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四川苍溪“大园区+小庭园”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看四川苍溪“大园区+小庭园”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规模与否,要辩证来看。10万小农户,户成园、组成片、村成带,乡镇就有规模;1000个农村留守家庭,你养猪,我养猪,就相当于一个年出栏2000头的规模养殖场。这是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10万小农户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真实写照。
资料图
苍溪地处川北山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苍溪以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示范区”。在苍溪已建成的5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中,10余万户分散小农户的“户办庭园”占了“半壁江山”,成为当地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些农户侍弄的小庭园规模虽不大,却干出了不少为人称道的事儿:白驿镇岫云村创新“滴滴养猪”平台每年将上千头小农户传统圈养肥猪配送到城市家庭;歧坪镇樊家山村农户种植的生态猕猴桃比市场价高出一倍还供不应求;元坝镇将军村村民将房前屋后妆点得诗情画意,吸引城里人也来过一把耕读生活……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以“庭园经济”为代表的苍溪小农户没有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浪潮中凋零,反而在现代要素、现代理念的不断冲击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上,苍溪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从“五小经济”探索起步到“六个一+三配套”规范完善,20余年来,苍溪庭园经济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过“寒潮”。以小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小庭园经济是否已经过时?苍溪的回答是否定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推开后,苍溪农民在住房周围开山垒石,平整土地,栽上了柑橘、雪梨等果树,拉开了苍溪庭园经济建设的序幕。当年群众编成顺口溜:“要致富,分开住,房前屋后栽果树,猪鸡鸭兔一大路,三年就当万元户”。
从“五小经济”(即小果园、小桑园、小茶园、小鱼塘、小药园)到“六个一”(即每户一个一亩以上的经济园、一口机压卫生井、一口100立方米以上的微水池、一口沼气池、一个石板院坝、一条进出硬化路),苍溪庭园经济内涵和外延20余年间不断发展完善。
凭着庭园经济,人均耕地不足1亩,山区面积占了99%,土地十分零碎分散的苍溪一时风头无二。
到上世纪末,苍溪19万农户中30%达到“六个一”标准,75%达到“四个一”标准(不含沼气池、微水池),90%以上建起了一亩以上的经济园。粮经种植面积比达到5∶5,庭园经济对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62.5%和50.4%。
好景不长,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产品市场从相对短缺走向结构性过剩,苍溪庭园经济粗放、附加值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逐渐显现,农产品卖难问题难以回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苍溪庭园经济陷入低潮。
以小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小庭园经济是否已经过时?苍溪的回答是否定的。苍溪县委书记张寿于表示,苍溪全县近80万人,农业人口就超过60万,在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小庭园仍是苍溪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和重要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元素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面对挑战,近年来苍溪针对市场需求,结合自身气候资源条件,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铆定“大园区+小庭园”推进基地建设,其推行的“群园联动”模式,创造了万亩园“带”千亩园、种植园“套”养殖园、产业示范园“联”农户标准园的“裂变效应”,初步奠定了红心猕猴桃、中药材、健康养殖“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目前,苍溪已建成万亩园区18个、千亩园区66个,带动农户建成“户办庭园”10万余户,助推1.5万贫困户依靠小庭园人均增收1200元。2017年,青龙园区农民通过企业科技服务带动,仅在猕猴桃产业链上人均实现增收1.3万多元,贫困户人均增收7200元,比全县农户人均增收高出30%以上。因为对贫困农户的增收带动作用明显,苍溪红心猕猴桃还在2017年被列入“全国产业扶贫十大优秀范例”。
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迅速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吸纳孵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苍溪拿出真金白银鼓励小农户自办庭园参与园区产业发展,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园区发展成果。
