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打造滴灌技术应用和产业集群高地(新疆:政策精准到户 增绿增收两不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新疆:打造滴灌技术应用和产业集群高地(新疆:政策精准到户 增绿增收两不误),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新疆:打造滴灌技术应用和产业集群高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新疆:政策精准到户 增绿增收两不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新疆:打造滴灌技术应用和产业集群高地

2、新疆:政策精准到户 增绿增收两不误

3、新疆:棉花地里多了“智能”机械

新疆:打造滴灌技术应用和产业集群高地

新疆:打造滴灌技术应用和产业集群高地

资料图

记者从8月5-6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举行的第十一次全国微灌大会暨中国塑协塑料节水器材专委会2017年年会上获悉,多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致力于推广以膜下滴灌为主的节水农业技术,截至2016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膜下滴灌推广应用面积超过5000万亩(含兵团150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创造了世界上适应性最强、大田应用推广面积最大、价格最低、综合效益最明显等多项记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已成为全国节水示范基地;此外,以滴灌技术为平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形成了生产节水器材、配套农机装备、滴灌专用肥以及自动化信息设备等产品的节水产业集群,并大幅提高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节水农业水平。

滴灌面积占全国60%以上

8月6日下午,在石河子市天业工业园区的示范田内,记者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水稻正在抽穗扬花,奇怪的是,稻田里既没有田埂和畦,也没有水渠,地上更是看不到一滴水,这片水稻就像小麦一样直接长在沙土地上!

一旁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农研所主任农艺师陈伊锋看出了记者的疑惑,“这是我们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的水稻,每条超宽地膜下面有3根滴灌带,每根滴灌带负责左右各两行水稻的水肥,一共12行,每亩种植密度3.3万穴。”说起膜下滴灌水稻的技术优势,陈伊锋有些滔滔不绝:传统的水稻种植全生育期每亩需水2000立方米,而膜下滴灌水稻没有流动的水层,每亩只需水700立方米,可以节水60%以上;因不需要田埂、水渠,每亩节约出来的10%的土地又可以增产,高产田块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增产40%以上;从铺管、覆膜到播种、收割,全程实现了机械化,不用育秧、插秧,仅此一项每亩地节本200元,而且水肥一体化也免去了施肥环节,还节肥20%,大大节省了人工的投入;无流动水层也就阻断了传统水稻高温、高湿栽培环境下病虫害的发生、传播途径,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节省下来的水肥和人工等成本再减去当年滴灌器材、地膜等投入的150元,每亩仅节支就可增收200元左右。”

其实,石河子正是大田膜下滴灌技术的发源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委书记、第八师政委邹跃斌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农业尤为重要,天业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小面积试验,到如今大规模的种植使用,开发出了农民用得起的膜下滴灌技术装备与产品,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石河子已推广滴灌356万亩,占灌溉面积的90%以上,并推动兵团初步建成全国节水示范基地;同时也促进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节水微灌迅速发展,截至去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膜下滴灌推广应用超过5000万亩,占全国比重超过60%,创造了世界上适应性最强、大田应用推广面积最大、价格最低、综合效益最明显等多项记录。

而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林介绍,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大面积应用于40余种作物种植,根据兵团的统计,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大田作物平均增产30%以上、节水37%以上、节肥29%以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率先实现了产业化推广后,已累计在全国29个省区市推广7000万亩,并实现了中国节水灌溉技术首次大规模输出国外,成功走向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津巴布韦等中亚、非洲的17个国家,在国外累计推广应用15万亩。

中国灌区协会秘书长季仁保也表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地域最辽阔的省份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最缺少的省份之一,“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践扎根、开花结果,其微灌面积(含滴灌和微喷)占到全国的80%,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果,为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丰富而实用的技术和经验。”

催生节水产业集群崛起

此外,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也催生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节水产业集群的崛起。据陈林估计,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节水灌溉生产企业2000多家,围绕膜下滴灌技术,生产节水器材、滴灌专用肥、农业机械、自动化信息设备等相关产品,同时还催生了4000多家滴灌工程服务公司。

