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后农机化时代”的若干理论思考(中)(对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思考)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对我国“后农机化时代”的若干理论思考(中)(对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思考),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对我国“后农机化时代”的若干理论思考(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对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思考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对我国“后农机化时代”的若干理论思考(中)

2、对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思考

3、对接农需,金融“春雨”助备耕

4、对接前沿平台,常柴参加2018世界内燃机大会暨展览会

对我国“后农机化时代”的若干理论思考(中)

对我国“后农机化时代”的若干理论思考(中)

三、后农机化时代:面对的遗留问题

从世界工业化国家通行做法看,工业反哺农业是即定方针,我国也不例外。城乡统筹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多予不取放活、逐步出台和完善提高对“三农”的扶持投入、补贴等,是即定方针。基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农机新产品研发支持和税收优惠、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服务收入免税、农机化贴息贷款、农机用油补贴、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投入)等多项扶持政策;在农机化管理上,已经取消了管理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如培训、考试办证费,年减少农机经营者负担一百多亿元;取消了省级地方农机发展基金等等,这一增一减,转化为投入也是巨大的。不可否认,国家对农机化的“加、减”法,迎来了我国农机化的“黄金发展期”。 “后农机化时代”面对的主要遗留问题有以下几点:

1、农机化促进政策“大水漫灌”导致的效益下降,结构失衡问题

经过2004年以来的16年高速发展,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突出。农机化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北方旱作区、南方水作区与中部机械化差距较大,情况更为复杂;农机农艺融合较差,机具与农艺不协调,制约着现有机械能力的发挥;农机总动力已达11.44亿KW,但动力机与作业机具不协调、不配套,动力机“疯狂”增加,作业机具增加缓慢,配套比仅有1:1.68,较合理的配套比应在1:7左右。2003年,我国农机配套比为1:1.30。机补以来,用16年时间仅提高0.38。使农机利用率低,造成大量的闲置和浪费;我国粮油播种面积16亿亩,约折合0.673kw/亩。按美国基本实现农机化时的农机总动力折算,我国综合机械化水平应为87%~96%,低了26%~35%。目前农村中很多农户出于攀比心理,互相比着购机。现在盲目攀比的结果是:没有了社会化服务需求,自购自用,年使用不到10天,长年农机闲置“睡大觉”。是一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过度发展,导致效益下降,后继乏力。我国联合售货机拥有量已达169.07万台,联收机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稻麦机达122.57万台,小麦机收率达98%,水稻机收率80%以上。玉米联收机达46.5万台,玉米机收率达70%。稻麦机占72.5%,玉米机占27.5%。2010年,我国稻麦跨地区作业达到峰值。此后跨地区作业的机具数量、作业半径、经营效益等主要指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机具供大于求,机收价格下降较大;作业半径由千公里之外缩小到百公里之内,不再到远处作业;年作业量由过去的1200亩/台缩减到不足600亩/台;收益则因价格下降减少的更多,大约只有2010年前后的40%。一些机械的投放量超出实际需求,导致经营效益严重下降,农机化发展后劲不足。

2、良莠不分对农机工业一概支持,农机工业懒人受益,挫伤创新活力

农机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大家都“挤”独木桥打价格战,杀得天昏地暗,元气俱伤。一些开发性农业、优势特色农业和新兴农业产业所需机械却求购无门。目前,我国农机需求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但农机供给似乎并没有准备好。主要表现在:

一是目前我国农机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仅仅覆盖了中小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低端的传统机械,这些产品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产能严重过剩。而高端农机却被外资垄断,以日本久保田公司为例,其在我国生产的喂入量为1.6kg/s的半喂入水稻联收机售价高达25~30万元/台,而国产的同类机售价为15~20万元/台,价格高出16倍;再如约翰迪尔采棉机,其售价是国产机的2.5倍以上;外国品牌的大马力拖拉机价格比国产机高出1.5~2.5倍以上。

