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抗旱坐水播种技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机械化抗旱坐水播种技术,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机械化抗旱坐水播种技术

 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及华中北部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播种时正值干旱少雨季节,严重影响农时。坐水播种技术,就是用坐水播种机人为创造适合种子发芽、出苗的水肥小环境,达到保证农时、抗旱保苗、一播全苗之目的,实现稳产丰收。

1、抗旱坐水播种技术的节水机理

种子萌发、出苗期或定植期需水很少,但对缺水的反应非常敏感。坐水播种或定植施水技术,将水一次性注入播种穴(定植位)、行中,形成湿润土团,种子恰好被湿土团包容,供应种子充足的水份和养料,使之顺利萌发、出苗,实现一播全苗,苗齐苗壮之效果,为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抗旱坐水播种技术以非充分灌溉理论为指导,限量、定位施水。坐水播种后适当覆土,地表基本无裸露的湿润土层,从而大大减少蒸发损失。由于是局部限量灌溉,不会出现深层渗漏损失,同时也防止因渗漏把化肥、农药带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可以使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大水漫灌水利用率为40%左右)。

 坐水播种的节水效果非常明显。一般地区渠道引水,大水漫灌需水40—60立方米/亩,喷灌需水18—25立方米/亩,微灌需水12—15立方米/亩,而坐水播种只需水6—8立方米/亩。这对于水贵如油的干旱地区而言意义重大,它可以在水源有限的情况下保灌更多的土地。

2、常用的坐水播种机

我国坐水播种机有30余种,可以与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基本上能满足生产需要。性能较好的代表机型主要有:

1)2BFS-3型施水肥硬茬播种机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制生产,与大型拖拉机配套,全悬挂作业,在末耕地上可一次完成施水、施肥、播种、覆土、覆盖地膜作业,种、肥分开,作业效果好。该机主要用于玉米等作物的抗旱播种,经适当调整也可用于中耕、深松及施肥作业,生产率为3—6亩/小时。

 2)2BGM-4型玉米半精量播种施水机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玉米、豆类等作物的抗旱坐水播种,与8.8—14KW的小四轮拖拉机配套,全悬挂作业,在末耕地上可一次完成破茬、分草、开沟、施水、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行距、播种量、播深、施水、施肥量可调。播种后种、肥、水分布合理。生产率1.5—2.3亩/小时;施水深度7—10CM,施水量6立方米/亩。

 3)WD—3型旱地播施保多用机

由河北省青县农机研究所研制生产,与8.8—11KW拖拉机配套,具有施水、条(穴)播、施肥、覆膜和植保多种功能。该机适用于小麦、高粱、棉花、玉米、花生的坐水播种,作业效率1.5亩/小时.

 4)3BSM—2A型坐水覆膜播种机

 由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农机研究所研制生产,与8.8—14KW轮式拖拉机配套。适用于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甜菜等作物的坐水播种。可一次完成开沟、注水、播种、覆膜作业,生产率1.5—4.5亩/小时。

5)3BP-2型坐水覆膜施肥播种机

由内蒙古农牧学院机械厂生产,与11—14KW轮式拖拉机配套,可一次完成侧位深施肥、播种、施水、覆膜等工序,进行半精量播种。适用于玉米、甜菜、高粱、棉花、向日葵的抗旱坐水播种,生产率1.5-2.0亩/小时。

播种期如遇干旱,也可在农机技术人员指导下对现有播种机进行改制。方法是取容量为200L-300L的塑料桶两个作为盛水器具,固定于拖拉机两侧略高于种箱的位置(以便靠重力自流灌水),串联后用塑料管引至每个排种器的开沟器处,并在总管路处安装开关。这样也可以实施坐水播种作业。

 3、对坐水播种作业的要求

1)为保证一播全苗,种子应浸泡吸水,或用保水剂、抗旱剂拌种,或作种子包衣剂处理。精量播种前应做种子发芽试验,发芽率应达到98%以上。

2)精细整地,做到土地平整,地面无直径5CM 以上大土块。根据各种作物播种的不同农艺要求及免耕播种具体规定,选择适用的坐水播种机。

 3)对于水源较远的地块,应选择适宜的运水工具与方式,以提高作业效率。

4)作业前调整好机具。悬挂精量播种机作业时要边走边放,以免开沟器下部堵塞;播种作业时严禁机组倒退;地头转弯时应升起工作部件,以免损坏。

5)作业中匀速前进。如发现粘土、挂草、堵塞等现象,应及时停车清理,以免影响播种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抗旱坐水播种的抗旱效果一般持续时间为25-35天。如播种后不下雨或出苗后10天内无10MM以上降雨量,应补灌一次保苗水。

标签:播种   作业   抗旱   施肥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1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