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机化之路
河南省济源市: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机化之路
【中国农机网 地方农机】河南省济源市耕地面积只有50.87万亩,其中,山区丘陵面积又占到了全市总面积的80.8%。在一般人眼中,以这样自然条件为基础发展好农业是很难的,更别说发展推广全程机械化了。然而,济源却颠覆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在2016年发布的28个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中,济源成为当年河南省唯一上榜县(市)。近年来,济源农机化工作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优势作物、经济条件和生产规模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动农机化技术集成,逐渐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在小麦生产方面,通过强化示范推广、提高装备水平、精心组织服务等措施,全面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玉米生产方面,通过政策推动、累加补贴、项目奖补、规范作业模式等措施,极大程度提高了玉米在全程机械化生产、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等方面的农机装备水平。据了解,早在2011年,济源就在河南省率先通过了全国农机化示范区验收,成为该省四个玉米机收先行区之一。截至2017年,济源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91%以上,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管理、农机推广、农机安全生产以及农机宣传培训等工作在河南省都居于领先地位。
?
合作社促农业生产“机器换人”
?
10月初,连日来的阴雨让济源梨林镇良庄合力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吕玲玲十分焦虑,因为合作社今年负责的400亩大豆还没有收获,如果不及时收完,肯定会影响农民的收成。趁着雨停,吕玲玲赶紧调配合作社的车辆抢收大豆。“现在合作社能够为农户提供耕、种、收、管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只要天气好,收这些大豆会很快收完。”转晴的天气让吕玲玲的心也跟着放晴了。
?
2003年,吕玲玲和丈夫赶在麦收前花费8万多元购买了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机器买回来的当季,吕玲玲就赚了3万多元。到了秋季,她和丈夫又投资3万多元购买了两台大型拖拉机,自当年收获农机作业第一桶金后,吕玲玲对农机充满信心,这也为她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吕玲玲牵头成立了合力农机合作社,“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特别了解老百姓种地的不容易。组建农机合作社的目的就是能够更好地为父老乡亲提供农机化作业服务,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在合作社,小麦收割机、玉米收获机、大型拖拉机、装载机,还有配套机械机耕犁、深松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秸秆捡拾打捆机、植保无人机等各种农业机械一应俱全。“这两年,深松机用处特别大。趁着这几天下雨,社员们赶紧把深松机犁铧焊接加固。”吕玲玲说,“农业机械化还需要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就比如深松,有了智能化监控,不仅能够使我们了解作业面积,也能监督深松作业深度,明确了解作业效果。目前,合作社的所有农业机械都安装了手机智能控制终端,现在只要打开手机APP控制软件,就能随时了解到每台机械日常的运行及作业情况。”
?
近年来,合力农机合作社配合市农机部门,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应用。无论是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到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还是从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到秸秆捡拾打捆技术推广,合作社让农机化新技术在农村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吕玲玲说:“随着国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合作社会不断适应当前农机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在全力做好‘大田托管’的同时,积极申报承担新机具、新技术项目推广。比如,我们合作社去年购买的秸秆捡拾打捆机就发挥了不小作用,今年预计卖秸秆就能多赚2万多元。”
?
农机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合力农机合作社是济源农机化服务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至今,济源市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91名,吕玲玲就是其中之一。一批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较年轻化的高素质农民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主体力量,这为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济源市农牧局科教科相关负责人王爱根表示,“这些新型职业农民以农机化社会服务组织为依托,为济源市推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
为全面提升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水平,济源农机部门也下足了功夫。“一方面,我们组织开展并不断深化‘四赛’活动,重点打造省部级示范社,培育亮点,示范带动。农机部门指导参与“四赛”的重点合作社,重点从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档案整理、机库维修改造、机械保养、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补充完善、整改提高。”济源市农机局局长苗圃告诉记者,“另一方面,积极组织铁牛志愿者,在‘三夏’、‘三秋’走进农机合作社,了解合作社农机具准备情况、作业前的维修保养情况及作业安全保障措施等,对机手开展农机技术指导,帮助农机手解决维修保养难题,宣传农机安全知识。”通过一系列暖心的举措,让农机合作社能够更加放心地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
?
多措并举推广新技术、新机械
?
花生分段式收获
?
花生是济源的主要油料作物,但是其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尤其是在花生的收获环节,其机械化率不足30%。“2017年,我市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优质花生。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截至去年,我市花生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苗圃告诉记者,“提高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成为我们的重要工作。”为提高花生机械化收获水平,济源农机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首先,我们组织深入调研,对全市花生种植面积进行详细的统计,了解花生机械拥有情况和存在的技术难题,掌握我市花生种植生产情况。二是,通过广泛宣传,制订并印发了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宣传资料3000份,分发到花生种植户,进行广泛推广。第三,召开现场演示会,组织来自省内外的生产厂家对花生收获机和花生捡拾摘果机进行演示,让广大种植户切身了解这些先进机具。”
?