二是我国农机产业集中度很低,小企业多,规模以上的企业少。目前,我国现有的农机企业近万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为2000多家。但规模以上农机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一家企业的总产值。约翰迪尔一家企业的年销售量为340亿美元(约合2020亿元人民币);科乐收为1200多亿人民币。此外,具备创新与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到200家,仅占规模企业的10%。

三是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目前国产大马力拖拉机主要集中在90—120马力段,而国外的大马力拖拉机已达到500马力以上。我国农机产品存在“三多三少”的情况,即外国品牌多、国内品牌少,大型装备少、中小型装备多,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机集成化、成套化、智能化水平低,功能单一。一些经济作物机械如菜、果、茶、药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高端、大型、成套、节能、智能、环保、复式农业机械,养殖业机械等新兴农业产业生产、加工机械严重匮乏,求购无门。

3、认识误区,导致行动偏颇

从2004年《农业机机械化促进法》出台起,就上升为基本国策之一。但是业内外对此认识不足,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机化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定力。

1)急功近利,缺乏宣传和引导。由于农民信息缺乏,分析能力出现障碍,导致农机投资攀比心理作祟。购机时不是看需不需要,而是你有我也要有;从众心理至上,缺乏经济理性。在缺乏引导,加之规模化农业处在初创期的农村大背景下,造成了大量农机投资的闲置和浪费,极大地打击打击了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


2)认为普惠制就是户户购机制。一方面机补政策的执行要讲公平、公正、平等,凡是农民提出申请,只要资金允许,都应该得到满足。但另一方面我国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其经营规模是超小型化的,户户购机实际上即不经济也无必要。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为例,配置一套中型作业机械,约需10~14万元,可以完成250~00亩农田作业任务,而该区农户经营规模平均只有5~7亩,这样就产生了98%以上的闲置和浪费,其余服务能力必须靠社会化来实现。如果农机社会化服务难以有效实现,则会造成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显然这样的结果是与政策的初衷相悖离的。

3)机补政策与农民需求发生矛盾时,往往以牺牲政策取向来取悦于民。笔者曾提出农机化宏观调控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但这种管理与引导发展的思路,淹没在了“政策面前,人人平等;机补惠民,人人有份”的朴素平等民权思潮的海洋中,并没有成为机补政策的主流。从而在机补宏观管理政策上,缺失了对政策导向的坚守,使均衡发展的管理思路被束之高阁。

四、机遇与挑战

笔者不赞成那种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思想,尽管说问题可能很逆耳 “后农机化时代”的提法, 从这一观点出发,来看当前的农机化,便能发现以下问题。

1、 关于拓展农机化发展思路问题

我国农业产业门类齐全,多达170多个,可生产数千种农产品。除了耕整地等通用类机械外;每种农产品要使优势更优,亟待农机化支持。但就国家层面而言,这种细微的差别化需求“声音太小”,加之众多的“小众”机械化需求很难提上议事日程。相当数量的大型农机企业对此更是不屑一顾。更难以成为指导新机具开发、生产的依据。

笔者所在的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虽然农机化综合水平超过68%,但这仅仅是面对粮食生产而言的,并不是全面机械化或者说高度机械化的概念。该区从区位上属于西北旱作农业区。

很多生产目前尚未见有相应的专用机械供应,更无法涉及其采收及加工机械化。以笔者对该区的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测算,亩均机械化投入为4500元左右,全县仅木本粮油菜生产机械化投资需求为45亿元;全县丘陵山区所有生产全面机械化的总需求约在120~180亿元。如果这一目标如期实现,则全县农业生产总值有望在目前基础上提高9.5~15倍。以此放眼全国,我国目前有2700多个县从事农业生产,农机市场的增量空间约在32万亿元以上。

2、 关于农机工业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

乡村要振兴,农机化必须先行;而农机化发展,农机工业就要做到让农民有机可选、有机可用、用机高效、机械可靠。做起来可涉及众多学科,情况复杂,决非一蹴而就那么简单。

目前,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机械化已基本满足生产需要,而“短板”在于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在“三全”机械化方面,农机需求向大型、成套、高效、环保、智能方向发展,酝酿着新的需求。

