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水稻生产机械化,实际上就是育、插秧作业的机械化。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与同行交流。

      一、我们的实践与现状

      在我国水稻种植区划中,稻麦轮作区属于2区。该区域含苏、皖、豫南、鄂北、蜀北、及陕南等广大地域,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有着基本相同的农艺要求及耕作制度。夏作以小麦(油菜)为主,秋作以水稻为主。水稻是该区域粮食生产的优势产业,在确保粮食安全中居战略地位。

      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为例,年种植水稻30万亩,仅为粮播面积的40%,而总产占66.7%。该区是我国有名的水稻优质、高产县,品种以杂交稻为主,亩产高达600—750,在该区域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其机械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为了迅速改变这一现状,该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和技术熟化工作。到2021年,在7个乡镇建规范化育秧点25个,投入插秧机304台,实现机插秧12 .5320万亩,在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方面积累了经验。机插秧亩产与人工相比持平或略有增产(增产率为2%—5%),而活劳动消耗降低70%左右,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节本增效作用显著。

      二、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制约因素

      可见,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特别是育插秧机械化,是水稻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其普及推广应用,仍有很多制约因素:

      1、农机农艺配套难,生产习惯改变有一个过程

      该区水稻之所以高产,一是采用了杂交稻,其生长期为150—165天;

      二是得力于“两段育秧”这一成熟技术。该技术将种子在温室内育到一个不完全叶时,再寄插秧母田(寄插规格为2×2,单株或双株寄插)。这样,秧苗发育良好(到大田插秧时,秧苗个体已长到4—10个基本苗,苗龄30天左右),当地有“靠插不靠发”的成功经验,保证了高产。采用宽行稀植,亩基本穴9000左右。而机插秧是规格化育秧,秧爪强制切块取秧,每穴插1—1.3株,亩基本穴1.1—1.2万。虽然其穴数增加,但插入的基本苗较少(靠分蘖来保证有效苗),势必使生长时间长(要达到高产基本苗,分蘖期要比人工插秧长7天左右)。这样就出现以下问题:

      1)毯状秧密度大,个体发育不良,插秧前秧苗无分蘖;

      2)强制切块取秧对秧苗损伤大,会造成死秧性空穴;育秧达不到规范要求时,会形成空穴。两因素叠加,空穴率高达10%左右,需要人工补插,否则就会造成减产。

      2、育秧要求高,机插秧生长期延长

      机插秧成败的关键是育秧,要求密度大,秧龄短(25天左右),苗高不超过20,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把关,农民掌握该技术难度大。育成的秧苗弱小,抗病能力差。加之是强制切块取秧,秧苗有损伤,返青期比人工插秧长7天左右;插秧后由于个体发育不良,要保证高产基本苗,分蘖期延长7天左右。这样与人工插秧相比,成熟期推迟约15天。后期若遇低温,则减产是无疑的。

      3、整田要求高

      由于是小苗插秧,对整田要求高。机插秧要求田面平整度为0±2,水深不大于4。一般整田难以达到这一要求。

      4、农户积极性不高

      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户种植规模小,节本增效作用难以显现;

      二是插秧机利用率低,经营者效益不高。目前处于示范阶段,单台插秧机年作业量小。插秧机除去购机补贴、项目补贴,购机户要出3万元/台左右。而机插秧按70元/亩收费,年作业量低于250亩,基本是无钱可赚,因此购机没有积极性。

      三、加速机插秧推广应用的对策

      目前我国水稻机插的相关农艺和机械设备技术熟化程度高,已具备全面普及推广条件。我们认为,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稻麦轮作区应用于杂交水稻是可行的。这对于提高该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的战略意义。为加速该技术的普及,建议:

      1、改进插秧机,使农机农艺相配套

      为了适应该区杂交稻高产、稳产要求,一是建议改进插秧机。使取秧块由现在的1×1cm增大到1.5×1.5cm,以适应杂交稻培育壮秧的要求;

      二是降低育苗时的播种密度,由1×1cm1—1.3粒改变为1.5×1.5cm1—1.5粒。通过这一改进,提高育秧期秧苗个体发育水平;

      三是适当延长秧苗生长期至30天左右,使秧苗“老化”,不易在插秧时受伤。   四是根据试验数据,机插秧要比人工插秧时间提前15天,最迟要赶在5月31日前插完。这就要求前茬作物尽早收获,同时要确定好育秧时间,育秧不得迟于4月30日前。

      2、实现育秧的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

      南郑区郑富俊带领6位志同道合的农民,创办裕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160亩,进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化水平高达98%。获得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汉中大米地理标志”使用资格。陕西省农业厅授予“陕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专业合作社”;创办的农机合作社曾多次代表汉中市参加陕西省和西北片区农机比武,名列前茅。

      郑富俊的实践证明,机插秧成败的关键在育秧。建议在推广普及阶段,以5000亩左右水稻种植面积建立育秧基地,实现育秧的专业化。每个育秧基地培训技术员3人,对育秧技术把关。在育秧基地,实现品种统一,按季节分批次、集中规范化育秧,农户按育秧面积支付服务费,实现市场化供秧的新格局。

      3把好整田关

      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标准化农田建设。建议稻麦轮作区田块以长方形为主,田块面积以5—8亩为宜。机械化整田,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引进激光平田机械,以满足水稻机械化生产对土地平整度的要求。

      4、合理布局,提高机插秧规模化水平

      借鉴农机跨地区作业的成功经验,一是要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水稻生产大户,使户均水稻种植达到50—200亩的规模,使机械化生产的节本增效作用凸显;

      二是提高插秧补贴标准,调动农户购机积极性;

      三是合理布局,实现机插秧规模化,提高插秧机经营者效益,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突破性发展。

      四是涉农行政、技术部门要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大力培训农民技术人才,迅速提高机插秧技术普及率,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水稻产业化发展。

标签:插秧   水稻   育秧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3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