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粒机:背后是一个数百亿的产业链!
籽粒机:背后是一个数百亿的产业链!
资料图
玉米机市场的好日子就这样延续了10年,从2005年到2015年。我承认,业界用了10年时间,把一款果穗型收获机从样品发展到量产,并以此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玉米种植生产模式。直到2016年,玉米机出现断崖式下跌,业界才不得不重新思考当初的命题,玉米收获械化的最后一公里在哪里?
其实,业界也知道,西方欧美发展的是籽粒型收获机。当然,人家的生产模式是规模化种植。果穗机和籽粒机两种机型,竟然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模式。都说农机与农艺要相互适应,这又是一个典型案例。两种机型较量的本质,不是收获方式的区别,也不是产品技术路线的不同,其背后是两种生产种植模式的比拼。
那么,从果穗机到籽粒机,就不应是玉米收获机械化要完成最后一公里,而是从头再来。根本上来说,是实现玉米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型、提升和接轨。
好日子
我国玉米机收试点大约开始于2005年,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技术方案是推广背负式和自走式果穗机型。当年农业部选择了山东省和河北省开展玉米机收补贴试点,那时全国玉米机收率不到3%;后逐年扩大试点省份,到2007年扩大到9个省份,当年机收水平达到6.8%;10年后的2015年,全国机收水平就提高到63%。
也就是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基本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用个商界词汇,玉米机市场由“蓝海”变成了“红海”;期间通过行业洗牌,一批优势企业成长起来,市场游戏规则得以完善;并且陆续解决了产品制造的诸多问题,例如,作业速度、果穗含杂率、苞叶剥净率、籽粒破碎率、总损失率、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等等,在农业机械图谱里,一个产品系列得以发展成熟。
但是,随着2015年市场上玉米价格的一路走低,过了10年的好日子风光不再,玉米机市场来到关键的十字路口,出现了下滑的苗头;到了2016年,更是断崖式往下跳。为什么呢?根本原因是我们玉米种植生产成本过高,生产经营模式落后,国际竞争力太弱。直到今天,业界也难以相信这样的结论,玉米种植10年的繁荣,农民积极性如此之高,竟是得益于国家临储政策的保护?
“连阴雨”
这仅仅是问题的冰山一角?2016年许多影响全局的大事件,给快速行驶的玉米机市场狠狠踩了脚刹车。
一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业部把“镰刀弯”地区的17个省区玉米结构调整列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提出以“镰刀弯”地区为主,黄淮海地区为辅,实施“粮改饲”“米改豆”,计划到2020年调减玉米种植面5200万亩,而2016年就超过了3000万亩,2017年继续调减1000万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二是实施了九年的玉米临储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2007年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初衷是鼓励主产区玉米种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然而,2011年之后,包括玉米在内的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跳水,而中国玉米收储价格却逐年提升,导致外国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进口,国内库存不断堆积,玉米出现严重供给过剩。客观上看,好像是国家临储政策成为市场价格信号被扭曲的主要原因,造成粮食价格机制难以形成,实际是玉米产业链问题在市场上的综合反映。因此,做出及时调整就被解读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三是遭遇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肆虐。2015年以来,是气象上厄尔尼诺的活跃期,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异常混乱,全国经历了严重的春旱和夏伏旱。在北方冬麦区是春旱严重。而入夏以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夏伏旱,最大受旱面积达到7722万亩。尤其内蒙古连续多年发生旱情,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受旱严重,2016年的玉米绝收,不得已全部改为青贮饲料。
玉米机市场因此遭遇滑铁卢,而且来的如此突然,业界似乎都措手不及。原本大家的共识是果穗机在2015年达到高峰以后,2016年应出现拐点,小幅回落是预料中的事。但是,在结构调整、持续旱灾、粮价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下,玉米机被夹在“天花板”和“地板”之间,失去活动空间。而市场的实际情况呢,更是惨不忍睹。
新思维
国家临储政策调整的目的是建立价补分离新机制,这一定是多因素权衡利弊的结果。毫无疑问,政策调整的出发点,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在调整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我以为,通过调整,推动玉米种植生产模式的转变提升,应是政策调整瞄准的真正靶心。
换个角度理解玉米产业链的问题,果穗机高速发展的同时,把我国现阶段玉米种植生产模式的缺陷也暴露出来。
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不是不种玉米了,调减到位以后,玉米仍是粮食生产的大头。据公开数据,从2005年到2015年,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由0.87亿亩增加到1.56亿亩,玉米产量由2969.60万吨增至6211.61万吨。按照农业部计划,2016年一年就调减3000万亩,2017年继续调减1000万亩,本地区仍有1.22亿亩。那么,农民如何才能继续靠种玉米赚钱?如何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如何从根本上提高玉米的竞争力?这是我们调整的必答题。
看来,玉米产业竞争力低下的问题,不是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而是产业体系出了问题,必须从创新品种选育、种植模式、播收储运、流通消费等整个产业链条再造体系,围绕新形式、新常态、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找出解决办法。
谁破题?