占地1.22万亩的青龙园区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覆盖了岳东、河地2个乡镇、11个村。在青龙园区,除了规模流转土地的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外,还有3200多户农户依托园区建起了自己的产业园。
这是苍溪农业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大园区+小庭园”的发展模式,不仅没有挤压小农的生存空间,反而让苍溪传统的农村庭园经济重新焕发活力。
“群园联动”模式的“裂变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呢?“如果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带来的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入是基础,那么共享共赢机制的建立就是催化剂。”苍溪县园区办主任贾锡平告诉记者。
在园区建设上,苍溪创新“1+4”农业融资体系和涉农资金“1+N”打捆整合方式,每年投入项目资金1.2亿元以上。真金白银的投入,使得山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水网、路网、林网、能源网“四网”纵横阡陌;卫生室、警务室、幼儿园、村级文化室、农村书屋、便民服务中心、体育设施应有尽有;猕猴桃品种选育园、栽培试验示范园、工厂化育苗园、技术培训基地星罗棋布……
软硬件的大幅改善,使得园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吸纳作用逐渐显现。近年来,园区引进龙头企业近40家、家庭农场200余家,建成畜禽养殖小区超过400个。
与此同时,县级财政拿出资金鼓励小农户参与园区发展:每年安排800万元资金用于小农户发展肉牛羊土鸡产业建圈补助;猕猴桃、林产业、中药材每亩给予200元补助;对贫困户、贫困村设立1.5亿元产业扶持基金,对自建两亩以上红心猕猴桃产业园的贫困户,除享受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外,县财政给予“以奖代补”资金6000元,产业保险由县财政补贴75%。
被称作“催化剂”的共享共赢机制将小农户进一步深度卷入园区发展。如青龙园区农户通过订单合同、服务协作等形式,与入驻园区农业企业一起发展猕猴桃;园区企业创新保土地租金、保贫困农民基地务工、保贫困群众零投入创业、保果品订单收购,订单收购二次返利分红、投资经营保底分红、果品存储增值分红“四保三分红”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全县45个村、7800户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
面对大基地、大物流、大市场,小农户在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中要如何提升竞争力?苍溪多个传统村落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多种形式,促进资源的聚集与重构,找到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小农生存之道。
“以前穿麻布衣服被认为是贫穷落后,现在却是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时尚潮流。同理,传统小农生产在当下也可能被重新解读。”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认为,大基地不是唯一的出路,传统小农生产方式有它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资源通过现代化的形式重新组织起来。
针对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的实际,岫云村没有走常规的农业产业培育路径,而是组织留守老人、妇女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生态种养,打造出“年华猪”“时光鸭”“岁月鸡”等生态农产品,通过“远山结亲”活动“为城里人找个山里亲戚”、开办线下生态体验餐厅,正好补上城市消费者对农村“土货”求而不得的供应缺口。
不久前,被业界誉为“滴滴养猪”的APP“猪儿妞妞”正式上线,标志着岫云村将小农户的生产能力搬上了移动互联网。通过“猪儿妞妞”平台,消费者可以找到愿意遵循传统养殖方式的小农户为其代养生猪,实现生产信息和消费信息的有效对接。不到一个月,加入平台的1000多户小农已经有一半拿到了订单。平台相关负责人陈勇益告诉记者,目前团队正走家串户为有生产意愿的小农户录入信息,预计未来加入平台的小农将在6000户以上,保守估计生产规模将达到年出栏8000头。
通过有序组织,小农户可能被激发出的生产热情在歧坪镇樊家山村再次被证明。樊家山村海拔在600-650米之间,正是红心猕猴桃最适宜生长的区域。从2009年村里选出两亩地承担红心猕猴桃生态种植的试验开始,樊家山坚持生态种植模式已经近10年时间。如今,樊家山生态猕猴桃声名远扬,比市场价高出一倍还供不应求,种得好的一亩地就有3万多元的收入。
歧坪镇农技站站长陈仕敏告诉记者,猕猴桃对管护要求特别高,小农户不计报酬投入劳动,擅长精耕细作,从目前的情况看,往往比规模种植业主管理得还好,单位土地效益要高出20%左右。
与着重农业产业发展不同,元坝镇将军村以农田和果园为本底,保护村落民居,保留乡村风貌,注入根雕、剪纸、楹联、水泥画、川剧座唱、车灯牛灯等民间文化艺术,打出了一张农耕田园文化、生态庭园文化、民俗乡情文化相交融的文化牌,成功创建AAA级景区,吸引着城里人体验一把川北乡村生活的静谧与美好。
“各村资源禀赋不同,选择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的生产生活经营理念都在不断更新,不管是拥抱互联网还是钻研生态种植技术,或是经营生态庭园,都是小农户正在进行自我突破,应该给予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苍溪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旻表示。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2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