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吉林省花卉协会、园艺特产协会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吉林省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吉林省花卉协会、园艺特产协会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吉林省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吉林省花卉协会、园艺特产协会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吉林省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

2、吉林省花卉协会、园艺特产协会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3、吉林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4、吉林省落实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工作全面加力

吉林省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

吉林省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   从2009年起,国家对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为做好今年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工作,鼓励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加快优质良种推广步伐,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近日,省农委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吉林省2009年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良种补贴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本次良种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的方式,实行良种推介、自愿购种、直接发放。补贴标准为玉米、大豆和小麦良种补贴标准为每亩10元;水稻、棉花良种补贴标准为每亩15元。生产中使用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良种的农民(农场职工)均享受该补贴。

  《方案》规定,本次良种补贴的范围是指在全省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上按照实际种植面积全部补贴,在草原、荒山、荒坡、滩涂等违规开垦的耕地上种植的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则不列入补贴范围。在补贴品种上,凡种植经过审定通过的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品种(不含退出品种),均可作为良种给予补贴,而种植未经审定和过期淘汰品种则不享受补贴。

  《方案》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良种补贴工作,县、乡、村要建立良种补贴明细档案,对于补贴面积、补贴金额和补贴品种进行详细记录和保存。各县(市、区)要做到补贴政策、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农户“四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良种补贴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良种补贴面积,不得套取、挤占、挪用补贴资金。

吉林省花卉协会、园艺特产协会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吉林省花卉协会、园艺特产协会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3月24日上午,吉林省花卉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吉林省花卉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吉林省花卉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100名吉林省花卉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吉林省花卉协会成立于1990年,目前协会成员单位7家,会员300多人。近年来,我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较快,花卉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优势品牌逐年增多,生产结构趋于合理,流通渠道畅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花卉业呈现出稳步提高、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据统计,2019年,全省花卉生产面积18461.68公顷,总销售额31.74亿元。

  未来,省花卉协会将立足于我省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依靠科技进步,着眼于做大做强君子兰产业、建立球根花卉种源基地、开发利用野生花卉、适度发展特色花卉、发展壮大苗木基地、发展有知识产权的种业等6个方面,抓重点带全面,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为会员服好务。

?

图片

  

  3月24日下午,吉林省园艺特产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吉林省园艺特产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127名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选举出常务理事、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

  近年来,我省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把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园艺特产业已经和粮食、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并列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

  吉林省园艺特产协会成立于2016年,是全省唯一一家省级园艺特产业方面的社团组织。五年来,协会成功申报“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吉林长白山灵芝”和“吉林长白山香菇”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登记保护,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兴旺乡村富民产业、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本届园艺特产协会设立了专家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药材产业发展联盟、食药用菌产业发展联盟等11个组织架构;理事会中有9家副会长单位、22家理事单位;有148家企业、9家农业科研机构、384名会员加盟入会,几乎涵盖全省所有园艺特产行业。

  未来,协会将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以“标准+认证”为手段,围绕我省园艺特产业特点、中心工作和协会的职能,重点做好开展调研、制定标准、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打造品牌等4个方面工作,加强园艺特产业科学研究和促进先进适用科研成果转化,着力打造园艺特产业品牌,推进园艺特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园艺特产处、省园艺特产管理站、省蔬菜花卉研究院、省蚕业科学研究科学院、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中科院特产研究所等单位领导及各市(州)农业农村部门领导参加会议。

吉林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吉林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11月8日,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青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落实情况

