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秀农机经销商建议同行多关注后市场(美国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的考察与宣传推广)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美国优秀农机经销商建议同行多关注后市场(美国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的考察与宣传推广),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美国优秀农机经销商建议同行多关注后市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美国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的考察与宣传推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美国优秀农机经销商建议同行多关注后市场

2、美国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的考察与宣传推广

3、美国保护性耕作的3个小故事:这样做,土壤有机质提升3倍

4、美国保护性耕作的定义与推广应用水平

美国优秀农机经销商建议同行多关注后市场

美国优秀农机经销商建议同行多关注后市场

2015年参加汉诺威农机展的企业包含大型初创企业在内,有近3000家企业参展,该展会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聚焦了众多竞争者的目光。

国际农机零售商参展的目的之一就是评估国际上对于新产品和服务的态度。RDO装备公司的区域经理奥嘉·霍尔(Olga Hall)称,参加展会意在加强经销,发展新的供应商合作。

过去十年间,她带领团队,将约翰迪尔品牌在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和其他欧洲国家开疆拓土。在一些业务发达的地区,农机经销的步伐可与北美总部地区比肩。

但是,霍尔认为,和北美市场相比,新兴市场也许并没有强调零部件销售服务这一收入来源,即对后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地区,我们仍能看到众多经销商会视零部件销售服务为农机销售的一部分。零部件销售服务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北美市场那么完全。今后我们会发现经销商们观念的转变,零部件销售会被投以更多的关注。”霍尔如是说。

霍尔还提到在海外市场广泛适用精准农业科技的一个挑战便是丰富任何可利用的土地。这种情况在非洲尤为突出,其拥有广阔可开垦的土地面积,然而并没有足够的科技投入。

据悉,RDO公司最早在1968年由罗恩建立,当时他是一个土豆种植户,利用自己160公顷土地作为抵押贷款收购了一家约翰迪尔的经销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拓展业务,现如今这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在美国10个州拥有76家经销商店,涉及农业、建筑、环境、林木等机械,经营品牌包括约翰迪尔、维米尔和拓普康。

此外,RDO还有一些国际合作关系,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美国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的考察与宣传推广

美国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的考察与宣传推广

转眼间六年过去了,六年前的这个时节,笔曾在美国考察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如今条耕技术正在我国东北特别是吉林省等地正在得到不少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认识和接受,尤其是在今年疫情下,整地与播种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会显示出抢农时、高质量免耕播种的优势。近几年一直在为这一技术的起步、示范、推广。

在2016年,利用到美国探亲期间,自费飞往美国的黑土地,也是世界黄金玉米带,全美的大粮仓爱荷华州考察保护性耕作。在美国十方技术服务公司王总裁和公司商务总裁、爱荷华州华人协会执行主席燕晓哲先生等大力支持帮助下,在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学院农场和一农场主的农场,看到了两种条耕机和条耕作业。从而,对这一技术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基于前六年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实践经验,感到在我国东北黑土地的玉米中高产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特别是秸秆覆盖还田,必须保土壤与增产量双赢,才能让更多的农民所接受保护性耕作。为此,条耕技术模式,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切入点、突破点、融合点。

积极宣传推介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回国后,六月份在农机1688网上发表了包括介绍条耕技术的美国农业机械化及农场考察报告的六篇系列文章,第一次把美国哪家具体农场应用条耕技术的实例,在国内首次见于文章中。于7月份,参加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在吉林省梨树县召开的推广工作座谈会上,介绍了美国农场的三种包括条耕模式的发展情况和优势,让参会的联盟基地农机合作社社长第一次知道了解了保护性耕作条耕模式、第一次看到国外条耕机的全貌图片、第一次看到条耕种植宽窄行出苗的情况。

2017年在《农业机械》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农场的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一文。2019年以来先后在吉林省榆树市、农安县等地和辽宁省昌图县等进行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的讲座培训。

2019年在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举办的微信群科技大讲堂讲座中,以题目"美国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实例、模式、成效及启示"报告中,重点讲解了条带耕作模式。

介绍条耕技术在美国应用实例。 爱荷华州一家具有150多年历史的家族农场,经营耕地面积800公顷,主要种植玉米和大豆。该农场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有几十年的时间,最初不进行任何土壤耕作,直接利用免耕播种机播种。由于该农场靠近密西西比河流域,低洼地块很多,玉米秸秆全部覆盖在地表,使得土壤温度在播种前后回升较慢,导致苗前期生长较为缓慢。在2000年以后,他购进并使用了六行条耕机,开始采用条带耕作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即在秋季对当年的宽行(即第二年的计划播种带)进行耕作处理,为明年的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总结提出美国应用什么样条耕技术与作用。这种耕作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前期土壤温度低,影响出苗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在条带耕作后,他们使用美国大平原的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行距为窄行20厘米、宽行50厘米,种植密度达到9.5万株/公顷。春季或秋季在计划播种带上对秸秆进行耕作处理,美国称之为保护性耕作中的条带耕作模式。