丘陵、浅山区农机化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农机产品还是空白。近些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猛发展,对农机化提出了大型、成套、智能化要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占比已经超过45%,且增速之高让人始料不及。新型经营主体对农机的需求,由关注价格向注重品牌和质量转变,更加注重以机械化降低生产风险、提高作业效率,更加注重获取“三全”机械化解决方案。技术方面,农业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农业投入品和资源利用率、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治理面源污染,迫切需要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的支撑。高效节本、绿色环保、智能安全正在成为农机技术创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的基本导向。

开发性农业做为农村发展的新领域,对农机的需求魅力无限。

3、 关于农机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组织现代化

2018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的任务和举措:

一是通过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推进农机装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化农机装备产业结构布局和加强农机装备质量可靠性建设,加快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通过加快补齐全程机械化生产短板、协同构建高效机械化生产体系,着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是通过加强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能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

四是通过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机制创新,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五是通过提高农机作业便利程度、完善农机作业配套设施,持续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

六是通过健全新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农机实用型人才培养,切实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使作业标准化、农机舒适化、人机交互人性化、操作傻瓜化。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农机智能化引领世界。从耕作、灌溉到收获都可以由智能化农业机械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是耕作方面的智能化农机。

目前,我国农机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组织现代化有了可喜的进展。北斗导航在农机上成功应用,一批智能农机投入使用。农机管理部门顺应“互联网+”大势,积极推进农机化与信息化、农机管理与互联网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黑龙江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农机管理调度指挥网络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农机自动定位、作业轨迹查询、图像信息采集、无线视频、耕作和深松面积统计、应急指挥和天气预报等功能。目前入网车载智能终端达到15000多台,深松监测终端4000多台。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广应用农机深松智能装备监测系统,采取卫星定位、无线通讯和智能监测传感技术,对农机深松作业过程、面积、质量进行实时监测,有效防范了农机深松作业补助工作风险,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此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农机生产组织现代化,就是要以农机合作社、农机社会化服务公司、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机械化家庭农场)为依托,充分应用现代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需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衔接,解决农机服务与农业生产需求脱节的问题,从提高农机化效率(效益)上,释放后农机化时代发展新动能,加速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步伐。

2019年,我国农机智能装备的发展已经进入爆发奇点,正迎来全面展开阶段。农业环境监测、温室大棚控制、农机自动导航、激光平地、卫星平地、变量播种(施肥)、变量喷雾控制、联合收割机智能测控、圆捆机自动打捆控制、水肥一体化等为代表的农机智能装备进入快速增长期,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开展广泛应用,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损耗、扩大农业收益。

4、关于“三全”机械化理论与践行

全面机械化应是“三全”。即“全程”是指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全面”是指作物全面化、领域全面化和区域全面化,即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饲草料作物全面发展;由种植业向畜、禽、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全面发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发展,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发展。“全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即在继续推进粮食生产高水平机械化的同时,瞄准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要求,机械化要向全产业集群发展,覆盖全产业链,农业种养殖领域、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发展;瞄准当地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整体推进机械化;用产业集群的农业发展思维,用机械化手段拉长产业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全方位积极参与,调整思路,引导农业产业集群机械化全产业链化发展。

今后若干年发展的潜力在于打造升级版的“三全”农业机械化,这一判断应该在业内及政策研究上形成共识,以便落实到实践中,从而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这一思路如果转化为行动,在成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商机。目前,我国农机产能已是世界大国,但结构单一,品种不全,可靠性低。发达国家可供农机产品达7000种,而我国只有3000种。可见,农机工业“补短板”机遇多多,要走的路还很长。就农机推广应用来说,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发挥农机化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引领、驱动作用。我国虽然已步入“后农机化”发展阶段,但占农业种植面积59%的丘陵、浅山区农机化水平极低,只相当于平(原)川的40%左右,一些落后地区甚至不足10%,很多地方和农业生产领域农机化还是一片“处女地”。而这些地方和领域农业开发与发展的潜力巨大,是我国今后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希望之地,对我国农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农机推广必须克难奋进,有所作为。要根据当地地域、生产、优势等情况,确定突破口,在新机具示范推广上实现新突破;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选择农机化发展的重点,逐步推进,积聚发展正能量,促进当地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要围绕当地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开展农机推广应用;要建设和健全完善的符合当地市场条件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当地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促进农机化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为一号文件提出的实现“两大目标“作出农机人应有的贡献。