8月6日,参加第十一次全国微灌大会的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的滴灌示范基地、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这个偏居西北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节水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国际级高水平研发平台,先后主持及参与了863项目等50余项国家重点项目,手握227项与节水相关的专利,先后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具备年生产600万亩膜下滴灌节水器材及配套服务的能力,是成色十足的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节水灌溉行业领军企业。

“百闻不如一见,你们的滴灌技术和产品真不错。”在参观完后,哈萨克斯坦农业科学院院士莫尔达沙夫·阿登别克连连称赞。他告诉记者,哈萨克斯坦的气候条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比较接近,主要种植的作物也差不多,但由于水源少、灌溉条件有限,产量要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低很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节水灌溉技术对哈萨克斯坦农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希望以后可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乃至中国,就包括节水农业在内的多个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让哈萨克斯坦农业走向现代化。”

邹跃斌称,“十三五”时期是石河子打造“全国首屈一指的高效节水中心”的建设时期,微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标准体系尚有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在微灌技术应用基础上,现代农业机械、农艺高效栽培、水肥一体化以及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集成的创新发展需求更为紧迫。石河子将着力打造中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品牌,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节水农业发展机遇,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此次第十一次全国微灌大会暨中国塑协塑料节水器材专委会2017年年会,以“中国节水农业创新合作与丝绸之路新机遇”为主题,吸引了500余位来自国内外水利及微灌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总结微灌行业的经验,探讨存在的技术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陈学庚等近50位来自国内外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及部分微灌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分别做了专题报告。会议由中国灌区协会微灌分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水利局承办。

新疆:政策精准到户 增绿增收两不误

新疆:政策精准到户 增绿增收两不误

? ? 草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是主要的水源涵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要美,草原必须美。?

  2011年,翘首以盼的边疆牧民们终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一项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牧民受益最多的重大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补奖政策”)。2011-2015年,第一轮补奖政策实施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然草原鲜草产量提高了5.2%,羊单位均需草地面积由2.46公顷下降至1.97公顷。禁牧区局部地段出现了多年未见的牧草种类,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草原生态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成功申遗。?

  2016年,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每年下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资金24.77亿元,落实草原禁牧1.5亿亩、草畜平衡5.4亿亩。经过新一轮补奖政策实施,与2010年相比,2017年全区草原植被盖度达41.5%,提高6.5个百分点;天然草原鲜草产量达1.07亿吨,增加13.9%;天然草原草畜平衡率达91.3%,提高24.3个百分点。?

  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基础上,自治区依托补奖绩效资金,大力扶持草牧业发展转型。投入中央财政资金9.4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20亿元,建设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360余家,入社社员1800余户,初步构建了草牧业发展的多元化格局。项目县市农作物秸秆及饲草料利用率普遍提高20%以上,饲草料储备数量明显增加。通过工程实施,新建标准化圈舍200余万平方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

  伊犁州新源县、尼勒克县,昌吉州阜康市、奇台县等县市在草原禁牧区域打造了一批民俗旅游特色村。通过政策带动,当地牧民从事家政服务、特色餐饮、农机修理等工种,并积极发展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烹饪、手工艺品制作、畜产品加工、“牧家乐”等二三产业,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在两万元以上,逐步形成了“牧区减人、草原减畜、劳动力转移”的良性循环局面。草原补奖资金惠及全疆牧民30万户左右,年户均政策性增收8000多元。?

