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行业寒冬,中国农机如何突围?
面对行业寒冬,中国农机如何突围?
在农机行业形势低迷的情况下,虽然有部分企业仍保持高歌猛进,但大部分企业都面临收益下滑的问题,中国农机也面临着低端过剩、竞争混乱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机当如何突出重围,与世界主流同起步?
在第四届中国农机高端论坛上,中国农机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振营为众多企业提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刘振营认为,面对寒冬,中国农机企业还是有机会的。这个机会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就是目前来说,我国的生产条件尤其中原地区是一家一户经营,现在国家号召土地流转,而土地流转恐怕还有一个时间,这个时间就是企业加紧研发新产品,进行产业升级的一个机会。
第二,我国目前的农机产品,主要是粮油田间作业机械,除了这些主要作物以外,还有很多像杂粮,糖料、油料等其他作物,还包括养殖机械、水产机械等。农业机械种类很多,国外有7000种农业机械,国内才有3000种,所以研发这些产品也是有机会的。
第三,技术创新也应该有机会,比如互联网+、物联网等,与国际一流企业同起步,这个恐怕是我们的机会。
要把握这几个机会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行动。
第一个方面是管理方面。
首先是战略管理。本土国内企业非常缺乏这一块,比如将来要办成什么样的公司,产品将来怎么发展,这个没有长远的战略是不行的。那个工作计划和战略不一样,方向确定了,战略确定了就会一步一步来实施,就会发展的比较好。
第二个是研发管理,企业不能将还没有成熟的产品投放市场。其实,很多已经死去的企业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形成。
第三是产品管理。刘振营提到当年去山西青岛采访用户,用户告诉他自己买了一台拖拉机,用了三年后,配件到处都买不到,到厂家一问早就不生产了。
还有其他更多的管理方面,刘振营认为最突出国内企业最缺乏的就是研发管理和产品管理,需要加强。
第二个方面是企业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来进行创新、研发。农机企业必须了解农业生产过程、用户需求。农机企业应该自己有地种,来实验作业效果。即使没有地,也应该参加示范园区之类的活动。
总之,就是要结合实际来进行研发、改进,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来进行研发和生产,这是方向。
第三个方面应该发挥新优势。
过去农机发展靠低成本、农业部补贴,价格不能高;靠大批量,量大才能赚钱;靠政策,政策也把很多不怎么样的企业带动了起来。
过去的这3大优势逐步丧失,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产能越过剩批量优势难以显现,并且政策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小,几个优势都没有了,所以企业要创造新优势。
新优势是什么?有以下3个。
首先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个互联网手段,把互联网引入到农机生产和管理各方面。
第二是工匠精神。做农机跟其他不一样,其他虚拟经济可以忽悠,上市公司可以出一些题材,但是做农机产品不能来虚的,必须扎扎实实。做农机产品没有8年不可能做好,比如勇猛、星光都是这样过来的,甚至有的超过八年才能够盈利。
因此,必须有工匠精神,要带着技能,耐得住寂寞。
第三个优势就是与世界同步创新,与世界顶级企业,在高起点上,改进产品,设计产品,中国农机才有可能跟的上,或者说不至于落下太远。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2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