对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思考

对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思考

  【中国农机网 专家观点】编者按:2018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认真贯彻学习国务院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现将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撰写的《对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思考》文章刊发,供各地学习参考。

?
  对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思考
?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研判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我们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短板和薄弱环节,很多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增强农机科技创新的能力,我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
  2004年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200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保障作用。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当年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0.7亿元,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237.5亿元,是2004年的237倍。在《促进法》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快速发展。
?
  (一)农机装备总量增加,结构优化
?
  2016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了9.7亿千瓦,比2004年增加4.7亿千瓦,增长94%;装备结构加快向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方向发展,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分别超过645万台、190万台和77万台,分别是2004年的5.8倍、4.7倍和14.8倍。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保有量快速增长。
?
  (二)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高
?
  2016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2%,比2004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75%,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水稻机械种植、收获水平分别从2004年的6%和27%提高到2016年的45%和87%,玉米机收水平从2%提高到67%。以农机为载体,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低损收获和秸秆还田等增产增效型技术迅速推广,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整地面积分别超过1.3亿亩和1.6亿亩,进一步挖掘了粮食增产潜力,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
?
  (三)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
?
  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和农机合作社等各类服务组织数量分别超过505万个和6.3万个,涌现了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能手,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到5388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066亿元。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突出亮点,缓解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
  (四)带动农机工业振兴发展
?
  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多方面的拉动,我国农机产销两旺,带动农机工业快速发展,农机工业总产值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04年的85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516.39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科技含量、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机产品基本满足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需要。
?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差距与主要问题
?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差距
?
  虽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产品可靠性和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我国还有很大差距。
?
  1.农业机械化水平
?
  2016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5.2%,而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80年代相继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美国于1946年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54年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加拿大和原西德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与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相似的日本和韩国也分别于1982年和1996年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
  2.农机装备制造水平
?
