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这些农科项目斩获了国家科技大奖!(赣州市“以机代牛”实施进展快)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赞!这些农科项目斩获了国家科技大奖!(赣州市“以机代牛”实施进展快),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赞!这些农科项目斩获了国家科技大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赣州市“以机代牛”实施进展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赞!这些农科项目斩获了国家科技大奖!

2、赣州市“以机代牛”实施进展快

3、赣鄱沃野新画卷——江西农业发展成就掠影

4、赣鄱粮丰大跨越

赞!这些农科项目斩获了国家科技大奖!

赞!这些农科项目斩获了国家科技大奖!

今天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出285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简·迪安·米勒等5人。

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两位“80后”科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

在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目录上,农业科技项目表现亮眼,有30多个项目获得科技大奖。其中,由农业科技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完成的农科项目斩获了8项大奖。

获奖的农科项目涵盖领域较广,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等等均有涉及。赶紧看看农业相关领域具体是哪些项目、主要完成人和完成单位获奖了吧!

(来源:农民日报)

赣州市“以机代牛”实施进展快

赣州市“以机代牛”实施进展快

夏收夏种在即,为确保生产高效有序推进,赣州市各地农机部门正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农机购置补贴进度,引导农民购置适宜赣南特点的作业农机,全力助推农业生产。

今年以来,我市共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74.4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34万台(套),受益农户13410余户。

从2010年开始,我市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持续在全市实施“以机代牛”示范工程。

每年在全市选择4个乡镇动员和组织农民购置农业机械,通过实施“以机代牛”项目、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厂化育秧、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等项目,实现以农机替代牛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313万千瓦,较去年末增加8万余千瓦,增长率达2.56%,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赣鄱沃野新画卷——江西农业发展成就掠影

赣鄱沃野新画卷——江西农业发展成就掠影

  金秋时节,稻浪滚滚,瓜果飘香,赣鄱大地再次唱响丰收欢歌。?

  行走在乡村田野间,干净整洁的美丽村落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纵横交错的硬化路蜿蜒在群山中,错落有致的产业大棚点缀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幅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多彩画卷铺陈在这片生机勃发的红土地上。?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全面贯彻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从2012年到202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359.9亿元增加到3998.1亿元,增长69.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103.4元提高到1.8684万元,增长130.6%。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等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先后3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后4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占全国2.13%的耕地,却生产出3.21%的粮食,承担着年外调粮食100亿斤的重任,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作出了卓越贡献。这,就是江西!?

  十年来,赣鄱儿女没有在功劳簿上躺平,而是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全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2021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5659.3万亩、产量438.5亿斤,越来越多的“江西粮”出现在“中国碗”里。?

  “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太不容易了。”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人员纷纷感慨。?

  倒春寒、病虫害、洪涝灾害、突发疫情、伏秋连旱等困难一个接着一个,省农业农村厅领导挂点包片设区市,农业农村系统466名干部组成的93个工作组驻点服务指导,驻点到县、任务到村、作物到田。早稻喜获丰收,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

  “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办公室工作负责人罗省根说。?

  高标准农田究竟高在哪?“多的不说,至少农忙季节不再累得腰酸背痛。”永修县三角乡种粮大户李小根掰着指头细数:一是种田更轻松,水引到了田边上,机械化作业程度高;二是田更好种,经过改造的高标准农田不但节肥省药,而且一亩地至少可以多收100斤粮。?

  小账连大账,李小根的感受正是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带给农民收益变化的一个缩影。?

  江西在全国率先推出“三变、三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22.7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4.3%,实现“藏粮于地”。?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天上有北斗导航、遥感测绘,地上有农情监测站,形成了保障粮食生产的立体网络。科技赋农、生态兴农的“技能树”枝繁叶茂。?

  放眼望去,农用无人植保机从农田上空飞过,智能农机在田野里奔走腾挪;指尖在屏上轻轻一点,人不到现场也可以给大棚里的蔬菜浇水施肥;没有土壤,隔着阳光,植物工厂里的蔬菜依然长势旺盛……?

  “万象优982”“泰优398”等国内知名优质水稻品种大面积种植,良种在农业中贡献率达96%;“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2015年启动运行,截至2021年底,在中心网站公示公告的交易成果225项,合同金额5.06亿元,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落地转化……江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2021年已达到61.5%,科技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年来,江西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现行标准下28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数字的背后,是山乡巨变:从网红打卡乡村旅游点井冈山市神山村到孕育“硒”望的于都县潭头村,从破茧重生的修水县黄溪村到乡风好产业兴的横峰县王家村,随处可见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小康画卷。?

  油茶1.84万亩、茶叶2129亩、果业1988亩……2021年,乐平拿出财政衔接资金8700多万元,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农业特色产业群。这是全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的生动缩影。?