  2006年我省的延边州和东丰县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前期试点工作,按小学每生每学年280元,初中360元的标准补助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延边州免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总额为6191万元,由中央和省、州(县)按比例分担,按西部政策分担比例为80:12:8,其中中央承担4953万元,省742万元,州(县)496万元;东丰县免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总额为618万元,由中央、省、县按60:24:16的比例分担,其中中央承担371万元,省148万元,县99万元。两地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我们在全省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免除了农村(包括县镇、县级市和城区农村学校在内的)232万名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全省共落实了8.6亿元资金,用于免除学杂费、提高公用经费标准的补助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一年间,保障资金及时下达到位,各县、市按用款进度直接拨付给所有学校。按照计划我省今年应完成30万平方米校舍的维修改造任务,在全省的共同努力下,实际完成45万平方米的校舍的维修改造任务,现已全部交付使用。同时,我们还安排4250万元资金为44万名家庭困难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二、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全省上下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在推进这项改革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六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项措施:健全机构,精心部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专门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常务副省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长担为副组长,并由省财政厅、教育厅、发改委、人事厅、监察厅、省委宣传部和省委财经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省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省财政厅和教育厅厅长任办公室主任,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为了开展好此项工作,省教育厅事先对全省农村中小学进行深入调研,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汇报,科学规划改革工作。2006年2月16日,省政府召开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省长参加会议并讲话,亲自部署工作,会议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改革政策。2006年10月17日,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坚决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和陈至立国务委员的有关指示,扎实做好吉林省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2007年3月23日,韩长赋省长带领省教育和财政等部门的领导同志,亲自深入到伊通满族自治县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要认真负责任地落实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工作,做到一个不能少、不能有死角,不让农民为孩子交不上学杂费发愁,不让校长为缺少办公经费发愁”的明确指示。充分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我省全面实施保障机制改革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项措施:明确任务,科学制定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的精神,2006年2月,省政府印发了《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吉政发[2006]6号),对实施义务保障机制的方法、步骤、程序、经费的来源等给予明确。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先后在延边州和东丰县开始试点。在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我省从2007年起全面免除农村(含县镇、农垦、林场)义务教育阶段232万名中小学生学杂费,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革长效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为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改革的各项措施,省财政厅和教育厅还先后印发了《吉林省农村中小学校我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三项措施:落实责任,确保保障机制改革经费落实到位。免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资金由中央和省、市(州)、县(市)按比例分担。2007年我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需投入资金8.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承担5.2亿元,占总投入的60%,我省各级政府承担3.4亿元,占总投入的40%。在我省承担的资金中,省级承担2.3亿元,占总量的68%,市县区承担1.1亿元,占总量的32%。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所需经费由中央、省、县(市)分担,比例为60:24:16。延边州享受西部政策,经费由中央和省、州、县(市)分担,比例为80:12:4.8:3.2。在明确资金比例,确保资金到位的同时,我们还对相关政策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和明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预算管理的通知》,要求 “各级财政改革前已经安排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不能减少”。各县(市)在足额落实保障经费所需分担资金的基础上,又单独安排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的资金。其中安排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资金超过100万的县市有敦化市108万元、安图县103万元、珲春市153万元、汪清县150万元、东丰县130万元、集安市235万元、通化县501万元、柳河县186万元、江源区154万元。全省建立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全部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按5:5的分担比例承担。2007年安排资金1.08亿元,计划维修和改造30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校舍。同时鼓励市(州)和县(市、区)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校舍维修改造的力度。今年全省实际完成45万平方米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任务。全省进一步完善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制度。资金由地方承担,补助对象由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生活费最低补助标准为在校寄宿期间小学每生每天1元,初中每生每天1.5元。2007年,全省共安排补助生活费资金1450万元,8万名贫困寄宿生得到资助。

  第四项措施:强化监督,确保规范使用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为了促进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2007年3月,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联合组成了6个督查小组,分别对全省九个地区和长白山管委会所辖的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各督查组通过听取县(市、区)政府关于新机制改革情况的汇报,查阅县保障办提供的有关资料,召开学生家长、教师座谈会、询问等方式实地检查,共抽查近200所学校,并对存在问题的学校 “限期整改”。为保证改革经费的规范使用,教育厅和财政厅还联合举办了全省财政和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员培训班,重点培训预算编制工作,按校编制农村中小学的经费预算,细化学校的各项公用经费开支。从2007年起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按两上两下的程序统一试编了农村中小学预算,将学校的各项收支都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经费的管理做到了“四个直达”,即:预算编制直达学校,财务核算直达学校,资金拨付直达学校,财务监控直达学校。