  拖拉机和收获机是两种代表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的典型产品。与美国相比,我国差距较大。拖拉机方面,美国于1970年开始釆用动力换挡技术,而我国是2014年研发,相差44年;美国于1961年开始釆用闭心式液压系统,而我国是2010年,落后39年;美国于1980年生产了250马力拖拉机,而我国2015年才生产240马力拖拉机,晚了35年。收获机方面,美国在1976年开始生产纵轴流谷物联合机,而我国是35年后的2011年;美国1979年就有了割幅6米、发动机功率230马力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我国在2013年才生产割幅5.3米、发动机功率220马力的收割机,相差34年。
?
  3.产品可靠性
?
  上世纪八十年代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拖拉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指标是350小时,而我国某大型农机企业的拖拉机MTBF指标2017年才达到330小时,落后30~40年。
?
  4.农机作业效率
?
  2016年我国田间作业亩均动力0.41kW,美国亩均动力0.06~0.07kW,我国是美国的5.8~6.8倍;发达国家农机动力机械与作业机具之比为1:(3~6),而我国平均只有1:1.6,说明我国的农机作业效率和综合利用率不高。
?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受我国国情、资源禀赋和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不同区域的耕作制度和生产习惯差异大,面对现代农业建设“调结构、转方式”的新要求,农业机械化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究薄弱,技术集成度不够,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和瓶颈。
?
  1.?研究基础薄弱
?
  农机化科研基础数据积累不够,土壤、作物(动物)和机器互作机理研究不足,现代农业生产和健康养殖新工艺设计理论缺乏,原创性重大突破少,难以满足我国地域多样性、作物多元化、农艺复杂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2.?技术模式不明确
?
  例如,在耕作方面,无论土壤类型、水田旱田和丘陵平原,现在全国大都采用旋耕,犁耕、深松和免耕等耕作方式没有优化组合,造成土壤耕层“浅实少”,有机质低且分布不均匀;在种植方面,水稻插秧与直播、油菜移栽与直播、玉米种植平作与垄作等,不同地区宜采取何种种植方式,缺乏科学论证;在收获方面,油菜、马铃薯的分段收获与联合收获、甘蔗整秆收获与切断收获、牧草刈割与饲草青贮致密收获等技术路线不明确;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路径不明确等。
?
  3.?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
?
  适宜不同区域机械化的高产优质品种、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模式和田间管理技术缺乏,机械化与规模化结合不紧密,饲草料生产机械化技术研究滞后,家庭农场种养一体化模式与技术亟待完善,设施园艺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低,影响产能的充分发挥。
?
  4.?技术系统不完整
?
  缺乏对农业机械化的系统研究与技术集成,尚未形成完善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和标准化的机器配置系统,关键配套技术与机具不足。粮经饲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中省时、省力、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地和节能的机械和农业剩余物资源化利用等机械化技术之间衔接与配套不足,技术规范不健全,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适应。
?
  三、对我国农机科技创新的思考
?
  为进一步缩小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我国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地发展,建议实施“3-2-3”的发展思路,即明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坚持两项发展原则,落实三项重点任务。
?
  (一)明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安排,我国农机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是:
?
  到2025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突破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和“从有到全”。
?
  到2035年,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重点以信息技术提升农机化水平,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从全到好”。
?
  到2050年,农业机械化达到更高水平,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并跑”,部分领域“领跑”,重点以智能技术引领农机发展,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从好到强”。
?
  (二)坚持两项发展原则
?
  1.全程全面机械化同步推进
?
  全程机械化主要从植物和动物的生产环节上考虑,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生产机械化。以植物生产为例,产前包括育种和清选、分级、包衣、丸粒化处理等种子加工机械化;产中包括耕整、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和秸秆处理6个环节的机械化;产后包括加工和储藏机械与装备。
?
  全面机械化,指机械化在农业生产领域横向的拓展。主要指农业机械化向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作物”全面化、“产业”全面化和“区域”全面化。“作物”全面化,指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饲草料作物全面发展,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产业”全面化,指由种植业向养殖业(畜、禽、水产)、农产品初加工等全面发展。“区域”全面化,一是指各种农产品的优势区域布局。二是指农业机械化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拓展。目前平原地区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但丘陵山区的机械化程度很低甚至无机可用,所以亟需研究推进由平原地区机械化向丘陵山区机械化拓展。
?
  2.农机1.0至农机4.0并行发展
?
  农机1.0是指“从无到有”,特点是以机器代替人力和畜力,如以拖拉机耕田代替人犁田、以插秧机插秧代替人插秧、以喷雾机施药代替人打药、以收获机收获代替人扮禾、以干燥机干燥代替人晒谷。目前我们在这一阶段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有很多“短板”和薄弱环节,所以还要“补课”。