  十年来,江西着力于提高农业效益,全力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活三产,跳出传统种养业小农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如今,粮食、果蔬、畜牧、水产等4个千亿产业已然崛起,打造了小龙虾、富硒蔬菜、鄱阳湖稻米、赣中南肉牛等4大国家级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7个,休闲农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6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38亿元。?

  深挖地域特色。婺源县,是江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佼佼者,以梯田为画布,以油菜为画笔,将油菜花变成婺源旅游的形象IP。以“花”为媒,婺源乡村旅游开始从“一季游”向“全季游”提升。以“婺女飞天”传说故事为线索,打造中国徽艺文旅微度假小镇,引来八方游客。?

  推动产业融合。浮梁县处处是风景、村村有看头。江村乡以茶叶闻名于世,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在群山环绕的深山密林中建起了一个“世外桃源”——塔里茶宿集。探秘兰花谷、茶谷漂流、草坪婚礼、乡村篝火烧烤、野果采摘、溪畔寻鱼……丰富的乡村旅游体验项目令人应接不暇,形成了休闲乡村民宿与美丽活力乡村互融共促新格局。?

  乡村变美了,广大农民朋友的钱袋子也跟着鼓起来了,江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1年达到1.8684万元。?

  山乡巨变,使老百姓深感:致富是果,产业是根,根深才能叶茂!?

  “渔舟唱晚”已不再,“舟停人歇”护生态。面对禁捕退捕渔船和渔民数量分别占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任务的25%和37%繁重任务,江西交上了令人民满意的答卷,“微笑天使”江豚时隔数十年携子进城,刀鱼倍量增加,稀有鱼类再现江湖。?

  农业生产“去污”,重回绿色本色。为保障大家吃得好、吃出健康,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强势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号角吹响。?

  畜禽养殖脏乱臭,“三区”划定换新颜。全省累计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14家,已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的规模养殖场9607家,配备率达到99%,农药化肥用量连续5年零增长。?

  变废为宝,“榨干用尽”畜禽粪污。在新余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内,工人们正忙着处理收储的畜禽粪污。不远处传来的轰鸣声,正是沼气发电基地的机器在工作。小小缩影,映照大变化。要实现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仅仅治污还不够,更要变废为宝。定南在“循环”上下功夫。生猪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经发酵产生沼气并发电,沼渣进行有机肥生产,沼液用于土壤修复……一组“循环”贯穿农业始终,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

  抢抓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机遇,乘着政策东风,着力打造统筹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和产品“三品一标”江西样板。在2022年丰收节现代农业主题展中,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庐山云雾茶……每一种亮相的特色农产品,都展示出全省各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累累硕果。?

  从农产品到农业品牌,从小舞台到大市场,“赣鄱正品”品牌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从2012年的789个增加到2021年的4413个;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8年稳定在98%以上,市场竞争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赣鄱儿女步步铿锵,步步跨越!?

  十载感恩奋进,十年精彩蝶变。放眼赣鄱大地,粮仓更满、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一派“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强劲势头!?

赣鄱粮丰大跨越

赣鄱粮丰大跨越 ? ? ??鄱阳湖畔,稻米飘香。江西,这个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以全国2.13%的耕地生产了3.21%的粮食,承担着年外调粮食100亿斤的重任。2021年,江西省粮食种植面积5659.2万亩、产量438.5亿斤。

? ?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 ? ?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粮食的发展,那便是“稳”: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十年栉风沐雨,十年勇毅前行,如今的赣鄱大地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气象。”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总结江西“十年之变”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江西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老区大发展大跨越的十年。

? ? ??良种打下稳粮基础

? ? ??粮安天下,种筑基石。谈粮食要从种子谈起,而提到江西的粮食作物种业,就要先把目光聚焦到一群人身上。

? ? ??1974年,萍乡市排上村村民张理高带着十几名农民,离开家乡远赴海南,踏上了南繁制种之路,由此便形成了“萍乡制种人”这个群体。2011年,在海南从事制种的萍乡农民超万人,杂交水稻制种更是占到南繁总面积的85%。

? ? ??“当时的江西种业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人才和技术都有积累,但基本是代别人制种,科研和销售两头都说了不算。”如今已成为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张少虎也曾是制种散户的一员,在他看来,商业化育种方向的确立是实现萍乡乃至江西种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 ? ??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引进专家团队,针对不同地区选育不同品种,十年来,江西省审定了721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其中优质稻品种558个,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良种支撑。这一过程中,像天涯这样的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江西共注册农作物种子企业147家,其中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5家,更有两家企业跻身全国杂交水稻商品种子销售总量十强。

? ? ??在此基础上,江西形成了以宜黄、湘东、南城3个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区)为主的良种生产基地群,制种集中度明显提高,年生产杂交水稻种子1亿斤左右,约占全国的20%。

? ? ??有了良种,受益最大的还是农民。“我种粮十多年了,从最开始的1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2000多亩,新品种水稻收益更高。”这几天,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凫田村种粮大户王向萍忙着收割早稻,他告诉记者,今年的亩产将近1000斤,而2007年时只有600多斤。

