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企业这么多,行业为什么还能增长?给你10大理由!
拖拉机企业这么多,行业为什么还能增长?给你10大理由!
眼下已经是年底了,按往年的情况,这个时间应该是农机行业的淡季了,但今年的情况很反常,笔者近期从河北、山东、河南和浙江等地的农机零部件生产厂家了解到,他们仍在加班加点地生产,尤其是拖拉机配件,要货量大且急。
有零部件企业反映,今年从4月恢复正常生产开始,就一直满负荷生产,但仍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到来,有一些企业的机关人员和管理人员全下到车间搞生产去了。
笔者认为配套企业的生产能真实反映行业的生产和需求现状,另外从补贴数据来看,到10月中旬全行业已经销售轮式拖拉机26万台,而2019年全年才销售20万台。
从配套端、生产环节和补贴系统的数据,都可以看出今年拖拉机行业的销量有巨大的增长。对于这种火暴的行情,零部件企业和整机企业事实上是没有思想准备的,所以在生产上显得手忙脚乱。
国内的拖拉机企业已经非常多了,竞争也很激烈,为什么行业还能快速增长?笔者认为有10个方面的原因。
1. 疫情和灾情之下的政策性拉动
国内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增量预测(单位:万亩)
研究拖拉机产销量的增减变化,需要关注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作物种植面积变化,二是补贴政策变化。
作物种植面积是直接影响因素,拖拉机的需求量与农作物种植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种植面积大,对拖拉机的需求量就多。
2015年之后,国家开始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同时限制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其中力度最大的是限制玉米种植面积,要求3年内玉米种植面积调减333.3万hm2(5000万亩),2018年出台了调减水稻种植面积66.7万hm2(1000万亩)的计划。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全球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开始减少粮食出口或限制粮食出口,我国也迅速调整了农业产业政策,对大宗农作物种植由限制变为鼓励和支持。
政策的变化将带来3大影响。
一是国家对3大主粮高库存的态度将由以前的“负担”和“包袱”转为资源、财富或压仓石。
二是主粮作物产业政策将由抑制变为鼓励和支持,政策性收购价格将保持稳定或提高。
三是主粮作物和棉、油、麻等大宗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会迅速恢复或增加,今年早稻种植面积增加46.7万hm2(7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增加超过66.7万hm2(1000万亩),直接带动了拖拉机的需求增加。
业内专家指出,未来10年,国家对农业生产政策整体转向更加积极的支持,预计大宗农作物除小麦保持稳定和棉花略降外,玉米、水稻、大豆和马铃薯种植面积都将增加,4类农作物面积预计增加733.3万hm2(1.1亿亩)。
如果以一台拖拉机年平均作业面积66.7hm2(1000亩)、53.3hm2(800亩)、33.3hm2(500亩)、20hm2(300亩)测算,未来10年需要新增的拖拉机数量分别为11万、13万、22万、36万台。
2. 周期性反转,谷底反弹
国内大中型拖拉机销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台)
农机虽然受补贴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但补贴政策只会提前释放需求,并不会改变行业的长期趋势。长期趋势是由需求决定的,行业发展会呈正态分布的周期性变化。
国内大中型拖拉机最近一次的行业周期开始于2006年左右,2011—2013年达到高峰,2014年之后进入下行通道,到今年已经经历了6年的调整,行业由谷底开始向上反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截止到今年10月中旬,大中型拖拉机补贴数据已经销售了26万台,其中应该有2019年没有报补的数据以及今年补贴政策效率提高的因素,预计全年销量会达到28万台,同比增长45%左右。
是否是周期性反弹,今年其实是不能确定的,如果2021年及今后三五年仍上升,就可以确定行业是周期性反弹,并且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了。
但不管是持续增长还是反复,拖拉机行业今后的需求将会在一个新平台上波动,笔者认为底线是20万台,销售额200亿~250亿元。
3. 结构性增长,中拖增长更快
国内拖拉机行业产品结构变化趋势
我们在分析拖拉机行业销量时,除了看绝对量外,更应该关注产品结构的变化。过去15年,拖拉机需求量是由购置补贴政策决定的。
2017年之前,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和鼓励大功率高效率拖拉机;另外,2009年开始,土地流转加快,农业规模化迅速发展,在客观上拉动了大功率拖拉机需求量的增加。
