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乡村 提升富民产业 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打造老旧村庄“存量更新”的新样板)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打造美丽乡村 提升富民产业 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打造老旧村庄“存量更新”的新样板),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打造美丽乡村 提升富民产业 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打造老旧村庄“存量更新”的新样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打造美丽乡村 提升富民产业 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

2、打造老旧村庄“存量更新”的新样板

3、打造耕地保护的“吉林样板”

打造美丽乡村 提升富民产业 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

打造美丽乡村 提升富民产业 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9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规定》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河南省村庄规划的编制情况。

  1.58万个村庄有了实用性村庄规划?

  为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

  省司法厅高级法律专务梁增杰介绍,《规定》是省政府2022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共6章27条,包括总则、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主要从“科学编制规划、倡导村民参与、规范村庄建设、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落实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体制机制。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锋说,河南省开展“乡村规划、千村试点”行动,加快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打造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目前,全省所有县市的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1.58万个村庄形成了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成果。

  在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河南省不挖山、不填湖、不毁林,尊重村庄自然地形地貌、居住习惯、地域文化、村庄建设脉络和街巷格局,保护历史文化和乡村风貌。运用乡村设计手段,提出在豫南、豫西、豫北山地丘陵地区打造“山乡风貌”乡村;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传统农区,打造“平原田园”乡村;在沿淮地区打造“河乡韵味”乡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省司法厅经济生态立法处处长李大可说,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不仅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更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提升富民产业效益,促进产业振兴,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

  为了更好地支持农村产业发展,《规定》前瞻性地引入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举措,用立法手段,引导村庄和村民结合自身特色,发现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引入乡村运营主体,解决村民缺乏专业运营团队问题,利用先进模式,弥补短板,牵住村庄规划“牛鼻子”,在谋篇布局中支持、促进村庄特色经济发展,助力实现农民富裕、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如何通过村庄规划的编制,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许宁说,要多渠道保障乡村用地空间。在编制规划时合理布局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引导农村宅基地集中布局。以乡镇或村庄为单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为乡村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让村民成为村庄规划的“审议人”?

  为了编制让老百姓看得懂的规划,改变过去规划中“政府干村民看”“只规划不实施”的现象,《规定》对保障村民参与、体现村民意愿做了详细规定。

  李大可介绍,一是明确编制程序,对邀请村民参与,征求村民意见的途径、时间、方式等予以明确,让村民做“参与人”。二是推行公开公示,用免费查阅的方式广泛推广村庄规划,让每个村民都成为规划“知情人”。三是坚持规划为民,对村庄规划草案的审议表决和修改程序做了严格规定,让村民做“审议人”,实现规划结果让村民满意、规划成效让村民受益之目的。

  如何保障村庄规划有效实施,实现村庄规划的管用、好用?省自然资源厅法规处处长张军说,省自然资源厅将从3个方面保障村庄规划有效实施。一是健全乡镇乡村规划委员会运行机制和工作规则,加强对乡村各类建设活动的管理。二是贯彻落实《规定》,全面实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对不符合村庄规划要求、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乡村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三是加大规划实施监督和执法力度,坚决杜绝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

打造老旧村庄“存量更新”的新样板

打造老旧村庄“存量更新”的新样板

  敞亮温馨的文化小街,诉说着“华北第一村”激荡人心的历史。停车有地、快递入柜、架桥修路、暖气入户,高压线入地、自来水进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无不见证着一个北京城中村更新蝶变的强烈信念与坚定步伐。

  近年来,朝阳区高碑店乡八里庄村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以民为本,将破解区域发展难题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结合,着力推进乡村空间提质、风貌提靓、管理提效,打造老旧村庄“存量更新”的新样板。2020年,该村由市级挂账重点整治村变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平房区第一名,2021年又成北京市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村。

  拆违去疾 老村展新颜

  作为东长安街沿线第一村,八里庄村脱胎于原“朝阳区幸福人民公社”。1978年至1998年20年间,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八里庄村撤销生产队,率先在全市迈入城市化。

  彼时,没有集体收入并背负数百万债务的八里庄人借助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纷纷通过翻盖、加盖、搭建等方式,进行民居的“自我改造升级”,家家门前有煤棚,户户电线四处拉,私搭乱建的房子挤挤挨挨,形成了康家沟特有的“握手楼”现象。