据了解,早在几十年前,美国农业工程师协会就将条带耕作定义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新形式。此外,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护局在对保护性耕作发展面积的统计中也把条带耕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分项,单独进行统计。近几十年来,在美国玉米种植协会组织的全美玉米高产竞赛中,条带耕作模式已经成为保护性耕作参加竞赛的主要模式,并且多次创造出世界玉米高产纪录“条带耕作,即在秋季或者春季整理出没有秸秆的种床,并施肥,一般耕作扰动的土壤面积不超过1/3,整个生长期玉米行间有秸秆覆盖。

关于条带耕作模式,美国总结出多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精准施肥,固态肥料施在作物行的下方,不暴露在环境中;二是秸秆覆盖在播种带之间,露出黑土,利于土壤升温;三是不用混合土壤表面的植被覆盖物,节省能源;四是对播种行上过硬的土壤进行一定的人为耕作,为播种创造良好条件;五是可以更早地喷施农药,条带耕作后,喷药机是骑在休闲行上,压在秸秆上,不影响正常作业;六是播种行之间的秸秆就像堆肥一样,有利于蚯蚓翻过堆肥材料。总体而言,条带耕作既保持了地面有较多的秸秆覆盖,又解决了播种质量和出苗时间的问题,实现了多赢。

实际上前几年我国东北兴起推广的玉米覆盖秸秆归行处理,可以说是条带耕作的一种初级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条带耕作模式会在我们东北地区得到一定的发展。

分析条耕农机市场需求走势。2020年在农机360网上发表了"保护性耕作条耕机具能燃起来吗?"的文章,全面分析提出保护性耕作条耕机具,是近几年极具市场热点表现潜力的产品,预期有望形成年万台级别的市场需求量。

2020年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所解宏图博士在《农机市场》杂志上发表了"美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机具装备"一文。

研究和总结条耕使用技术和经验做法及效果。近几年己先后在多种媒体上发表关于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的相关文章近百篇。

美国保护性耕作的3个小故事:这样做,土壤有机质提升3倍

美国保护性耕作的3个小故事:这样做,土壤有机质提升3倍

近两年来,每隔一段时间,笔者都与远在美国的一位老朋友,就保护性耕作进行一些交流,这似乎己经成为我们俩人约定俗成的一件事,每次都有不少收获和启示。

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八十年代初第一批赴美国留学的研究生,己是在美国生活、工作30多年的美籍华人。最初,这位先生在中美两国之间开展工程机械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而后,又进入美国国际十方公司,从而转入农机领域。美国国际十方公司几乎代理过美国诸如满胜、海吉、大平原等大多知名品牌农机具,鲜食玉米、辣椒收获机等国内短板的农机,不少机种都是十方最先引进。

多年来这位先生基于对美国农业的深入了解,在往返中美之间,看到了中美两国农业的巨大差距,尤其是在保护培育土壤方面的理念和耕作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前些天晚上,他与我又交流了这样3个来自美国农场通过坚持多年实施保护性耕作,既保育土壤,又稳定增产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第一个故事 

一位美国农场主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的俾斯麦可镇附近,相当于黑龙江偏北地区的纬度。他的农场年降雨量为400毫米,全年无霜期120天.

1991年他从岳父那里接手农场时,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是1.7%-1.9% 。1993年开始免耕, 以后又分阶段添加了畜牧和覆盖植物的循环,进一步拓展可持续农作系统,最终实现土壤修复,玉米获得比本县平均单产高出25%的产量。2008年开始完全不用任何化肥。现在农地的品质大为改善,有机质含量增长到6%。他认为"恢复土壤活力是对应老天的保险政策条款"。

美国的研究表明,以地表15厘米耕层为例,每1%的土壤有机质可以增加蓄水能力76立方。该农场的土壤具有强大的持水能力,即使一年没有雨,仍然可以获得不错的产量。

该农场(最后一行)与其他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图

第二个故事

在美国东部,一个农场同一块林地,一半开耕作了农田。经过17年的农作,有机质降到1.6% (下图右). 另一半林地里的土样是4.3%。如下图(左)所示。

同一块土地林地(左)与耕地(右)有机质对比

第三个故事

美国农业界还有一种观点, 就是秸秆在地表覆盖分解对提高腐殖质含量的贡献比翻埋要大得多。美国堪萨斯一年轻农民,于2012年在同一块地上,用一半的面积进行秸杆复盖式的保护性耕作。3年后,有机质含量明显比未用秸秆覆盖的耕地高很多。