2013年,大型拖拉机销量与中型拖拉机基本持平,其中95.6~147kW(130~200hp)拖拉机出现了不合理增长,其中还有功率虚标、“大马拉小车”等现象的出现。
2017年之后,从山东省开始,很多地方对132.3kW(180hp)及以上功率大型拖拉机和重型拖拉机降低单机补贴额,有的地方降幅超过8万元。
补贴额度下降,大型拖拉机需求遭受重创,市场不理性消费降温,加上国家有关部门重拳整治“大马拉小车”问题,所以从2017年开始,中型拖拉机需求开始回归。
2020年从补贴数据可以看出,中型拖拉机销售进一步回归,加上有十几个省在考核拖拉机的“K值”,“大马拉小车”现象在迅速减少,中拖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
如果2019年和2020年销量分别按19万台和28万台计算的话,大中拖销量中占比不变,则大拖增长1.05万台、中拖增长5.95台,虽然都在增长,但中拖增长量更多,中拖的增长有力支撑了拖拉机行业整休销量的增长。
由于中拖销量增加更多,所以从拖拉机的总功率来看,增长量并不大,但笔者认为,目前这种产品比例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的拖拉机销量中,36.8~58.8kW(50~80hp)的拖拉机占比达到75%,58.8kW(80hp)及以上大型和重型拖拉机占比25%。
目前国内拖拉机销量中,大拖占比15%是合理的,国内将73.5kW以上的拖拉机定义为大拖,如果按58.8kW计算,大拖占比是25%左右。
中拖在拖拉机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价值,目前国产拖拉机在110.3kW(150hp)以下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国产品牌更应该重视在中拖上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是奠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 处于需求升级换代大周期和大规模更新期
最近几年,无论是北方的黑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等旱田区市场,或是南方的四川、浙江、湖北、湖南和云南等水田区市场,拖拉机需求升级换代趋势非常明显。
南北方一个共同点是,老用户再次购买时,首选国际一线大品牌产品,其次是国内一线品牌产品,而国内二线、三线品牌,老用户基本上不会选择,说明用户的品牌意识强,需求升级了,尤其时老用户,这种趋势更明显。
再说一下大规模更新期,如果从2010年算起,目前国内有30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在用,如果从2015年后算起,目前有135万台大中型拖拉机在用。
由于需求升级、新产品不断出现,所以大量的老旧机器进入了大规模更新期,尤其是以前图便宜购买了二三线品牌产品的用户,现在需要更新机器了。如果按一年10%的更新率,则有30万台或13.5万台的更新量。
需求升级是用户希望用上更好的拖拉机,而大规模更新是用户希望用上更新的拖拉机,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拉动新机销售,是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量的最佳途径。
5. 报废更新政策强力拉动
2020年2月19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单位联合印发《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新政的最大变化是把补贴对象由原来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类扩大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机动喷雾(粉)机、机动脱粒机、饲料(草)粉碎机和铡草机7类,且没有年限限制,补贴比例由30%增加到40%,最高补贴额提高到2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农机补贴进入了“双补时代”,一台农机在寿命周期内得到两次政策性补贴:购买时享受购置补贴,有的地方还有累加补贴;报废时享受报废更新补贴。
“双补”的好处是既能促进新机销售,在机器到了淘汰期之后又能鼓励农民购买新机器,这对拖拉机行业来说是利好的政策。
目前各个省区都在积极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其中主要的抓手就是拖拉机,因为拖拉机保有量大、使用频率高、用户更新意愿强烈。
事实情况也是这样,笔者了解到西北某省一家经销商利用报废更新政策,销售了2000台新拖拉机,同比翻番增长。
6. 行业集中度降低,多品牌激发市场活力
国内大中型拖拉机企业数量变化趋势
农资营销专家认为,一个分散的行业,新进入的企业更有机会,而高度集中的行业,新品牌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那么国内拖拉机行业是什么情况呢?