? ? ??增产还只是基础,7月12日,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历时十年协同攻关的水稻新品系“赣菌稻1号”在抚州进行了测产,平均亩产达到516.63公斤,特别是50%营养量的地块亩产仍超过700斤,比对照品种增产8.92%。

? ? ??产量与成本的“一增一减”,“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要求的生动体现。目前,江西正以实施“赣种强芯”种业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积极为国家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贡献“江西力量”。

? ? ??机械化带来生产力大飞跃

? ? ??7月以来,江西多地最高气温连续几日逼近40摄氏度。在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种粮大户谌火根顶着烈日,一个上午收割了100亩早稻。“现在种粮与十年前相比真是省力不少,以前机械化不发达,这么多地全部收完至少要一个星期。”谌火根说。

? ? ??谌火根并不是蒋巷镇人,而是来自邻近的新建区联圩镇。十年前,谌火根种粮还要靠“打游击”。“当时土地不像现在这么连片,一个人只种一二十亩。”2013年,谌火根离开家,在宜春流转了1000亩地,又请了几个农民,准备大干一场。

? ?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那会儿都是一年一流转,很不稳定。你看7月本来是最忙的节点,但过去到了这个时候,就要开始为下一年在哪里种地做准备了。”谌火根告诉记者,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情况,让他没法把更多心思放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上。

? ? ??变化始于2017年,南昌县对土地进行了改造,把小田块变成大田块。当时还在南昌县农机大市场卖农机的邹泰辉在南昌县政府的支持下,与北京金色大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智慧大田的出现快速提高了当地的粮食生产水平,江西省首个万亩智慧农场在此挂牌。“我们构建了‘天空地’的智慧农业体系,天上有北斗导航、遥感测绘,空中有航测、多光谱无人机,地上有农情监测站,形成了辅助、保障粮食生产的立体网络。”邹泰辉介绍。

? ? ??“老谌,你回来跟着我们一起种粮食吧。”邹泰辉向谌火根抛出橄榄枝。2020年,谌火根来到蒋巷镇,流转了500亩地,而且一签就是十年。“现在种田,农机装备上了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系统,播种、施肥、撒药更精准,我一个人就忙得过来。”谌火根说。同时,智慧大田还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引入水稻大钵体毯状育秧等新技术,在生产中促进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 ? ??“经过十年的发展,江西省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江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江枝英表示。

? ? ??截至2021年底,江西省农机总动力已达2695.3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6万台、旋耕机33.6万台、插秧机1.97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9.2万台、植保无人飞机4697台。据测算,江西省主要农作物和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超过76%和82%,比2012年分别提高22个和23个百分点。

? ? ??社会化服务让种粮更省心

? ? ??农民种粮,关键还是要有人带动。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总书记曾到过的吉安市,两名带动农民种粮的大户与记者分享了近十年的变化。

? ? ??在吉安县敖城镇,伟凤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喜凤穿着一双小白鞋,来到育秧大棚里查看下一季水稻秧苗的长势。“如今有了物联网技术,在办公室就能看到田间情况,有时候一个月只下地一次。”在黄喜凤看来,种粮正在由“动手”向“动脑”转变。

? ? ??“我父亲也曾种地,还被评为种粮大户,不过他那时的面积只有200亩。”黄喜凤告诉记者,2014年,她看到村里外出的人多、种地的人少,就拾起了父亲的老本行,从幼儿教育转行种粮食,流转了700亩地。发展到今年,合作社的规模达到6000多亩,带动农户237人,其中脱贫户占80%,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1.8万元。

? ? ??粮食种下去还要能收上来,吉水县的种粮大户于端莲就在这方面吃过亏。“2014年收割季遇到连续降雨,当时没有烘干设备,全靠放在地上晾晒,结果谷子都发霉了。”于端莲意识到,必须升级粮食生产方式。她开始从单纯做农资、农机向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转型。2020年,投入600万元、单季烘干能力超过1万吨的烘干厂投入使用。

? ? ??“现在我们这边的地租价格在每亩600元左右,尽管不便宜,但大家都抢着流转土地,种粮积极性很高,农民的收益也有了保障。”于端莲深有感触,她提供的“一价全包”托管服务覆盖了10万亩水稻,大大减轻了农民种粮过程的负担。

? ? ??黄喜凤和于端莲是江西省7.6万家合作社的代表。如何让老区农民充分享受发展红利、让种粮也成为一件省心事?江西把目光放在了强化合作社的服务属性上。

? ? ??2017年,江西省家庭农场联合会成立。2019年后,江西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迎来了大发展时期。聚焦补齐工厂化育秧、机插秧、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短板弱项,江西大力开展水稻生产关键环节托管服务,累计投入资金3.34亿元,发展生产托管服务组织2.9万个,2019年-2021年连续3年均有项目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成为老区粮食生产的一张新名片。

标签:农业   江西   ??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1257.html