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辰汉公司:创新“尖兵”打造国内领先收蔗机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洛阳辰汉公司:创新“尖兵”打造国内领先收蔗机,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洛阳辰汉公司:创新“尖兵”打造国内领先收蔗机

 在洛阳工业园区汉宫路,一个小巷里,藏着一个中国农机行业的“隐形冠军”。

陈志会长(左)为辰汉科技总经理张长献(右)颁发“一等奖”

辰汉科技荣获2018年度农机行业“产品金奖”

这几天,洛阳辰汉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长献来回在新老厂区穿梭,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扩产。“老基地忙不过来,要在今冬甘蔗收获季之前,让一百多亩新厂区投入生产,产能再翻两番!”50多岁的他,干劲十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近年,西工区大力推进落实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涌现出洛阳辰汉公司等民营经济创新“尖兵”。甘蔗联合收割机(简称收蔗机),这个3年前还是洋品牌一家独大、国产货一片空白的农机领域,如今已被这家企业摘下国内市场保有量占比第一的桂冠。这背后,还有一段“九死一生”的8年创新故事,成为“洛阳农机人”坚韧不屈企业家精神的生动注脚。

每年花百万元租试验田,就为“做点上档次的产品”

4GQ-130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

2004年,曾是中国一拖中层干部的张长献辞职下海创业,从事农机、工程机械零部件外包代加工。这一没有自主技术、“一个工件最低只赚几块钱差价”的生意,让他没有想象中的成就感。

“感觉没啥技术含量,希望做点上档次的产品。”在张长献口中,没有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这样的大道理,却对企业发展规律有着自己的朴素直觉。

甘蔗是蔗糖生产的主要原料,其收割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艰苦、人工费用最高(占总费用30%以上)的环节。2008年,国内甘蔗种植人工砍收当道,国产收蔗机一片空白,美国、澳大利亚的进口收蔗机动辄售价200万元以上,且机型适合大田作业,对国内以坡地、小田为主的甘蔗地“水土不服”,普及率极低。

2008年,正值国内农机行业蒸蒸日上的年头,张长献用在外包加工上赚的利润,一股脑投入到了收蔗机研发当中。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甘蔗成熟的季节,一年可供收割试验的窗口期仅有60天。张长献带着研发团队,拖着样机从洛阳出发,千里迢迢来到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做试验。行,就上市;不行,就拉回洛阳改进,第二年再卷土重来。

对于祖祖辈辈都是人工收蔗的当地农民而言,多数人听都没听说过收蔗机,更别提愿意提供耕地供企业做试验了。

“甘蔗像韭菜,割了一茬还能再长,甘蔗根被压坏了怎么办?”面对农民的质疑,张长献急了,拿出极具吸引力的方案——一亩地赔两年甘蔗收益,一年就用90天!

用每年上百万元的租赁代价,张长献换来了百亩试验田,安放心中的创新火苗。

抵押住房解决研发资金问题,坚守8年诞生“收蔗神器”

“你们河南没有甘蔗,居然能搞出这么好的收蔗机。”这是几年来,张长献听到客户最多的一句话。

赞许短短一句,背后万千艰辛。

由于进口大马力收蔗机不适合国情,没有成熟设计方案可供借鉴,张长献和他的团队几乎是“平地起高楼”,每个零部件都是原创。

“研发团队一开始有4人,因为坚持不了每天穿梭莽莽蔗林,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我和合伙人2人坚持到最后,我们是既做老板又做研发员。”天性乐观的张长献话中透着俏皮。

最难的事,还不是人才短缺。真正研发到深处,才知道创新是个让人进退两难的“吞钱巨兽”。

在研发的第6个年头,当研发投入突破1000万元时,张长献和合伙人此前积累的收益消耗殆尽。此时,收蔗机性能不稳定,研发遇见“看不见的天花板”,能不能成功,没人说得准。

创新路上,一脚天堂、一脚地狱。在不成功就破产的十字路口,张长献选择背水一战,在厂房墙上写下“坚持不懈,创新不止”几个字来激励团队。

“我们开始借钱搞研发,我甚至抵押掉了住房,最窘迫时连请客户吃饭的钱都要找人借。”张长献说,压力不请自来,大家没日没夜讨论技术方案,和时间、金钱赛跑。每次去南方试验回来,张长献都暴瘦十几斤。

2015年,研发的第8个年头,当欠债接近500万元,再也借不来新资金时,第六版收蔗机终于在甘蔗田内畅快奔跑了。眼看着甘蔗被“吞”进“肚子”,切成小段“吐”到积料斗,叶子被“嚼”碎后从侧部“喷”出,张长献和他的团队拥抱着、欢呼着,眼泪、汗水混在一起,洒向甘蔗地!

经测试,这一“收蔗神器”每天可收获甘蔗百吨左右,一台机器抵将近100个人工,含杂率不足4%,破芽率低于5%,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农民终于有了适合自己的国产收蔗机!

保有量占比3年从0到60%,重塑我国制糖业竞争力

从好奇怀疑,到趋之若鹜,南方蔗农对这台“洛阳创造”收蔗机的心态变化几乎发生在一瞬间。

在首款收蔗机刚刚定型的2015年冬天,在扶绥县,张长献拍着胸脯地向当地蔗农承诺:“免费试用!”

甘蔗齐刷刷地如玉米秆般倒下,30厘米长、整齐划一的短甘蔗鱼贯而出,一名蔗农挥汗如雨砍1天的工作量,收蔗机不到10分钟即可搞定……

“甘蔗竟也能机收!”这一破天荒的消息传开,前来“求助”的农民接踵而至。“手机快被打爆了,深夜还在回答问题。”张长献说,“收蔗机实在忙不过来,从免费改为收油费,后来按亩收费,依然供不应求。”

8年研发,共计投入近2000万元。但说起2016年以来的回报,这些看似艰巨的付出,已显得微不足道——

首款4GQ-130型收蔗机累计获国家专利46项,以不足进口产品2/3的售价横扫市场。

2018/2019榨季,辰汉公司收蔗机累计销售突破300台,占国内实际运营收蔗机总量60%以上,被业内称为“辰汉现象”。仅去年一年,企业收蔗机业务年利润就突破3000万元,超2004年以来代加工业务利润总和,不仅还清了所有欠债,还在没有一分钱贷款的情况下投资建设年产800台收蔗机的扩产项目,建成后产能翻两番!

“之前挤破头给大厂代加工,利润不高;现在产线忙不过来,不仅代加工不干了,反过来别人给我代加工。”说起3年以来的反差,张长献感慨良多,未来,企业还计划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蔗区组建子公司,并进军印度及缅甸、泰国等“一带一路”市场。

该产品的上市,使得我国甘蔗收获吨成本从人工砍收的最高200元降至100元以下,助力重塑我国制糖产业国际竞争力。由于对我国甘蔗种植业转型升级贡献巨大,4GQ-130收蔗机去年年底获得2018年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唯一的一等奖,“收蔗用辰汉,干活不出汗”“洛阳辰汉,买了就赚”成为南方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看着蔗农不再挥汗如雨,脸上露出笑容,我心里像喝了甘蔗汁一样甜蜜!”张长献的话,蕴含着这位老“农机人”的质朴情怀。

苦尽甘来,这,就是创新的独特味道!

标签:甘蔗   创新   研发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