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三农”启示录·供改篇:新!产业变革战略演进
新时代“三农”启示录·供改篇:新!产业变革战略演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习近平
农民日报编辑部
在空中俯瞰中国农业版图,如果能把过去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新复盘,就能看到苍茫大地上一卷波澜壮阔的动态影像正在上演。假使有快进键,可以看到在东北冷凉、北方农牧交错、西北风沙干旱等状如“镰刀弯”的地区,一穗穗玉米在“咻咻”地消失,一棵棵大豆、一株株饲草在“噌噌”地生长;在长三角等南方水网地区,一头头猪仔正向北方玉米产量高、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假使还有放大键,可以更细致地观察到具体的省域、产业、品类,更直观地感受到一场有减有加、有进有退、有迁有融的农业产业变革正在辽阔大地上演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几个词汇聚合而成全新的经济术语和概念,在2015年年底登上历史舞台。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包含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兼顾供给需求两侧的重大理论突破,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农业发展思路由注重总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它是形塑中国农业未来的关键之举,是决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变革,它导引着我国农业向新的历史阶段转型升级、战略启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筹八方、经略四野
——恰似春雷撼大地,“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这一科学论断,一语洞穿供需不匹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症候根源;恰如轻舟越群山,思路虽立足于供给侧,却始终聚焦于需求侧,对策方案豁然显现
回望改革开放近40年的光辉历程,我国农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历史性成就。我们解决了温饱,告别深入骨髓的“饿”;解决了物质匮乏,恭送如影随形的“缺”;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中华大地农业生产极大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供给充足,人们感受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多”。
然而,少有少的“绝对”痛苦,多也有多的“相对”烦恼。时针拨回2015年前后,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成为经济发展突出亮点的农业,便遭遇到这样“成长中的烦恼”。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农业补贴直抵“黄箱”上限;农业资源环境亮起“红灯”,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粮食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
站在世界与历史的交汇点,该如何以理性和长远的眼光审视农业发展难题,寻求精准破解之道?
总有一种思想能够击破现实的困顿,总有一种理论能够烛照未来的发展。当此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一种迥然不同的思路,闯入人们的视野,照亮农业的天空。从2015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进行深刻阐释和重点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任务和主题都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它直指农业供需结构失衡。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人们不仅要求吃饱吃好,还追求吃得健康、吃出个性,优质化、个性化、品牌化消费取代数量型、模仿型、排浪型消费;除了饮食需求,还有娱乐需求,对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服务性、功能性、体验性消费成为新趋势。
另一方面,供给却没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要么是优质专用品牌高端农产品还不多,要么是供应成本过高,导致需求漂了洋过了海;而一些常规品类农产品,却卖不上价钱甚至积压滞销。因此,必须改变不合理农业供给结构,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
它直击农业资源环境约束。长期以来,为了增加农产品产量,水、土等要素临近承载极限,肥、药使用过量,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生态严重透支,资源环境旧债没还,新债又在发生。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转到注重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从而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
它直抵农业综合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全球经济高度融合背景下,我国农业已深度“嵌入”国际市场,拿到世界上平行对比,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产品竞争力还存在很大差距。
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这既有大环境的因素,也与农业自身链条不长、附加值不高、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品牌建设滞后已经成为中国农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短板。这些都要求我国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由于对中国现实的准确把握和清醒认知,具有独特的中国印记。它秉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核,依据世情国情农情运筹布局、经略四方;它是基于发展逻辑、经济规律、科学判断之上深思熟虑、孕育已久的重大理论创新,闪耀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熠熠光辉;它有着清晰的思想脉络,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发展新常态、五大发展新理念一脉相承、环环相扣,同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三农”思想的理论体系。
这是基于发展逻辑、经济规律、科学判断之上深思熟虑、孕育已久的重大理论创新。有了它,农业领域系统理性的配套政策举措才得以出炉并顺畅实施。
理论光如北斗,实践之树常青。
这场农业变革声势浩大、步伐稳健
——如果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思想之树上开出的明丽的经济理论之花,那么,两年多来的农业改革实践就是思想之树、理论之花上结出的丰硕之果
在无涯无际的时间刻度上,两年时间微渺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历史紧要处,又往往只有几步。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于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就是关键一步。
北斗高悬,启明指向。
几年来,农业领域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展开了一场具有时代意义的变革。
——从创新体制机制发力。2016年,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改革玉米临时收储制度,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标志性硬仗。把价格放归市场,市场便会自动引领农业结构调整,供需则逐步达到均衡状态。目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按照市场价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格局已经形成;通过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优势区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得到保障;而玉米库存消费比也将迎来下降拐点。
