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罗院士又分析指出了我国在农机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研究基础薄弱。基础数据积累不够,土壤、作物(动物)和机器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不足,现代农业生产和健康养殖新工艺设计理论缺乏,原创性重大突破少,难以满足我国地域多样性、作物多元化、农业复杂性和可持续的需求。
二是发展路径不明确。例如,无论土壤类型、水田旱田和丘陵平原,现在全国大多采用旋耕、犁耕、深松和免耕等耕作方式,没有优化组合,造成土壤耕层"浅实少",有机质低且分布不均;在种植方面,水稻插秧和直播,油菜移栽和直播,玉米种植平作和垄作等,不同地区亦采用何种种植方式,缺乏科学论证,在收获方面油菜、马铃薯的分段和联合收获,甘蔗整秆和切断收割,牧草刹割与饲草青贮致密收获等技术路线不明确,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路径不明确等。
三是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适宜不同区域机械化的高产优质品种、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模式和田间管理技术缺乏,机械化与规模化结合不够紧密,饲草料生产机械化技术结构缺乏,家庭农场种养一体化模式与技术亟待完善。设施园艺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低,影响产能的充分发挥。

农机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目标

在对我国农机科技创新的具体思考与对策方面,罗院士强调指出,我们必须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技术是要不来的、买不来的、讨不来的。要"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中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
罗院士提出,要明确我国农机科技创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是到2025年,农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突破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农机化"从无到有"和"从有到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第二步目标是,到2035年,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重点以信息技术提升农机化水平,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从全到好",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
第三步目标是,到2050年农业机械化达到更高水平,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并跑",部分领域"领跑",重点以智能技术引领农机发展,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从好到强"。

农机科技创新的3个战略性安排

围绕实现农机科技创新的"三步走"的目标,罗锡文院士重点强调农机技术创新要从3个方面"作出战略性安排"。
一要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重点是补短板。从七个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粮食作物生产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研究,经济作物和饲草料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研发,健康设施养殖工程,区域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果蔬、饲草料与畜禽水产养殖加工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农村生活废弃物(固、液)处理与综合利用。

其中 粮食作物生产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围绕构建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粮食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开展主要作物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蔗、杂粮杂豆、粮食干燥与储藏。
二要现代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突出是攻核心。根据我国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急需在共性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以及材料和制造工艺,4个方面尽早取得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技术、大功率拖拉机电控液压提升技术、农业机械用传动系统技术。重大装备主要包括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高效青贮饲料收割机、农机装备生产与检测平台。
三要农机装备智能化科技创新,发力点是强智能。在农机智能装备传感器方面,开展作业载荷、工况环境、本体信息、生态生理和作业质量等测试对象特性和测试机理研究,研发敏感材料和关键芯片,开发专用传感器。在农机导航及自动作业技术方面,开展轮角转向测定技术研究,研发电动方向盘电机,以机具为基准的机组定位技术和星基增强技术,提高导航精、灌溉、施肥、施药、收获和干燥等技术研究,实现农机作业过程的实时分析决策与自主优化控制;开展养殖生产中的精准环控,饲喂和防疫等研究。
罗锡文院士最后总结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农机科技创新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第一动力,深刻把握农机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矢志不渝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李社潮)


标签:农机   技术   我国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1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