今年“三秋”期间雨水偏多,给济源的深松整地项目实施带来不利影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深松整地任务,济源广泛推广智能监测技术,扎实推进深松整地工作。“深松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怎么让老百姓主动接受深松还需要一个过程,为此,我们制定了《济源市2017年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相关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等方法步骤等,让老百姓放心接受深松。同时,推广智能监测技术,对安装深松检测仪的农机合作社机械给予1500元/台补贴。2017年,全市共推广深松监测仪30台,基本覆盖了参加深松整地作业机械。”
?
如何稳定全程机械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农业生产转型升级,今年济源市新出台的《济源市2018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给出了明确答案。“在新实施的《方案》中,我们根据济源农机化发展的特点做了四点调整。”苗圃介绍道,“一是操作流程先购后补。以前年度实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市级结算、直补到卡(户)’,补贴对象需要先拿到补贴指标确认书才能去购机,今年是‘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市级结算、直补到卡(户)’加了4个字,变成了先购机后申请补贴。二是全面推行补贴范围内机具敞开补贴。对于纳入补贴范围的机具,实行敞开补贴。如果确实资金还有一定缺口,要优先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绿色发展所需要的机具。如果确实因为资金紧张,当年没有享受到补贴的在下年优先给予满足。三是优化补贴实施的操作,进一步明确农业企业可以作为补贴对象,购机者既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申请补贴,也可以在实际生产地申请补贴。四是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试点,明确要求各镇办农机购置补贴以及深松作业补贴办理必须进镇办服务中心,统一设立农机补贴,让群众在一个窗口完成所有在镇办的手续。”苗圃表示,在新《方案》中做出这四点调整,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优化规范办理流程,突出“服务下沉”和“最多跑一次”,提高办事效率,尽可能方便群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稳定全程机械化推进成绩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购机户使用绿色高效的农机产品。
?
农机化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
农机学校培训机手
?
毋庸置疑,在济源的农民中,有一批像吕玲玲那样通过农机先富起来的人,但这样的人始终只占一少部分。让更多的贫困户切身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利好,这成为济源农机部门要考虑的问题。机械化如何让农民脱贫,济源北桐村村民侯加良很有发言权。
?
烟叶种植是北桐村的主要产业。若干年前,提起烟叶种植,村民侯加良一脸不屑。“种烟叶干啥?又脏又累,还不挣钱。”那时,侯加良曾对其他村民这样说。侯加良有两个儿子,都在上学。沉重的经济压力加上缺乏稳定收入,侯加良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才能赚钱供孩子读书是摆在侯加良面前的大问题。“但是后来,我们种烟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侯加良告诉记者,由于技术上的更新和农机装备的使用,现在烟叶种植变得简便了,而且种植效益明显、收入可观。
?
随后,侯加良开始进行烟叶种植,并逐步扩大规模。“去年,我种了15亩烟叶,收入6万多元。今年,我种了23亩烟叶,由于烟叶品种的改良以及种植技术的创新,烟叶质量也比去年提升许多,预计可收入12万多元。”侯加良开心地说。如今,侯加良这个曾经对种烟持消极态度的人,竟然成了村里种烟面积数一数二的大户。
?
为此,北桐村在2015年9月成立了北桐烟叶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平台,让烟农享受到农机补贴等多种惠农政策。同时,合作社平台的建设也使得村里烟叶种植进入有组织、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时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
无独有偶,在济源农机局定点帮扶的下冶镇大岭村,农机化也让这里悄悄发生着改变。经过该农机局多方调研发现,大岭村有种植核桃、蔬菜和艾草的传统,但是,也因为劳动力减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这些原本应该发展起来的产业迟迟没有起色。“对此,我们在稳定发展核桃产业和蔬菜制种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艾草产业,将艾草产业作为全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制订了艾叶产业发展规划。”苗圃说,“规划的关键是让农民用上先进的农机具,减轻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我们专门成立考察组,帮助考察引进艾叶生产机械,同时也发挥行业优势,对种植户进行奖补,发动群众种植艾叶。2017年我局扶持大岭村资金30000元,用于大岭村艾叶产业发展补助和艾叶生产机械引进,促进了艾叶产业发展。截至去年,大岭村艾草种植面积达到150亩。接下来,我们将鼓励这个村发展艾草种植和加工产业,着力打造‘中原艾乡’。另外,我局还协调庆丰农机公司捐赠大岭村自走式植保机械5台,果蔬烘干机1台,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受到农机化带来的便利。”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3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