?
  农机?2.0是指“从有到全”,特点是全程全面机械化,包括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全程机械化,以及农业机械化向“作物”全面化、“产业”全面化和“区域”全面化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现阶段要大力“普及”的方向。
?
  农机3.0是指“从全到好”,特点是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包括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作业和管理水平。融合现代微电子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信息通讯技术,推动农业机械装备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这一阶段我们正在进行试验“示范”。
?
  农机4.0是指“从好到强”,即要实现农机自动化和智能化,农机+互联网,这个方向我们要积极探索。
?
  根据我国的国情,从农机1.0至农机4.0我们不能走顺序发展的道路,必须并行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
  (三)落实三项重点任务
?
  1.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补短板”)
?
  开展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创新研究,主要包括应用基础研究,粮食、经济作物和饲草料薄弱环节技术研发,健康设施养殖工程,区域、水果蔬菜饲草料与畜禽水产机械化技术体系集成研究示范,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7个方面。系统地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科技含量,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
  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土壤合理耕层构建机理与优化方法、主要作物精准高速种植机理与规范、主要作物高效低损收获机理与规范、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设施与环境系统机理研究、农业装备标准化体系研究和机械化技术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
?
  粮食作物生产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杂豆杂粮、粮食干燥与贮藏。
?
  经济作物和饲草料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研发包括:棉油糖、大宗水果、大宗露地蔬菜、设施园艺和饲草料生产加工。
?
  健康设施养殖工程关键技术研发包括:生猪健康养殖、家禽健康养殖和规模化设施水产养殖。
?
  区域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包括: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
?
  水果蔬菜、饲草料与畜禽水产养殖加工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包括:蔬菜水果生产、饲草料生产、适度规模种养循环、奶牛中小规模养殖设施设备升级与智能化、水产养殖和畜禽屠宰加工。
?
  农村生活废弃物(固、液)处理与综合利用包括:农村池塘清淤、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和病死动物的机械化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
?
  2.现代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攻核心”)
?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我国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现状,当前我国亟需在共性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以及材料和制造工艺4个方面尽早取得突破。
?
  共性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技术,大功率拖拉机电控液压提升技术,农业机械用传动系统技术。
?
  重大装备主要包括: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高效青贮饲料收割机,农机装备生产与检测平台。
?
  基础零部件主要包括:拖拉机200马力以上用电控提升器和悬浮前驱动桥,收获机械承载能力18吨以上大型收获机械电控换挡变速箱,高性能大排量电控变量泵和变量马达,圆盘式和链轨式高效青贮机割台,高速轴承(4000r/min以上),采棉机摘锭总成,液压件液压阀阀心、阀套、比例阀电磁铁和软磁铁芯。
?
  材料与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低速动力输出轴,高速翻转犁体,动力换挡变速箱离合器轮毂材料与工艺。
?
  3.农机装备智能化科技创新(“强智能”)
?
  以“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服务”的智能农机为目标,以大田规模化种植、设施农业、果园和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为重点,开展智能农机装备传感器、农机导航、精准作业和运维管理4方面研究。
?
  一是在农机装备专用传感器方面,开展作业载荷、工况环境、本体信息、生理生态和作业质量等测试对象特性与测试机理研究,研发敏感材料和关键芯片,开发专用传感器。
?
  二是在农机导航及自动作业技术方面,开展轮角转向测定技术研究,研发电动方向盘电机、以机具为基准的机组定位技术和星基增强技术,提高导航精度与稳定性及自动作业性能。
?
  三是在精准作业方面,开展与农艺相适应的作物精准播种、灌溉、施肥、施药、收获和干燥等技术研究,实现农机作业过程的实时分析决策与自主优化控制;开展养殖生产中的精准环控、饲喂和防疫等研究。
?
  四是在运维管理智能化方面,开展农机信息获取、高效调度、远程运维、故障预警、智能诊断和协同作业等技术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系统集成,实现农机装备高效智能运维管理。
?
  结束语
?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上世纪末,美国工程技术界将“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列第7位。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科技支撑。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为提高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还有很大差距,并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要充分认识农机科技创新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刻把握农机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

