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供销社帮农增收(吉林省依托热线 构建“三农”综合服务平台)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吉林省供销社帮农增收(吉林省依托热线 构建“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吉林省供销社帮农增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吉林省依托热线 构建“三农”综合服务平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吉林省供销社帮农增收

2、吉林省依托热线 构建“三农”综合服务平台

3、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方案印发

吉林省供销社帮农增收

吉林省供销社帮农增收   近几年,吉林省供销社系统以服务“三农”为宗旨,适应市场,促农增收,在繁荣全省城乡经济、引领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黄金太是蛟河市新站镇五家子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多年来一直种植玉米,由于在选种、购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缺乏专业知识,产量一直不高。自从加入粘玉米合作社以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化种植,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改进种植技术,使他种植的玉米平均每亩地增收300多元。

  在蛟河,像黄金太这样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共有400多户,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农民们还与当地加工企业签订订单,解除了后顾之忧。为促进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衔接,省供销社于2003年、2004年分别成立了吉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和吉林省农村经纪人协会。目前全省所有市县已经全部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成立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突破5000个,参与农户36万户,带动农户150多万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和36.4%;每年向农民发布市场、科技、劳务等信息50万多条,培训农民近20万人次,供应生产生活资料65亿元,推销农产品48亿多元。

吉林省依托热线 构建“三农”综合服务平台

吉林省依托热线 构建“三农”综合服务平台

  “12316新农村热线”,是省政府部门面向“三农”提供多样化服务的综合平台,是由省政府纠风办牵头负责、省农委承办并会同有关部门构建的。“12316新农村热线”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通以来,农民平均电话日访量4000多个,最高日访量达到6200个,近两年先后解答200多万个农民咨询电话中的诸多问题,农民亲切称之为“贴心热线、解忧热线、致富热线”。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以及农业部、信息产业部、中央财办领导都先后前来视察,给予很高评价。最近,在农业部、司法部、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活动中,还获得维护农民权益诚信杯。

  一、整合政府部门服务资源,实行直接对话服务,把农民个性化服务需求与多样化服务供给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农村改革深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民群众多种个性化服务需求日益旺盛。尽管政府“三农”服务资源很多,但各种服务资源都分散在有关部门中,农民服务需求往往找不到政府服务,而政府服务供给又缺乏针对性,造成农民服务需求难以满足、政府服务资源浪费问题很突出。为把农民个性化服务需求与政府多样化服务供给有机结合起来,通过“12316新农村热线”构建连接农民的综合服务平台,可以促进政府部门服务资源整合,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

  一是构建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对接的综合服务平台。“12316新农村热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省农委信息中心、吉林网通公司、吉林电视台、吉林广播电台为主体,并延伸到吉林日报等平面媒体,还扩展到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点,形成电脑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网络、电台网络等10大现代传媒一体化的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对接平台。吉林农网、吉林电台、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等媒体,通过现场直播、专题专栏多种形式,开展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对接工作;吉林网通公司每天有12名接线员,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

  二是聚集政府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综合服务。经过省政府纠风办组织协调,省直农业、发改、公安、财政、民政、司法、教育、卫生、林业、科技、国土资源等30个部门和单位,都选派一批熟悉“三农”工作的专家型人才进入“12316新农村热线”,直接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根据农民实际需求,省直确定涉农30多个专业的296名专家,市县还配备235名专家,形成531人的专家服务队伍。

  三是把个性化需求与多样化服务供给有

  序对接起来。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农民个性化服务需求明显增多,都希望有地方诉说,需要有人帮助解决难题。为有效解决农民个性化服务需求问题,省直296名专家每人配备一部专用移动电话。每天有8名专家,在“12316新农村热线”现场,从早晨8点30分到下午17点,直接解答农民各种咨询问题;其余288名专家,从清晨6点到晚上21点,也直接解答农民各种咨询问题。有的专家每天接听农民咨询电话高达到150多个,认真解答农民几百个咨询问题。过去落实粮食直补政策问题,引起农民到省里上访的每年有100多件,去年下降了70%。2004年种子问题引起农民到省里上访的达到56件,去年只有8件,下降了86%。