  实践证明,补奖政策作为草原牧区一项重大强牧惠牧富牧政策,不仅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改善,而且为转变草原牧区生产生活方式、带动草原畜牧业发展、稳定和提高农牧民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疆:棉花地里多了“智能”机械

新疆:棉花地里多了“智能”机械

  ?植保无人机、六行打包采棉机、残膜回收机、智能深翻犁……这些“智能”机器,在近日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现场推进会上,受到农民的青睐。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农民尝试着操作植保无人机,演示棉花脱叶的作业过程。只见一架架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向远方,喷洒脱叶剂的无人机下方一片雾气腾腾。飞手韩少华说:“操作起来不难,通过建图规划后可开启全自动模式,没电了会自动报警返航。”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公司经理付建华介绍,这款T16植保无人机是公司最新一代产品,可以装载16升药液,喷幅范围达6.5米,一小时能完成150亩地喷洒作业。T16还可根据地块自动探测前方15米范围内障碍物的方向和距离,并规划避障航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局总工程师裴新民认为,近几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保无人机产业发展迅猛,利用科技将农业数字化,引领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改变,让农业变得更智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保无人机将突破5000架,累计作业面积达4000万亩次。

一台机器行走在丰收的棉田里,一次过去,一大卷一大卷的棉花被采摘下来,又被“吐”了出来。采集到的白色棉花一层层被包裹在黄色塑料薄膜中,隔800米就会“吐”出一个重达2200公斤的“棉花蛋”。它是六行打包采棉机,采净率超过95%。

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王玉刚说:“它的作业效率相当于2000名拾花工人一天的工作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地多,我们大有用武之地。这台六行打包采棉机功能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实现不停车采摘,采摘后的籽棉自动包装,方便籽棉储运,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棉花大区,棉花种植面积超过3800万亩,全国居首。从几年前的情景看,种植棉花越多,需要的采棉人员也越多,经常会出现各地“抢”采棉人员的情况,人工费用也是连年高升,给种棉农民带来一系列困难。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按照标准化种植的机采棉面积持续扩大,机采棉逐渐成为棉农推崇的新型生产模式,不仅极大地解放了劳力,更主要的是,保证了棉花采摘的及时有效,降低了棉农的生产成本。

裴新民介绍,以棉花种植生产为例,现在只有打顶靠人工作业,其他所有的棉花种植生产环节均实现了机械化。不只是棉花种植生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提升。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30马力以上拖拉机29万台,采棉机1330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68%,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小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2%,棉花综合机械化水平在80%以上。

棉花收获后,地上长着的棉花秆和地面铺的一层地膜怎么办?随即登场的残膜回收机可以将其一并解决。

残膜回收机并不大,作业时,它的尾部有一排爬犁匍匐在地,作业幅宽两米,将一根根秸秆打碎,收入箱子的同时,还采用先进的滚刀起膜技术,收起单片的残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铁漫植保公司总经理谢伟介绍,金天典残膜回收机是秸秆粉碎和残膜回收一体机,凡是铺膜种植的农作物均可进行残膜回收作业,残膜回收率85%以上,有效解决废膜产生白色污染的问题。

阿拉尔天典农机公司技术经理董红卫介绍,120匹马力及以上的大马力拖拉机即可牵引其作业,作业时速度每小时6公里,日作业效率150亩地。

在现场,还有一台智能深翻犁,它全程智能化自动操作,引来一片惊叹声。河南金大川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设计师李殿奎介绍,智能深翻犁犁面设计独特,远看,整个犁面是分层的,从而降低了犁地时犁面与土壤的阻力,每一层与下一层重叠处都暗藏有多个喷头。喷淋装置可以冲击、湿润土壤,起到降阻功能,还可以喷洒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液或农药。“这款大耕深智能深翻犁适应各种土壤、土质环境,220马力的拖拉机能拉动其正常工作。”李殿奎说。

地里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智能化机器,帮助农民实现着他们丰收的梦想。

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进程,提高畜牧业机械化水平,农区畜牧业重点推广农作物秸秆饲料化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规模养殖生产机械化发展。到2020年,农机总动力稳定在2100万千瓦以上,大中型拖拉机动力在拖拉机总动力中占比达到85%以上,玉米机收、棉花机收、农产品初加工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小农户+协会”组织形式不断发展,区域协调共进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数据显示,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达1048家,合作社社员1.85万人,拥有机具3万台(套),合作社年服务总收入10亿元。

标签:新疆   自治区   维吾尔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