对接农需,金融“春雨”助备耕

对接农需,金融“春雨”助备耕

? ? ?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

? ? ? 在素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榆树市,先锋乡忠善村2组村民王辉正在抓紧时间购种子、进化肥、检修农机具。与往年不同的是,2018年他只在贷款申请书和合同上签上名字,其他手续则通过农行吉林省分行“惠农e贷”网络平台完成,前后只用了几分钟,5万元贷款就进了他的金穗“惠农卡”。

? ? ? 在吉林省,“惠农e贷”就像及时雨一样,已成为农行支持普通农户开展备春耕的重要载体。

? ? ? 资金是农业生产的先行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省金融机构指明了信贷支持的方向,即增加乡村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提升乡村金融服务能力水平,有力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 ? ? 农行吉林省分行把支持备春耕生产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针对农户购买种子、化肥、农膜、农机等生产资料用款集中的实际,着力构建“线下”与“线上”相融、“小农贷”与“大户贷”并行的多渠道立体化融资体系,抢抓农时,对接农需,多方发力,引金融活水助力备春耕。截至3月末,已累计投放农户贷款20.3亿元,余额达76.9亿元。

? ? ? 为有效破解“三农”贷款难与涉农客户抵押担保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2017年以来,省农行全面推进“三农”金融服务互联网模式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在系统内数据库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客户建立“白名单”,实现农户快捷、便利用信。目前,该行结合各地资源禀赋特点,针对财政直补推出“直补贷”、针对信用记录良好农户推出了“守信贷”、针对信用村信用户推出了“双信贷”等模式的“惠农e贷”产品,贷款额度从3000元至5万元不等,进一步提高了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和便捷性。目前,该行已建立“白名单”客户49505个,累计发放惠农贷款3.73亿元,惠及9450户农户。

? ? ? 记者了解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资金需求量大、缺少抵质押物、内部控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其获取信贷资金的能力。对此,省农行又开出“秘方”。即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该行采用“农担通”“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政府增信方式,为其开展规模经营提供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

? ? ? “300万元的贷款不到10天就到账了!”公主岭市种粮大户徐立明真正体验到了“农担通”的便捷高效。2018年年初,徐立明流转600公顷土地打算种植玉米和高粱,但支付了土地流转费后,种子、化肥、农药款就没了着落。正当他犯愁时,农行公主岭支行客户经理上门服务,向他推荐了“农担通”,并积极与当地农担分公司沟通协调,简化业务流程,采取一次调查、一次审查的方式缩短业务链条,很快就为他发放了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目前,农行吉林省分行已发放“农担通”贷款85笔,金额8185万元,有85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益。

? ? ? “现在种子化肥农药全部到位,农时一到就开耕!”图们市宇日种植专业农场的负责人崔明宇踌躇满志。

? ? ? 崔明宇从事种植水旱田近30年,经验丰富,经营土地面积202公顷,全部为流转土地,经测算,农药、化肥、人工等生产费用需180万元。崔明宇东挪西借,尚有95万元资金缺口。他听说在农行用土地经营权抵押可以贷款,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农行图们支行提交了申请。农行客户经理经过调查,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以他流转的土地经营权作抵押,为他发放了95万元的“农地贷”。

? ? ? 目前,全省各分支行组成多支服务“三农”小分队,正深入备春耕生产一线,为农民朋友量身推介信贷产品,为备春耕生产贡献金融力量。

对接前沿平台,常柴参加2018世界内燃机大会暨展览会

对接前沿平台,常柴参加2018世界内燃机大会暨展览会

11月8日至11日,中国内燃机学会联合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内燃机行业品牌活动——首届世界内燃机大会暨展览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公司董事长史新昆、副董事长何建光等领导参加了世界内燃机大会,并赴展会与客商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2018世界内燃机大会主题为“绿色、高效、创新、发展”,大会旨在为全球内燃机行业的整机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用户、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促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相关方的合作,引领世界内燃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开创发动机历史新篇章。

在大会设置的国际内燃机及制造装备展览会上,展示了近年来国内外内燃机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当今内燃机最新技术产品,100多家国内外内燃机及汽车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参加了展会。

公司携192FA共轨风冷单缸柴油机、3M78共轨轻型发动机、4G33TC 船用多缸柴油机等新产品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前来观看。3M78共轨柴油机作为常柴产品结构调整的成功案例之一,是公司为满足国内外非道路机械市场需要,完全独立自主开发的新一代节能环保的轻型柴油机,它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噪声低、排放优、振动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插秧机、植保机械、工程机械、拖拉机、船用机组等市场领域,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现已经成为非道路配套领域的亮点产品。

外国客商关注常柴柴油机

展会期间,国内外客商对公司柴油机的排放指标、共轨系统技术颇感兴趣,在公司展位观看拍照之后还咨询有关技术参数和产品性能,对于国内外客商咨询的问题,公司销售、技术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向客商赠送了产品宣传资料。

董事长史新昆(中)与公司技术、销售人员交流

副董事长何建光(前)察看公司展台

在2018世界内燃机大会期间,公司董事长史新昆、副董事长何建光还应邀参加了世界内燃机大会科学家——企业家峰会,董事长史新昆围绕内燃机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发表了主旨演讲。

(来源:常柴)

标签:农机   我国   发展   机械化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