  二、创新政府部门服务形式,实行针对性延伸服务,把对话咨询服务与深入现场指导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开展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咨询服务质量。对一些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12316新农村热线”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组织力量经过深入调研提出切实可行办法,一般都在10日内反馈给农民。近两年,在解答的200多万个农民咨询电话中,有10万多个农民咨询电话中的问题,是经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专题研究解决的,农民群众对此感到很满意。

  积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正确决策搞好针对性延伸服务。“12316新农村热线”开通以来,在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的同时,还注意把热点问题、倾向性问题、隐患性问题形成信息专报,并及时报给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截至目前,已向省政府报送信息专报30期,既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搞好针对性延伸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2006年6月,“12316新农村热线”得知吉林、辽源两市有发生稻瘟病、褐斑病疫情苗头后,立即向省政府、省农委报送信息转报,省农委及时下发文件,并组织植保专家进行现场会诊治理,很快控制住水稻疫情蔓延,为夺取全省水稻丰收提供了保证。

  深入现场开展指导服务,进一步把对农民群众的服务做实做好。“12316新农村热线”在积极为农民提供电话咨询服务的同时,还对生产技术、政策落实等重点问题,深入现场进行针对性指导服务。据统计,在解答的200多万个农民咨询电话中,有4万多个咨询电话中的问题,是由省直专家亲临现场或委托地方专家深入现场开展指导服务的,都收到明显效果。

  三、推进政府部门作风转变,实行有序转接联动服务,把农民服务需求、纠风部门督办、相关部门转接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从满足农民服务需求出发,把政府涉农部门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农民提供多样化服务上来,这是新时期推进政府部门作风转变的客观要求。“12316新农村热线”的运行,可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政府部门作风转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实行服务分工责任制度。在省政府纠风办统一协调下,进入“12316新农村热线”的部门,都根据本部门职能明确服务责任和工作任务。通过实行服务分工责任制度,激励和约束各部门按照分工责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为农民搞好服务。在解答的200多万个农民咨询电话中,有6万多个咨询电话中的问题,按照服务分工责任转给有关部门办理。各部门都按规定时限保质保量办完,并及时反馈给提出咨询服务需求的农民。

  (二)实行服务督查催办制度。对农民提出的服务需求,涉及由有关部门落实解决的,“12316新农村热线”受理后,提交给省政府纠风办,再由省政府纠风办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特别是对政策落实、农村民生、干部廉洁、维护农民利益等重大问题,都切实加大督查催办力度,确保把各项服务措施落实到位。今年以来,累计督查催办有关部门转接件56个,目前办结率达到100%。

  (三)实行服务考核考评制度。省农委负责“12316新农村热线”运行的组织协调、专家管理、市场开发、跟踪问效、延伸服务等工作,还配合省政府纠风办抓好专家服务情况、服务措施落实情况、有关部门服务效果情况的考核考评,并把考核考评结果作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12316新农村热线”开通以来,促进全省农业系统创新服务形式,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逐步形成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的农业行业新风,在民主评议软环境和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中,实现位次明显前移。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方案印发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方案印发

吉农机发〔2020〕6 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方案(2020-2025 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吉林省财政厅

2020 年 4 月 7 日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方案

(2020-2025 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我省黑土地保护工作全面开展,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 年)>的通知》(农机发〔2020〕2 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用养结合,通过政府与市场两端发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科技支撑与主体培育并重、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稳产丰产与节本增效兼顾,在全省适宜区域加快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类型

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少耕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各地可结合本地区土壤、水分、积温、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创新完善和推广适宜本地区的具体技术模式,不搞“一刀切”。

在具体应用中,应尽量增加秸秆覆盖还田比例,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采取免耕少耕,减少土壤扰动,减轻风蚀水蚀,防止土壤退化;采用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械,确保播种质量。根据土壤情况,适时进行深松。