此时此刻,籽粒机以新角色进入业界视线。不是因为籽粒机技术先进,而是因为其在玉米生产降本增效链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换句换说,籽粒机引导的是一种先进的玉米生产方式。
那么,能不能理解为,果穗机与落后的玉米生产方式相关联?我不能这么回答,你要这么理解,我也没有意见。至少,这10年现状是,我们玉米种植效益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库存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仍继续增加。因此,国家把玉米作为本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目的就是要以玉米来破题,解决我国粮食生产中核心竞争力问题。
其实,国内企业在籽粒机研发上也有了不下五年的时间,但多数停留在样机阶段,市场空间也非常有限,缺乏推广机会,以至于有些企业迫不得已而停产。实际上,除黑龙江、内蒙古农垦部分地区以外,其余地区玉米生产仍是传统模式,玉米机市场是果穗机一统天下。不能不承认,籽粒机一直是业界一个痛。
显然,果穗机引导下的传统玉米生产,弊端被暴露无遗。生产成本高,品质质量不均衡,特别是不适应下游产业的个性化需求,因而就难以抵挡进口玉米的冲击。那么,如何破解长期以来我国玉米生产中,叫量不叫卖的困局呢?答案很简单,以降本、提质效为目标,大力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即: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这正是籽粒机引导下的新型农艺模式,没有籽粒机就无从谈起。
为什么?
我们绕了个圈子,又回到原点。业界恐怕没有想到,籽粒机再次回到视线,竟有了拯救者的角色,从被市场冷落到刮目相看,从研发中心到期待再次上线,当籽粒机重新披挂上阵时,已被委以重任,为传统玉米生产方式降本增效而破题。
行吗?我下面推敲一下。
一是可以减少收获环节。由穗收转为粒收可以减少晾晒、脱粒、贮藏等环节,地头直接装车烘干或在地头就把粮卖了。此外,与穗收配合的是非常原始的储粮方式,环节多损耗大,鸡刨、鼠嗑、霉变等难以避免,有测算数据说损耗在5-8%,通过籽粒机收可彻底解决此类问题。
二是可以提升粮食品质。这些年,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洋粮入市,国粮入库”,除去临储政策因素以外,反映出国产玉米品质不高的现状。玉米生产越来越关注品质,这是事实。玉米粒收后,直接烘干入库减少了大量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霉变率。同时,规模化种植适合粒收的品种,使不同品质应对不同的需求方,可以对下游用户进一步细分,做到“专品专用”“优质优价”,避免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有调查表明,玉米粒收比穗收每亩可以增效约50元。
三是可以随行就市卖粮。在玉米收购政策与市场接轨以后,受供求关系影响,不同时期市场需求的旺盛程度差异很大,卖粮价格也就有高有低,如果成熟能早一个月,又是适宜粒收的玉米品种,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农民手里,可躲过新粮大批上市粮价下探的不利时机,随行就市卖粮,增加效益,同等级的粮食可以卖个好价钱。有测算表明,供应空档期与新粮批量上市时期比较,价格波动有10%左右的幅度。
育种难
既然籽粒机已为玉米生产方式破题,那么,推广速度为何如此之慢呢?这是因为有个先决条件,玉米粒收机械化水平取决于育种水平。我国传统玉米品种的问题在于,生长期长,脱水慢,籽粒含水量高,直接脱粒破损率较高。例如,最适宜籽粒机收的玉米水分含量是23%~25%之间,而现有品种的含水率在30%以上。有报道说,在早期的粒收试验中,玉米籽粒被茎叶染成了浅绿色,对玉米品质影响非常大。结论是,传统玉米无法实现粒收机械化。
直接引进欧美玉米品种行不行?实验表明:不行。虽然玉米的适用性很强,地球上各种土壤都能种,对气候也不挑剔,就拿我国镰刀湾来说吧,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从高纬到低纬都有玉米的身影。但是,不同地域的玉米品种都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即使同一区域,不同地块的差异性也很大。
如何为粒收破题呢?答案已经很明确,这就是加大培育新品种的力度,即,培育具有粒收性状的玉米品种,其特征有:早熟,成熟期足够短;含水率低,脱水快;粮饲通用,宜粮宜饲;抗倒伏,成熟后站杆率高。
现阶段全国的育种情况怎样了呢?经过将近10年的努力,成果逐步得到应用。根据公开报道资料,2015年农业部选择黑吉辽蒙四省区试点,设立了东北玉米机收籽粒品种推广项目,开发出适宜东北不同主产区籽粒机收品种,如:德育919、翔宇998、华美1号、迪卡516、吉东705等,具有较强的适宜粒收性状条件,已经在吉林省推广种植;而在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还有十多个品种在继续遴选。
