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让“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
黑土地让“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
黑龙江坚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多项指标领跑全国,努力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多产粮产好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三农巡礼
2016年5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时说:“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近5年来,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保持全国第一,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块‘压舱石’。黑龙江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突出,功不可没。”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亿斤)增长示意图
黑龙江人牢记使命,努力做好粮食生产,2018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500亿斤之后,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超过1500亿斤,2020年达到1508.2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3%。粮食生产已获十七连丰,连续10年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的1/9,相当于中国人每9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既保量的安全,又保质的安全,2020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8513.7万亩,其中绿色有机玉米认证面积1934.5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推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黑龙江坚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多项指标领跑全国,努力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多产粮产好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农机化释放黑土地产能
黑龙江省宁安市种粮大户杨海德今年信心满满。他说:“今年种了40垧的谷子,60多垧玉米,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目前的雨水不影响大田的播种,5月15日全部播种完。去年收入好,今年的干劲更足了。”
航化作业
让杨海德有底气的是以农业机械化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2010-2020年期间,黑龙江农机化在高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型农机装备占比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继续保持领先;信息化、智能化农机装备应用广泛;农机化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
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由1.4万台,增加到现在的7.7万台。其中,20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31340台,从事田间作业的大型农机已由10年前的不足1%,提高到10%以上。同时,与之配套的大型深松机、翻转犁和联合整地机也得到了快速增长。这些大型农机装备的应用,提升了该省农机标准化作业能力,提高了耕层深度,使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增强,为丰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88.6%,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到2020年底,这一数据提升到98%,不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还保持了每年近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势头。目前,全省已有60个粮食主产县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近几年,黑龙江依托移动互联网、卫星导航、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推进智能化、精准化农业生产。目前,旱田和水田的整地和种植环节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作业面积都在4000万亩左右,全省有6万台大型农机安装了智能终端,还有近万台拖拉机具有北斗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有效降低了农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精度。
黑龙江结合实际,探索出了旱田“一翻两免”和水田“一翻两旋的耕作模式”,为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提供了有效支撑,不但解决了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还恢复和提升了地力。同时,精量播种、分层施肥、侧深施肥、高效植保、免耕播种等项技术也得到了普及。
给种苗装上“中国芯”
5月9日,以“天赐五常·奥运品质”为主题的金龙鱼原香稻五常开耕节在黑龙江省五常市举行。这家国际知名的企业每年都会在五常市举办开耕节活动,庆祝耕种季节的开始,为耕农加油打气。金龙鱼对外宣传的明星产品是“五常稻花香2号”,这个本土品种学名“五优稻4号”,是“五常大米”的标志。
黑龙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代种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常规粳稻、大豆、马铃薯育种全国领先,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常规粳稻和大豆自主选育品种种植占比100%,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明显提升,种质资源库由2个增加到4个,种质资源保存数量由5万份增加到14万份。现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3200余份,是亚洲之最;甜菜1703份,位列世界第五;野生大豆786份,全国数量最多。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品种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双单倍体育种、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加快应用,主要科研院校和大型骨干种子企业育种手段以常规育种为主向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结合转变,北大荒垦丰种业建立了生物育种研发中心,实现了从育种2.0阶段向育种3.0阶段迈进,育种效率大幅提升,全省年审定推广品种数量由不到100个提高到300个以上。
有了优良品种的支持,单产稳步提升。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76.4斤;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6.8斤,合农71大豆品种2020年亩产达到672.4斤,刷新东北地区大豆实收单产纪录。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由38%提高到45%,为粮食产量从1000亿斤增长到1500亿斤,实现“十七连丰”提供强力支撑。
庆安县丰收在望的稻田