(三)发展目标

以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兼顾丘陵山区,全省适宜区域全面推进。以玉米生产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重点,兼顾大豆、小麦等作物生产,积极推进其它作物探索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力争到 2025 年全省保护性耕作面积占全省适宜区域耕地面积的 70%左右。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经过持续努力,保护性耕作成为我省适宜区域农业主流耕作技术,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增强。

二、行动安排

(一)组织整体推进

1. 稳步扩大实施面积。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扩大保护性耕作年度实施区域和面积。长春、四平、松原、白城及公主岭市作为整县推进先行区域,选择基础好的县(市、区)分批开展整县推进,用 3 年左右时间,在县域内形成技术能到位、运行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保护性耕作面积占比原则上超过县域内适宜区域的 50%以上,在其他地区扎实开展保护性耕作试点示范,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实施面积,条件成熟的可组织整乡整村推进。

2. 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整体推进县(市、区)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以科研和推广单位为支撑,通过政策持续支持,在县、乡两级建设一批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每个县级基地集中连片面积原则上不少于 1000 亩、乡镇级不少于200 亩),打造高标准保护性耕作长期应用样板和新装备新技术集成优化展示基地。

(二)强化技术支撑

1. 组建专家队伍。省里组建由农机、农艺、植保、土肥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推进保护性耕作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研究制定全省主推技术模式和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指导基地建设。市县统筹农机、农业技术推广力量,建立技术推广队伍,加强技术指导培训。

2. 开展效果监测。以县级应用基地为基础,布局一批保护性耕作长期监测点,加强对保护性耕作实施区域的土壤理化、生物性状、生产成本、作物产量变化、病虫草害变化和机具装备适用性等情况的监测。强化对监测结果的汇总、分析和研究,促进技术模式优化和机具装备升级。

3. 加强基础研究。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骨干企业等科研生产单位,开展基础性、长远性技术研究工作,为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供基础支撑。

(三)提升装备能力

1. 优化装备机具。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对保护性耕作机具实行优先补贴,足额测算,提高补贴标准。加大宣传推介,引导农民购置高性能保护性耕作机具,提高机械作业保障能力。

2. 推进研发创新。引导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开展保护性耕作机具研发。围绕保障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产品质量、关键生产环节作业质量,制修订一批相关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根据不同区域、作物特点,建立完善保护性耕作装备配置方案,提高整体水平。

(四)壮大实施主体

1. 支持经营主体发展。以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骨干,优选一批开展保护性耕作的作业组织和专业大户进行重点扶持,优先安排作业任务,带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积极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育壮大技术过硬、运行规范的保护性耕作专业服务队伍。

2. 推进服务机制创新。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支持采用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积极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实现机具共享、互利共赢,带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

3. 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等项目,培养一批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经营能手、农机作业能手。

广泛开展“田间日”等体验式、参与式培训活动,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保护性耕作科普效果,促进技术进村入户。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政府要将推广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抓实。省里成立由省政府领导为组长,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推进行动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省农业农村厅负责。

各市(州)、县(市、区)也要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的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组织制定本辖区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实施区域、主推技术模式、实施进度和保障措施,做好相关资金保障和工作力量统筹。省农业农村厅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会同省财政厅研究解决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政府。

(二)加强政策扶持

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给予补助,各地要根据工作进展,统筹协调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自然资源、农田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资金,将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等绿色生产方式的推广应用作为优先支持方向,尽量做到实施区域、受益主体、实施地块“三聚焦”,切实发挥政策集聚效应。鼓励各地创新财政投入和使用机制,因地制宜创设支持政策,配套工作经费,支持推进保护性耕作工作开展。

(三)加强督导考评

各级政府要将推进保护性耕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建立督导检查工作机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制定责任清单,健全责任体系,科学安排工作进度,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各地要积极采取信息化手段提高保护性耕作监管效率,2023 年前,基本实现保护性耕作补助作业地块信息化远程监测全覆盖。

(四)加强宣传引导

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新媒体,广泛宣传推进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及时总结成效经验,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标签:服务   农民   保护   耕作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