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拖拉机是怎么造出来的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第一台拖拉机是怎么造出来的,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第一台拖拉机是怎么造出来的

历史就像一条长河

流淌着许多鲜活而丰满的记忆

历史又像一阵风烟

吹散了鼓角连天的岁月

60年前的许多事

仿佛就在眼前

却又踪迹难觅

跟随这些珍贵的老照片

继续为您讲述一拖故事

第1则

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下线

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信

一拖兴建的消息随新华社的电波传遍四面八方后,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短时间内,一拖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00多封慰问信;

黑龙江桦川县一个村庄农民把节省的500多公斤大米送到工地;

南阳专区的群众把28吨炭一捆一捆地从山上背下来,再送到工厂以解燃眉之急;

徐州无偿送来1万多吨耐火土和大量砖石块;

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二连战士们将节省下的钱也寄来了……

全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极大地鼓舞了一拖的建设者们。

铸铁车间里,土建任务只完成了60%,地面还是高低不平,稀稀拉拉安放着几台机器,不到整个需要的8%。工人们硬是自己动手,立起了冲天炉。

用冲天炉炼铁,需要很多专用工具,但当时一拖都沒有。面对困难,熔化工部于德治等挺身而出:“任务给我们吧!保证完成。”他带着几个工人,捡来了废砖头,砌成小火炉,安上鼓风机,烧起焦煤,把废铁锤打成一根根钢钎、铁钩,自己动手赶制工具……他们忘掉了吃饭和睡觉,直到把所需工具准备齐全。6月20日,他们硬是提前10天炼出第一炉铁水。

为了造出发动机,发动机车间全体职工动员起来,沒有工装夹具,就自己造,共自制大小夹具50余件。张进良利用废料,造成了机油燃油试验台,解决了关键问题;王双乾利用磨料改制滚珠轴承、自紧油封等10多件。装配离合器压盘时,没有夹具和专用压床,翟跃淳想尽了各种办法,用木料改制工具,用手压床代替专用设备。7月13日,他们熬了几个通宵顺利造出了发动机。

底盘职工在装配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

底盘车间生产调度员岳金榜老人依然记得当年的情景。那时,车间还没有专门的装配线,是地摊式作业,20多个人一摊,分两摊装配拖拉机。当时大家都没有装配过拖拉机,车间就把设计处进行实习用的两台前苏联实验用拖拉机借来,拆了装、装了拆,每个人轮流拆装四五次,总算掌握了一些装配的本领。在装配中,哪个零件不会装了,大家就把两台样机拆开看看,学习琢磨。在装配过程中,不少人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中午饭都顾不上吃,虽然很累,但看着自己亲手造的拖拉机就要诞生了,每个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

1958年7月20日,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披着彩带,在敲锣打鼓的人们的护送下,隆隆地开出了一拖大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就此开启。

那么,新中国制造出来的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发运到了何地呢?哪个地方有幸开到了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

第2则

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落户谁家?

东方红履带拖拉机开进农村

这台拖拉机送给了为一拖作出巨大牺牲的洛阳新唐屯。那天,全村人都换上新衣,锣鼓喧天地迎接“铁牛”的到来。

1953年,第一拖拉机厂址经毛主席亲自选定,建在了洛阳西郊唐屯村等三个村庄的土地上,其中唐屯村被全部占用。

1954年冬,唐屯村广大群众为了使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厂早日建成投产,他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舍小家为大“家”,豪情满怀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体搬迁,在一个月内彻底完成了全村搬迁任务,对一拖的如期开工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当新中国第一台54型履带拖拉机诞生后,一拖决定将第一台拖拉机赠送给对一拖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的唐屯村。

一拖赠送唐屯村拖拉机仪式是在8月的一天举行的。那天上午,一位装配车间的工长开着身披红丝带的第一台拖拉机,在30多名举着彩旗的工人陪护下,隆隆驶出厂门,一个简单的送车仪式后,由时任一拖副厂长的郑定立带队,这台拖拉机缓缓地向唐屯村开去,扛着彩旗、在后面跟着欢呼的人们有七八十人,大家显得非常兴奋。