2016年,农业补贴“三合一”在全国启动,政策目标由刺激生产调整为保护耕地、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补贴由“黄”转“绿”,更多补到生产者。此外,按照“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思路,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正在酝酿实施。
——从结构调整优化切入。把农业结构调顺调好调优调精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统筹调整农产品种养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基本思路,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立足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重点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快规划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加大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建设力度。
截至2017年底,全国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减少5000多万亩,大豆、马铃薯、杂粮等增加2000多万亩;9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2.38亿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正在加快划定,农业供给体系在不断优化。
——从转变发展方式着手。以坚持“一控两减三基本”、坚决打赢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五大行动,着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在1200万亩耕地推行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农业用水总量稳定在3800亿立方米左右;化肥农药提前3年实现零增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已接近6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
——从动能转换孕育推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孕育发展新动能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这几年,农产品加工成为支柱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呈井喷式增长,供给结构更优化,各类经营主体营业收入近5500亿元;一二三产融合明显,农业与商贸、文化、教育、生态、康养、信息等产业的融合,催生出多种业态,目前农业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来自新动能产业的贡献率超过20%;返乡下乡双创人员、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掀起创业创新热潮,覆盖特色种养、加工流通、休闲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这是一场打得声势浩大又步伐稳健、波涛涌动又和风细雨的硬仗。这是一场在科学思想理论和决策部署引领下的深层次、根本性农业变革。农业结构更加优化、资源要素更加活跃、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发展正在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源自实践的经验弥足珍贵、发人深思
——几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所以履险如夷、勇渡险滩,其宝贵的经验就是坚持客观辩证的思维,牢牢把握好实践中的几对关系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2016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之年,2017年是深化之年。两年多的实践探索,给农业发展带来深刻变化,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新鲜经验和启示。
必须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问题。只有让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刚柔相济,才能更好激发市场活力。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刚性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只有让价格作为高度灵敏性和灵活性的市场手段自主发挥调节作用,才能有效推进市场供求平衡、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强化政策引导、加强服务支持、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要注重以柔性工作方法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关系属于老生常谈,却又知易行难,稍不注意就会错位越位缺位,这其中考验的是施政水平和智慧。
必须处理好保供给和保增收的关系。供给和增收一直是衡量农业发展的两个基本指标,也是主要目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依然是主要目标,一头扛起消费者,一头扛起生产者;不同以往的是,供给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方式和效益,而增收除了传统方式,更加注重培育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值得强调的是,粮食安全是硬供给,任何时候都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而农民增收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漠视。改革难免会有阵痛,但可以多想些办法、多开掘改革智慧,让阵痛轻些再轻些,让阵痛不要完全由生产者承担。作为生产者的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一旦受损和受挫,动摇的将是整个农业生产乃至经济发展的大厦根基。其实从根本上而言,这二者并不是对立冲突,而是相辅相成。只有确保粮食硬供给、适应多样化需求,同时以新需求催生新供给、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能够更好激发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的潜力和活力。
必须统筹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两年多来,打了一场漂亮的开局起步仗,但改革就是连续不断的一场又一场的硬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和系统工程,既要着眼当前突出问题,更要抓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一长期目标不动摇,抓紧补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设施装备落后、科技创新不足等短板。
一项政策实施初期,正向效果明显,随着时间推移,边际效益递减。从长远来说,难免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该调整时要及时调整。如此,才能确保农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才能确保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蹄疾步稳、行稳致远,才能确保为乡村振兴战略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蓄不竭动能、磅礴伟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过去的汗水与成就,已经熔铸进中国农业遍布960万平方公里的壮硕躯体;而未来的航程与蓝图,还在等着我们去开拓和探索。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28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