  环境不佳、交通堵塞、人口倒挂……2018年党总支书记刘迎春来到八里庄村时,面临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而这也是推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早期村转居区域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们必须自力更生,蹚出一条自我革新之路。”刘迎春说,经过反复调研、讨论,实施老村更新提质专项行动,推进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区域的有机更新,成为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的必然选择。

  2019年起,八里庄村以“幸福八里庄”党建品牌为抓手,以市级挂账重点村(康家沟村)整治为契机,依托“吹哨报到”工作机制,联合各职能部门,关停无证无照经营及相关场所110家;梳理强弱电架空线路1.2万余米;拆除宅基地以外严重侵街占道违法建设170处总计3800平方米;疏解腾退工商所西路、京包铁路北侧等集体产业用房1.2万平方米……一年后,拥挤、脏乱的村貌为之一变,敞亮、踏实渐渐成为村民口中的“热词”。

  “拆退难度很大,但我们依靠强大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力量,硬是一点点‘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刘迎春说。

  以人为本 焕发新活力

  人民城市为人民。八里庄村在城市更新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新不是搞大拆大建,而是着眼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重点抓好环境治理、安全发展、市政工程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刘迎春说。

  拆违清退,给村里的道路腾出了地儿,八里庄人拥有了宽敞整洁的城市街巷;高压线入地,低压线入槽,八里庄村的天空敞亮了;居民区外建大型快递柜、汽车停车场、电动车停车场,“车辆不进村、电瓶不入户、快递外卖无接触配送”政策,让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可以放心地玩耍、溜达。

  “最让老百姓暖到心窝子里的实事,要数市政设施的引入,彻底告别了吃井水的历史。”居民李俊利说。2020年以来,八里庄村聚焦群众诉求,实施“雪亮工程”,完成村内上下水改造、重新铺装路面、加装街灯路灯、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建设小型消防站等,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安全清单”“幸福清单”。

  如今,讲述八里庄前世今生的“幸福小街”、整洁靓丽的美食一条街、可供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活动广场、使用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多元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个个“民心工程”的落地开花,深刻地影响着八里庄人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指数。

  党建引领 织就自治网

  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八里庄村将党建引领融入探索基层自治,变满盘沙为一盘棋。

  八里庄村党总支班子持续打造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编织“两新”组织区域化党建覆盖网,党支部从1个增至9个、党员实现从10人到105人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创办“幸福大讲堂”“幸福大篷车”等品牌项目;成立“幸福舞蹈队”“幸福书法协会”等多支群众品牌队伍,让村庄从“文化沙漠”变成“文化乐园”,将党建的“软实力”转化为推动村庄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如今,八里庄村通过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率先打造了党支部、巷长、户长“三治融合”治理体系,通过三级多方共同治理、相互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以康家沟村为试点,八里庄村将村内119个院(户)分成4个巷,对村内巷道人居环境实行1个党支部、8个巷长、119个户长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模式,组建起一支村庄治理核心队伍,形成“居民提议、户长商议、巷长审议、支部决议、共同履行”的多元参与互动工作新格局。

  不仅如此,八里庄村还设立了居民议事厅、老干部协会、资产管理委员会、人大代表之家等,制定了村规民约、“十有十无”管理规定、“最美家庭”评选标准等,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提升村庄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以民生实事勾勒“幸福底色”,以共治共享绘制“管理蓝图”,八里庄村实施的老村更新专项行动奏响了“幸福村”的时代新曲。相信,这里的人们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打造耕地保护的“吉林样板”

打造耕地保护的“吉林样板”

?  粮为政首,地为粮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就耕地保护再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站位高远、内涵丰富,如响鼓重槌,醒聩震聋、发人深省。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护好耕地、守住18亿亩红线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对黑土地的保护,总书记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视察吉林,都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要对黑土地实行战略性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为我省做好黑土地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添了不竭动力。

  “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是世界公认的肥沃土壤。吉林省是农业大省、黑土地资源大省,黑土区耕地面积达0.69亿亩,占东北黑土区耕地总面积的24.82%。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把黑土地保护作为重要抓手,在“扩量”“提质”“保护”“节约”和“机制”建设等方面深下功夫。颁布实施《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建立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设立“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综合施策,狠抓落实,我省黑土地耕地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走出了一条开发与保护并举的黑土地治本之路。

  农业是吉林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是我们对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支撑。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切实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吉林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心系“国之大者”, 严格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深入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紧盯目标、夯实举措、一抓到底,切实把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着力打造耕地保护的“吉林样板”,着力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体现吉林担当、实现吉林突破、展现吉林作为。

标签:规划   村庄   乡村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