爱不释手

一个多小时后,送机队伍浩浩荡荡地穿过谷水桥,来到了唐屯村村口。顿时,早早等候在村口的村民有三四百人围了上来,将披红挂彩的拖拉机围了个水泄不通,宽宽的街巷挤满了人群。震耳欲聋的巴掌声“啪、啪”作响,靠里边的人们不停地抚摸着拖拉机。一位老太太抑止不住激动的心情,颤魏魏地爬上拖拉机,站在履带板上仔仔细细地看着机头上的“东方红”仨字。

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诞生后,1959年11月1日,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盛大的落成典礼在厂前广场举行,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拿起剪刀,高兴地为一拖建成投产剪彩。

第3则

落成典礼上的礼仪小姐

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为一拖建成投产剪彩

在谭震林的右侧,站着两位穿着朴素却依然靓丽的“礼仪小姐”,一个看起来落落大方,面带微笑托着托盘;一个看起来羞羞答捧着红绸缎一端的大红花,静静地等待谭震林副总理剪彩。这一刻伴随着相机的“咔嚓”声,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图中手捧红绸花的“礼仪小姐”,叫隋玉兰,如今已经年近八旬,她回忆道…

“那时我才20岁,在油泵厂机动科工作刚一年,还是个学徒工。一天厂领导告诉我要调到总厂一个星期,给落成典礼大会作服务工作,我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到车站为谭震林副总理献花,一个是为谭震林副总理剪彩服务。当时是作为政治任务来看待这项工作的,我有些紧张,唯恐自己出半点差错”。

“典礼大会当天,5点多我就起床,换上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衣服,把过腰的辫子用漂亮的手帕扎起来,那会儿还不懂化妆,洗了把脸就到厂里了。出门的时候,我穿的是玫瑰色小呢子外套,到厂里后,另外一位参加大会服务工作的女同事就让我和她换换衣服,她穿的是红黑格子上衣,她说穿她的衣服照相好看,我一试刚好合身,就穿上了”。

“6点多钟,我们就到火车站等着给谭震林副总理献花了。一看到火车停下来,我的心里就开始紧张了,毕竟是第一次见国家领导人。看到谭震林副总理下车,我马上跑过去把花献给了他。献完花后,我的心还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真是太激动了。谭震林副总理个头不算高,看上去很和蔼。”

献完花从车站回来,隋玉兰就开始准备参加剪彩仪式的事情了。她介绍说,大会现场人山人海,自己还要和领导人一起站到最显眼的位置,有那么多相机对着,从来也没见过那么大的世面,心里紧张得不敢左顾右盼,只想着自己的工作任务。

当时负责为剪彩服务的有3位女同志,中间托着剪刀盘的是个舞蹈演员,另外一个也是油泵厂的,只是相机没把她给照上。那俩女同志早期都已调走了。隋玉兰风趣地告诉记者:“我们3个人都不高,个子1.6米左右,也不穿高跟鞋,和现在‘礼仪小姐’的身高简直没法比!”

上午10点左右,剪彩开始了。隋玉兰她们为此做准备工作的时间很长,可仪式上的剪彩一两分钟就完成了。之后,谭震林副总理发表了讲话。

落成典礼结束后,隋玉兰又回到油泵厂正常工作。一周后,在同事们的提醒下,她在拖拉机报上看到了自己在剪彩现场的照片,同时她的亲戚在南京也看到了那张照片,一时她走到哪儿,总有人问起照片的事情,她也因此成了名人。

一拖的历史犹如一本厚重的典藏大书

书中的每一张照片 

每一段文字

都能让人看到一段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标签:拖拉机   第一   剪彩   副总理   装配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3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