  第五项措施:加大宣传,使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家喻户晓。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初,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235万份《致全省农村中小学生家长的公开信》,发放到农村学生手中,做到了学生家长人手一信。我们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板报等宣传媒介,向全社会深入宣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内容,使这项政策家喻户晓,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省内许多媒体还专门为此开设了专栏。2007年2月26日起至3月8日,在省教育电视台播放农村中小学免交学杂费的公益广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我省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和进展情况进行了报导。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刊登了我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和工作进展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宣传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使保障机制改革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改革工作的最终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社会舆论基础,让全社会都来监督这项改革的实施,把好事办好。

  第六项措施: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的收费行为。在全部免除农村中小学的学杂费后,规范农村中小学的收费行为就更显重要。经省政府同意,由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标准的意见》,并由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同时加大了监督检查的力度,建立并实施教育经费审计监督制度和政府督导制度,实行教育经费管理校长法人责任制,使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收费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三、下一步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打算

  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明年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力度,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一)继续免除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32万名学生学杂费。在2007年工作基础上,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深入做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32万名学生学杂费的各项工作。(二)为农村232万名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实施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后,国家课程的教科书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各地选用的地方教材由省财政负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此不再缴纳教科书费。(三)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的补助标准。小学生每天2元,每年500元(每年在校天数按250天计算,下同);初中生每天3元,每年750元。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实行奖励性补助,地方按比例负担的部分,由省级财政统筹落实。(四)继续加大校舍维修改造的资金补助力度。国家按我省校舍维修改造的每平方米造价8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按5:5的比例分担。(五)进一步研究城市学校免收学杂费政策。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研究方案,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拟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免收学杂费试点。

吉林省落实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工作全面加力

吉林省落实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工作全面加力

在秋季秋收生产的繁忙关键时刻,吉林省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的又一重要推动举措,由省农委组织的全省2019年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落实推进培训班于10月11日在农安县开班举办。

吉林省农委组织举办全省2019年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落实推进培训班

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扎实推进2019年全省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全面落实2019年补贴作业面积。来自全省8个市(州)农委分管主任、33个县(市、区)农机(农业)局局长以及省保护性耕作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培训班。

今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作为今后全省农业农村重点推广的5大新技术之首。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这一农业工作安排部署和要求,省农委、省财政厅及时迅速制定了"关于加快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进耕地质量耕作生态耕作效益‘绿色增长’的实施意见",决定2019—2025年在全省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到2025年力争全省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玉米播种面积45%左右。

同时,又紧锣密鼓跟进出台了2019一2020年全省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作业补贴实施方案,省农委确定公示了全省2019—2020年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补贴作业指导面积数量,分解落实到县(市、区)的任务指标。

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关联两个作业生产年度,必须要“春作秋备"。为了在秋季收获时,就让农机合作社、农户,知道哪块地搞保护性耕作,秸秆怎么处理、怎么保留,省农委及时举办这次2019年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落实推进培训班,就是推动各地要早计划、早明确、早动手,让农民在秋季就早把秸秆留田处理好。

吉林省2019年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机具农安县田间作业演示现场

在培训上,观看学习了农安县保护性耕作机具田间作业演示现场。农安县农机局局长易宝庆,结合作业现场讲解介绍了农安县实施保护性耕作主推的三种模式,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集行免耕播种作业技术模式、高留根茬秸秆还田覆盖地表免耕播种作业技术模式和秸秆覆盖均匀还田免耕播种作业技术模式;重点演示了省有关部门和长春市等地创新研发的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秸秆前置和后置归行机处理机、苗期秸秆覆盖下施肥深松机、前置秸秆归行机与后置深松机的一体机、秸秆集行粉碎深埋机和带补水装置的免耕播种机等机具。

省农委副主任张永林,结合各县(市、区)交流的情况,对2019年全省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推进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要求各地区要根据省里下达作业指标,组织落实好保护性耕作作业补贴面积。

二是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让广大农民深刻认识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逐步改善传统的耕作方式,切实增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地施技,规范耕作”的原则,加快形成适宜本地域的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工作,严格做好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李社潮)

标签:农村   经费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