笔者持续跟踪了近10年的拖拉机市场情况发现,国内大中型拖拉机的行业集中度一直在降低。
2010年,行业前5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之和达到73%,是典型的少数寡头垄断的行业;2015年,行业前5名企业市场占有率降至50%,呈现出多寡头垄断的态势;2019年,行业前5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5%,集中度严重分散,行业已经出现了去中心化的特点。
很明显,国内大中型拖拉机行业集中度很低,对于新品牌来说,也是进入的机会。从农机购置补贴数据及几个大的拖拉机产业集群了解到的数据看,2020年大中型拖拉机生产企业数量仍在增加,预计新增15家左右,意味着生产企业数量超过了200家。
另外,上半年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拖拉机产品有2484款,同比2019年增加763款,说明更多的品牌更多的产品参与了市场竞争,这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降低。
今年行业内也发生了一些大事件:约翰迪尔公司于8月1日关闭了宁波工厂,宁波地区新增了几家水田型拖拉机生产企业,一些中拖企业开始扩张产能、争夺市场,天津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推出了无人驾驶拖拉机。
在分析行业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在很多时候,需求是被企业创造出来的。国内200家拖拉机企业,一方面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他们会去寻找未被满足和未发现的需求,这样也会增加行业销量。
7. 使用领域和范围扩大
国内拖拉机市场逐渐由北方转向南方,南方水田型拖拉机近几年销售占比不断增加,说明水田拖拉机得到长足发展、补上了短板。在结构方面,有以下几项重大改变。
一是履带式拖拉机占比和销量增加。按国外的情况,履带拖拉机占比10%~20%,国内履拖占比小于5%。近几年履带拖拉机的优势逐渐被用户认可,需求量增加、销量增加。
二是使用场景丰富化。近几年国内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非常大,粮食类作物占比减少,经济类作物和瓜果蔬菜等高收益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这种结构调整对中型拖拉机更有利。
8. 价格不断下探,购买门槛降低
营销学认为有价值的需求是有购买能力的需求,如果喜欢一台拖拉机,但是没有购买能力,这种需求是没有意义的。
决定能不能买得起一台拖拉机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用户收入增加,有购买能力,另一方面是产品价格下降,让更多的人能买得起。
笔者认为,近两年拖拉机销量增长与行业整体价格水平下降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如66.2kW(90hp)的拖拉机,10年前的国产品牌价格8万~15万元,外资和进口的产品价格15万~25万元。目前国产小品牌拖拉机价格有的低至6万元,姑且不论产品质量好坏,单纯就价格来说,用户的购买门槛大大降低。
笔者认为产品价格降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竞争激烈;二是国内产业链的完备和产业集群的成熟,这两者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让企业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
9. 市场培育完成,产品不断进步
虽然有很多人,包括很多用户对国产拖拉机缺乏信任,当然国产拖拉机也的确存在很多粗制滥造和假冒伪劣的产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产拖拉机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整体在上升,并且具备质量的可选择性。
“质量的可选择性”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你能出得起什么样的钱,工厂就能提供与价格匹配的产品。
笔者见过一家企业将中轮拖分为“竞争版”、“标准版”和“超越版”,其中“竞争版”就是低配版本,用以满足想花低价格购买产品的用户群体。
这一现象说明国产品牌不是生产不出好产品,而是目前大多数用户还消费不起高质量的好产品,但有些用户出了低价格且想得到高质量的产品,这无疑是不可能的。
整体看,国产拖拉机技术实力、产品质量水平和售后服务能力等都在不断提高,逐步赢得用户的信任。
10. 进口减少,跨国公司压缩产量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受疫情影响,欧洲、美国和日韩等地区和国家的农机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原材料、配件供应不足,导致产能受影响,从而我国进口的农机产品数量也减少。
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农机产品,受核心零部件库存不足的影响,产能也跟不上,这给国产拖拉机品牌崛起创造了条件。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2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