在2017年7月25日藁城演示会上,演示地块上试种的就是一种具有粒收性状的品种,叫洰丰1518,由河北冠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据研发人员高先生介绍,洰丰1518性能特征有:成熟期90天,脱水快,机收破损率低,抗倒伏能力强,成熟后玉米穗自然下垂,站杆率高,各项指标都超出了籽粒机收国家标准。科研人员已建议,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推广种植。
粒收玉米品种还应有个最重要特性,粮饲通用,宜粮宜饲。不管是东北春播玉米,还是黄淮海的夏播玉米,考虑到当前玉米结构调整,培育粮饲通用品种,农民可随行就市,宜粮则粮,宜饲则饲。高先生介绍说,洰丰1518就具有这样的性能,成株株型紧凑,株高可达266cm,穗长18.7cm,穗轴红色,被誉为红轴典范,如作为青贮玉米也是优质的饲草料。
品种培育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也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每个品种的筛选,来自上万个杂交组合,而且要经过实验试种进行比较。就拿洰丰1518来说,育成是2010年,2016年通过审定,中间经过了7年,后期还需要几年的推广试种。
现在,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粒收品种大面积推广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标准答案是不远了,我的判断是2-3年。
大市场
到此为止,观点基本形成了。一旦籽粒机走向前台,就不是玉米收获方式的改变,而是玉米种植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和接轨。其背后将是一条数百亿的产业链,必然孕育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甚至有可能成为拉动农机市场新的增长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玉米调减后种植面积大约为5.32亿亩。假设适宜机收的面积按60%计算,为3.19亿亩。目前,我国粒收水平基本是空白,即使是最高的东北地区也不足1%,籽粒机的保有量大部分都集中在该地区,尤其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垦区一代,加上进口估计我估计3000台左右,即使全部开足马力,也仅仅能满足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后部分收获需求。因为不了解其使用价值,这部分存量暂且忽略不计。
市场需求有多大呢?以谷王CF50(4YZL-5CZ1)籽粒机为例,5行收获,配套160马力国Ⅲ动力。按一天收获80亩,作业季按30天计算,实现玉米籽粒机收3.19亿亩,大约需要132917台,粗略估计有537.67亿元的产值。如果全国粒收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大约需要2216台,如每年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就需要11080台。当然,这里忽略了机型大小因素。按此计算,如籽粒机收发展到的穗收63%的水平,在不考虑更新换代、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等因素,至少可以有12.6年的黄金发展周期。
有人说,籽粒机是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这观点我不大同意。粒收不是最后一公里,而是从零开始的再次启程,粒收引导的是先进的玉米生产模式。从穗收到粒收,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认识到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未来一定是国际化的竞争,将影响企业产品研发的方向。我查了约翰迪尔全部产品系列,在其W、C、S、R四个系列的谷物联合收割机中,C系列的四个机型包括S660,只是动力大小的区别,全部是可以换装玉米割台的籽粒机;而R230本身是专业籽粒机,但可兼收大豆等杂粮。就是说,世界巨头的产品研发,本来走的就是多功能的技术路线。
那么,国内籽粒机的技术储备怎样了呢?据农业部鉴定总站2015年的一份资料,全国具有脱粒功能的玉米机,即籽粒机共有34个型号,从4行到8行,生产企业有,福田雷沃、中联重机、勇猛机械、九方泰禾、洛阳中收、山东润源、山东时风、浙江柳林、吉林东风、常发佳联、约翰迪尔佳木斯、新乡花溪等12个企业。但是,由于缺乏作业考验,产品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实际上,这些年各厂家的试验机型屡见媒体,但很难找到具体参数配置,说明没有完全定型,我直觉是大多数仍处于样机状态。(来源:农机直通车·农机之家)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4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