粮食品种品质明显改善,玉米品种容重较10年前每升增加10克,适宜籽粒机收品种增加39个,促进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籽粒收获含水量明显降低。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全部达到优质米标准。五优稻4号以其优良食味在全国叫响了黑龙江优质粳稻品牌,连续三届获得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金奖;龙粳31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为全国第一大水稻品种;绥粳18水稻品种单年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
科技创新开拓增产空间
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李鸿冠告诉记者:“今年春耕播种季农业生产全程都体现出科技的力量,每个58×28厘米像蜂巢一样的软盘是新型水稻育秧盘,需要精准放入125克优质水稻种子,在‘工厂大棚’孕育35天后,每块盘中出秧苗4400株左右壮秧苗,一亩地需要33盘秧苗。”
泰来县田园新景色
在黑龙江农民种地讲科学已成为常态。4月底,五常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了玉米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现场会,参会者对新技术给予极大关注。免耕播种大户赵立国高兴地说:“保护性耕作就是好,我种植近5000亩玉米,预计可增收10万元。”10年前,免耕播种机在黑龙江还是空白,现在发展到近3万台,作业能力近3000万亩,为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提供了装备支撑。
免耕播种仅是无数农业新技术中的一种,为提升品质和产量,黑龙江广泛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
水稻重点推广水稻钵育机械摆插技术模式,通过钵盘育苗实现壮苗、盘根好、插秧时伤苗轻、缓苗快,增产8%,推广面积1000万亩;推广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模式,既提高肥效,又减少肥量10%,同时节省人工施肥成本,增产5%,推广面积500万亩。
玉米在第一、二积温区推广玉米大垄双行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降低籽粒含水量,提质增效,增产5%-8%,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第三、四积温区推广玉米110厘米大垄双行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密度总体增加20%,每亩达到5000-6000株,品种选择上由过去的晚熟品种改为中早熟收敛型、宜机收品种,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增产10%,同时减少收获成本,推广面积3000万亩。
播种黑土地
大豆在品种选择上注重优质高蛋白品种的应用,在栽培技术上重点推广应用110厘米大垄垄上3行密植技术模式,密度总体提高15%,同时采取玉米—大豆轮作耕作方式,亩增产8%以上,推广面积3000万亩。
设施蔬菜在品种上由传统大宗本地供应品种向营养鲜食、反季节生产、加工储藏等多元化优质专用型品种转变。设施上创新推广三弦节能、水幕墙体、太阳能集热、双拱双被等高质量棚室。技术上集成推广嫁接育苗、秸秆酵腐生物能利用、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物化防控等先进技术。
组织化带来种地新模式
龙江县超越合作社今年与农民签订了玉米生产托管服务合同62万亩,其中全程托管服务面积31万亩。合作社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的一体化全链条式服务,社员农户向合作社支付托管费,包含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耕、种、管、收、运全程作业费。合作社还可以根据农户需要实行菜单式服务。合作社与中粮开展“粮食银行”项目合作,实行“点价”制度,粮食收获后直接送到粮库,由托管农户根据市场行情自行选择结算时间,真正让粮食实现保值增值。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自2018年以来,黑龙江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重点总结推广了兰西县“生产托管+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粮食银行”的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在试点的示范带动下,2020年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已达1.16亿亩次,其中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达650万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以兰西县、巴彦县、龙江县等地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成熟经验,探索出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龙江路径”。截至目前,全省已经签订全程托管服务合同面积超过2000万亩,全省900多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全程托管服务,签订合同面积达到478万亩。
中华大粮仓
近年来,黑龙江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竞争力,稳固了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2020年,全省200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超过1.3亿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54%,全省共有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万个,经营范围已经覆盖了优质粮食、畜牧养殖、经济作物等优势主导产业,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黑龙江省提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奋力开创新阶段三农工作新局面。
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以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示范区为牵动,坚持良种良法良田结合,扩面积、提能力、攻单产、增总产,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169亿亩,产量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确保任何时候都产得好、供得上、调得出,让“中国饭碗”装更多优质“龙江粮”。抓住“两个要害”,探索实施田长制,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创建省级高标准科技园、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打造国家数字农业基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以上。
颗粒归仓
集中力量打造东北地区乡村振兴样板。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建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着力提高粮食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以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乡村建设面貌。加快推进村庄规划,落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土地全程托管,推广“农业大数据+金融”支农模式,拓宽乡村振兴投入渠道。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发展壮大扶贫产业,保持过渡期政策稳定。同步做好省市县三级扶贫机构职能优化调整,保持队伍稳定。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2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