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还要好”!中国农机大有可为!
“离不开、还要好”!中国农机大有可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领域,同样如此。
上周,人民日报两次(6月6日、10日)在重要位置刊发千字篇幅评论文章,阐述农机工业和农机化发展思路,这在近20年来较为罕见,具有极强的政策风向标意义。
农机行业关注度为何如此高?
这里有一个背景:“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为迫切的要求,也为农机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国际上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农机化事实上承担起后工业化时期“谁来种地”的解题者角色——其本质是工业武装农业、支持农业。
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主导阶段,农机正由部分品种生产的局部需求转变为种养加全链条的需求,由非刚性需求转变为“离不开、还要好”的刚性需求。
3000人大会:纵论智能化、丘陵山区等
显然,农机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正在提升。
中国农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农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小虎一席话切中肯綮。他说,我国农业装备产业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对农业装备的需求更加迫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
中国农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农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小虎在大会上致辞
刘小虎理事长所说的“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凝结着科学家的“冷板凳”精神,以及产业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然而,独学则无友,彼此交流才能更好地把握行业前沿、理清发展思路。
为此,6月10日,以“乡村振兴 装备先行”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大会在京举办,这是中国农机学会为整个农业领域奉献的一道思想盛宴。这已经是他们第四次举办该活动了。中国农机学会理事长刘小虎,副理事长赵春江院士,副理事长袁寿其、于海业,监事长方宪法等出席会议开幕式,会议由学会秘书长张咸胜、副秘书长赵凤敏主持。
在1天时间内,中国农机学会精心组织遴选了我国农机行业的10余位科学家发表演讲,会议吸引了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代表3000余人次线上线下参加。
赵春江院士聚焦方兴未艾的智慧农业。他在主旨报告中梳理了智慧农业的发展历程、智慧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装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他认为,未来智慧农业发展有四个趋势:
一是大数据技术深入农业全产业链;
二是智能化装备广泛应用,要做智能化机器,首先底盘要数字化,EC控制单元等等;
三是无人化、少人化,未来提高机器整个系统智能化程度和水平,无人化和少人化是一种趋势,劳动力减少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一种客观存在;
四是信息科技导致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改变了我们从土地当中要食物的观念。
楼房养猪让我们更加高效集约利用土地从事肉类生产,这都离不开农机装备和智能化信息技术。
此外,来自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成良,中国农机院副总经理方宪法、副总经理苑严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庆杰,西华大学教授王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滕光辉,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研究员何林,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王东伟,他们从农机化的多个领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科学家+企业家:中国农机越来越硬气
人民日报6月6日发表的人民时评文章时指出,发展农机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矛盾、问题既是差距和挑战,更是发展的机遇,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此前介绍,该部已经梳理出主要农作物、丘陵山区、重要零部件等领域300多个短板弱项。而补短板正在各地涌动。江苏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安排专项经费4550万元实施农机装备与技术研发创新“揭榜挂帅”;山东、河北、重庆等地推动短板农机研发立项实施。潍柴雷沃、中联重机、一拖等一些头部企业显著加大研发投入。
这都为我国农机科学家提供了广阔舞台。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农机能否越来越硬气,靠的就是这些科学家,以及企业家和广大产业工人的接续奋斗。
有理由相信,世界农机顶峰的大门一定会被中国人一次次打开!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2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