3年后,秸秆覆盖式(左)与未覆盖(右)耕地土壤对比

几点感悟

我们千百年老祖宗精耕细作的方法,从某程度上讲无可非厚,但是农作物赖于生长的主要元素——土壤有机质在过度耕作下不断减少和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也同样发生这样的情况。然而,他们的农场主对此认识得比我们早、比我们深、比我们行动快。他们选择了放弃转变铧式犁耕作方式,转向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方式。

笔者曾在一个美国人所著的资料上看到,一个美国农场主的夫人曾在美国政府机构召开的座谈会上,深入浅出地表述他们家庭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和感受。她说:“保护性耕作在农场的应用,就相当于当年电对农场的生产与生活带来的变化一样重要。"这是多么深刻的认识呀。

而我们农机手、农民,也认为保护性耕作好处多,但在有其它利益吸引时,有个别人就动摇、放弃了。比如面对翻地作业补贴这种眼前的诱惑,就把连续几年坚持实施秸秆覆盖地块翻了,美其名曰,地硬了翻一下,实际上一念之差,就打碎和割断了这个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的事情的连续性。由于我们的短视,我们还要从头再来。

希望我们的政策更加坚定不移地支持推广保护性耕作;祝愿有更多的保护性耕作的梦想与坚守者。      

美国保护性耕作的定义与推广应用水平

美国保护性耕作的定义与推广应用水平

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在该部网站上发表的"美国的耕作强度和保护性耕作"的报告,由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和经济研究局(ERS)进行的一项全国范围的农业经营调查,即美国农业资源管理调查(ARMS),到2017年底美国三大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保护性耕作应用水平平均达到69%,居世界保护性耕作领先水平。

在这份关于美国保护性耕作调查研究报告,系统、全面总结分析了该国的保护性耕作与耕作强度发展情况,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和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等都对这个报告给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

报告指出:"减少耕作和增加土壤覆盖可以增强土壤健康。保护性耕作,特别是免耕或带状耕作,与土壤覆盖措施(如保护性作物轮作和覆盖作物)结合使用,可以带来一系列土壤健康效益: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抗旱能力和改善环境成果"。该报告使用保护性耕作田间水平数据,是根据土壤扰动通过无耕作操作如免耕和土壤耕作强度等级如覆盖耕作的测量,来估计保护性耕作实际采用情况。为了衡量一段时间内的耕作强度,调研报告估计了4年内免耕或带状耕作的年数;还估算了影响土壤覆盖做法的采用率,包括保护性作物轮作、覆盖作物、双季种植、休耕和残茬收获或放牧。同时估算了这些措施与免耕、条耕结合使用的比率,以此说明影响土壤覆盖的耕作和措施之间的相互作用。

报告强调,在2017年美国农业部提出,"保护性耕作通过减少土壤扰动和保持土壤覆盖来保护土壤,被认为是土壤健康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增加土壤覆盖、作物残茬或作物多样性的其他管理措施也可能有助于建立土壤健康。例如,保护性作物轮作和覆盖作物增加了可用于土壤覆盖的残渣量、种植的植物的多样性以及一年中活根在土壤中的比例”。

报告着重指出:"鉴于对土壤健康的日益关注,我们对耕作措施的描述集中在(1)土壤扰动的强度,(2)在个别田地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最小扰动耕作措施的一致性,以及(3)耕作强度与增加残留物、作物多样性和作物覆盖的关系。为了关注土壤扰动,使用无耕作来定义免耕系统,使用土壤耕作强度等级(STIR)来定义任何保护性耕作系统中允许的耕作量。

为此保护性耕作,是指对土壤耕作强度等级(STIR)小于或等于80,且不使用铧式犁的耕作管理措施。保护性耕作包括覆盖耕作、免耕或带状耕作三种方式。保护性轮作,为了支持土壤健康、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农业的环境成果。

“保护性耕作”术语,通常包括免耕和覆盖耕作,覆盖耕作只指任何不是免耕且土壤耕作强度等级STIR小于80的耕作方法。带状耕作法也是一种覆盖耕作法,用于在行耕作物中,通过仅在行间的窄条中耕作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扰动。

报告将免耕,定义为从收获前一种作物到收获当前作物期间没有耕作操作;覆盖耕作包括有限的耕作操作,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制定的覆盖(少耕)耕作国家实践标准3中为“残茬和耕作管理,少耕”设定了80的最大STIR即耕作强度;带状耕作,保护性耕作一种耕作系统,通过只在播种的狭窄带状区域耕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作物土壤的扰动,在耕作限于窄条的田地里,扰动土壤通常远远低于80的耕作强度。

标签:耕作   保护   美国   土壤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0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